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唐代县令的选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令是所谓“亲民要职”,直接面向社会基层。县令素质的高低,与封建国家的统治效果直接相关。唐代置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而县令品级又有京、畿、上、中、中下、下六等之别。①唐代郡县常有改置,如贞观十三年(639)定簿,凡县1551;开元十八年(730)户部计帐,凡县1573。②知唐代置县数目大抵在1500左右。在唐代290年的历史中,略以每任四考计算,大致应有近十万人担任过县令。在整个官僚机构中,这是一个员数最多的庞大的官僚阶层。县令的主要职掌、政治地位、文化素质以及受重视的程度,都随着统治形势和社会矛…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1,(7)
正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泰沂山系,下辖区县包括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新泰市、宁阳县、东平县。泰安市及下辖区县博物馆、文管所中藏有一定数量的唐代执壶,其中不乏一些精品,是研究唐代瓷器的重要材料,现选择代表性执壶介绍如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吏部是清代中央人事管理部门,与明代比权力下降较大,运行中受到多方牵制且尚书兼差过多,无暇部务。丙午改制中,因与宪政要求冲突,吏部裁留成为论争焦点。基于自身利益和本位主义,改裁双方斗争激烈。陆润庠等吏部尚书为使吏部能够见纳于宪政,在体制内进行技术性改革。在机构改革与权力调整不同步的情势下,吏部最终被裁,其职权并入内阁。  相似文献   

4.
宋代吏部尚书兼官在元丰改制后分为经筵官、修史官、诸阁学士、六部、临时性礼仪官、两制官、门下省、地方官、东宫官、中书门下附属官、九寺五监门、三省附属官等,其中以经筵官与修史官为主,各自又分别以侍读与(同)修国史、(同)实录院修撰为主;其他兼官虽然数量不多,但各个门类还是呈现出一定特点。以地域考察,吏部尚书兼官主要集中在京师。许多兼官往往不能单独作为官职出现,因此对吏部尚书本职工作影响不大。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兼官大量出现,由有能力而又能够把相应职务做好的官员来兼任该职务,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策划、安作璋教授主编的《中国吏部研究》,日前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古代吏部进行探讨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6.
余璐 《历史研究》2022,(6):141-163+220
基于地域平衡理念,明代吏部司官有每省一员、照省推补的分省惯例。这一惯例的形成及其在明中后期的应用、发展和严格化,与各省官僚群体的支持密切相关。同时,此惯例的发展稳固,又不断培育着官僚群体的乡党意识和参与意识。皇权、吏部在吏部司官选任中的制度性、机构性权威逐步减弱,各省乡党逐渐掌握了从吏部司官到巡抚、提学、翰林、科道等官缺的选任主导权。权移于下、同乡为政的乡党化趋势,令晚明政局中的皇权、吏部、乡党等各方呈现难以整合的对立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及南宫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南宫市东南29公里的后底阁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佛教造像及其残件共283件,包括佛、菩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造像的质地有石质和陶质两类。石质可分为石灰岩和汉白玉,其中汉白玉造像数量较多,雕刻精美。陶质造像以红胎为主,个别为白胎、灰胎,质地坚硬。造像均为单体造像,根据其形制和功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史学,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唐代也是有成就的。被封建王朝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有三分之一成书于唐初。“三通”之首的《通典》、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通》,都是唐代著名的私人著述。此外,官修史书如  相似文献   

9.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支持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复种指数提高,产出的多样性更明显;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也提高;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赞同8世纪中叶气候有一个由暖转冷过程的观点,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转寒造成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经过南宋12世纪的再一次寒冷突变后,北方游牧民族则开始了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灵宝县文管会近年征集到一方唐代"东都尚书吏部之印"玉印。印为正方形,边长5.7、厚1.7厘米,光背,印文为"东都尚书吏部之印",阳文篆书,边沿略有伤损(见图)。洛阳在东周时就有东都之称。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对长安而言,洛阳遂称东都。隋、唐时囚之,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武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襄阳市博物馆在对其管理的明襄王府遗址院落进行清理时,在杂乱堆放的石刻中发现了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继之夫妇墓志铭,包括《明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公府君墓志铭》一合、《明待赠郑母吕夫人墓志铭》志体,均为青石质。现著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唐代铜钟     
四川省黔江县文化馆收藏有一口铜钟。钟高143、口围240、口径78、顶径45厘米。顶为双龙钮柄,高22.5厘米。钟身呈几何线纹图案。腹上镌刻三十八个字:"金紫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兼黔府都督御史大夫持节充本道观察处置选补等使汧国公赵国琛"。这口  相似文献   

13.
唐代邢窑     
谈我国陶瓷史者,一般以为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汝、官、哥、钧,而以定窑居首。定窑的前身是唐代邢窑。唐人陆羽(733—804年)《茶经》论当时烧造茶碗地区有七:邢州、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而以邢窑、越窑最佳。虽然邢窑釉色类银、类雪,瓷白而茶色丹,作为茶具而次于越,但两者质量之美,不相上下,所以诗人皮日休《茶瓯诗》说:“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园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苹沫香沾齿。”(《全唐诗》卷六一一)段安节《乐府杂录》  相似文献   

14.
唐代玉器     
唐代玉器曲石JadeindustrymadeagreatprogressandformeditsownspecialartstyleinTangDynastybecauseofthesuitablesocialenvirmment.Onthebasi...  相似文献   

15.
蹇义官至少师兼吏部尚书,是明代地位最高的重庆籍官员.蹇义神道碑发现于重庆北部新区天官坟附近,碑体量巨大,碑铭部分可辨,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与清代地方志及蹇氏族谱对较考证,对于蹇义及其家族历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永乐大典》本宋《吏部条法》是南宋理宗景定时期修纂的一部重要法典。本文对《吏部条法》与《吏部条法总类》的关系,对《吏部条法》中的《淳佑令》、《淳佑格》、“申明”、“通用令”以及今本《吏部条法》是否足本等问题作了考述。认为《吏部条法总类》是在《吏部条法》基础上修纂而成,两者不能等同,今传本《吏部条法》实际名称应为《景定吏部条法总类》。在修纂《景定吏部条法总类》时,已将旧的《嘉定吏部条法总类》中的庆元海行法,根据新制定的海行法《淳佑敕令格式》作了修正。今本《吏部条法》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本子。  相似文献   

17.
1975年春,新野县沙堰公社霞雾溪大队古城村南,出土一方《大唐故吏部常选柳府君墓志铭并序》(见图)。墓志呈正方形,边长60厘米,厚16厘米。志文楷书,共29行,满行29字,共约700字。忠盖阴刻“唐故柳府君墓志铭”。墓志末勒撰文年月,依志文可知,约为唐贞元八年(公元792二年)十一月。志文抄录如下:大唐故吏部常选柳府君墓志铭并序唐宝应初七月四日,吏部常选柳  相似文献   

18.
洪武十八年,国子监助教金文徵欲排挤国子祭酒宋讷,以宋讷年老、受贿等因告之时任吏部尚书的同乡余火气,余火气信以为真,遂以年高为由劝宋讷退官,事发为太祖所杀。余火气受诛,表面上看是朱元璋认为他身为吏部尚书“专擅威柄”。实际上,朱元璋此时正欲借宋讷重振国子监,余火气的举动,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想阻碍国子监制度的重建。此外,朱元璋废相后,统管官僚人事的吏部尚书是否滥用职权,又是朱元璋皇权防范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蒋小雄 《收藏家》2022,(5):12-13
一、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目的、要求、内容和作用。根据国家人事部有关编制科目指南的指导意见,结合近年来船舶行业的需求,统一了编制科目指南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为研究探讨科目指南编制原理提供了基础。目的:通过发布分行业、分学科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从宏观角度协调指导不同学科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指出方向,明确重点并为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提供政策性指导。要求:具有先进性、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和可发展性。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戟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其特点是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和横击,所以《诗经·秦风·无衣》说:“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而所谓门戟,即宫庙,官府以及显贵之家的门前所列的戟,是作为仪仗用的,因此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的诗句.在门前立戟的历史悠久,《周礼·天官·掌舍》中就有“为坛遗宫棘门”的记载,郑玄解释说.“棘门,以戟为门.”当然以戟为门与唐代的门戟仍有区别,但我们可以看出戟和门很早就有联系.到了汉代,出现了专门播放兵器的架子,张衡《西京赋》在描写都城中高官贵族之门时说:“武库禁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