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在长征途中曾有一个由五、六百名少年组成的战斗集体,它没有正式名称,没有正式番号,人们管它叫“红小鬼营”。当时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虽然这个组织仅仅存在三、四个月,但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难以忘却。现回忆整理出来,以示对“红小鬼营”中牺牲的战友的缅怀。同时,对还活着的“红小鬼”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张士义 《百年潮》2004,(7):68-74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四期刊出两篇关于徐梦秋的文章后,引起一些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更有读者致函编辑部称:作为红军的一名高级干部,徐梦秋在长征期间曾一直坚持写日记并保存完好(共计约有10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徐梦秋的长征日记,我们暂时无法找到原稿,但在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记载的徐梦秋自述中,有不少内容是描写长征的.为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徐梦秋的长征日记的内容,我们现将徐梦秋自述中有关长征部分的译文刊载于此.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仅可以"窥斑知豹",对徐梦秋的长征日记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且能够从中获知许多有关长征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森 《百年潮》2014,(5):74-76
正哪一个叫胡耀邦胡耀邦的家乡浏阳,是中共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地带。胡耀邦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先后都参加了革命。在家人的影响下,1929年冬胡耀邦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少年儿童工作。1933年胡耀邦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调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他在中央苏区团的建设和青年工作中成绩卓著,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红小鬼"。1934年10月,胡耀邦随中央红军长征,在红三军团部队做民运工作和青  相似文献   

4.
徐忠友 《纵横》2009,(1):38-42
北伐军中的“红小鬼” 1911年11月14日,在浙江省衢县岭头乡(现为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一个姓徐的农民家里,降生了一个男婴。也许是家里的营养条件比较差,孩子出生时又黑又瘦。因孩子出生在辛亥革命成功之时,父亲就给他取了“一新”的名字,寓意“天地一新”,后来才改名为徐以新。  相似文献   

5.
1962年6月,我随毛主席出巡南方 专列奔驰在江南的大地上.在杭州至南昌的途中,毛主席把我叫进了公务车厢,他正躺在床上看一本线装书,见我去了,放下书,挥挥手:“坐坐!”毛主席叫我去谈什么,我心里没有底.但我早就知道毛主席对调走的战士很怀念,是不是要谈这件事情呢?于是我先向毛主席作检讨,我说:“主席,1959年上级要我们一中队的人减少一点,我当时没有请示主席,把主席熟悉的同志调走了.”我说:“像曾文这样一些同志调到什么地方了,我现在也不知道,若当时请示主席,就不至于发生这事!”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通过追忆他在70年代亲身参加过的一段长征文物调查活动 ,阐述了这次调查了解到的种种情况和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柯云 《文史春秋》2003,(3):41-41
大将陈赓身经百战,乐观豁达,这是军界有口皆碑的,然而他也有号啕大哭之时。说来还是一段奇闻。1935年8月21日,红军右路军由杨成武率领的先头团,顶着刀砍般的北风,翻过了雪山毛儿盖之后,又马不停蹄向草地进发。据当地老百姓说,草地环境更为恶劣,多是泥沼,弄得不好,眨眼间连人带马陷入泥中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人们称它为魔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红军指战员一面小心行军,一面作极坏的准备。腿部受伤的干部团团长陈赓,进入草地时,可以说已是精疲力尽了,但他还是拒绝担架,坚持自己走路,牵着一匹疲惫不堪的战马,咬着…  相似文献   

8.
二四年第五期○○曲飞,女,四川苍溪县人,曾用名罗坤、罗正坤,1921年3月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红军,与董必武夫人何莲芝、谢觉哉夫人王定国三人,被誉为长征路上“三姐妹”。自1952年起,“三姐妹”与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和夫人李昭相识相知,几十年情感不辍。2004年4月,年已84岁的曲飞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雾灵山脚下,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位曾在批斗场上毅然挺身妙语相护胡耀邦的“红小鬼”。50年前识耀邦“耀邦书记‘走’后的那些天,不知有多少人痛断肝肠。我是与耀邦同时期的‘红小鬼’,更难以接受那个事实,好长时间都以为自己在…  相似文献   

9.
李克 《百年潮》2007,(7):34-37
我初次见到贺龙元帅,是在1937年,当时我在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部给程子华部长当勤务员,住在山西省离石县马茂庄村。  相似文献   

10.
正"文革"初期,我与三位同仁带领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的14位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进行步行串连。我们原准备从遵义经延安走到北京,后因中央下文停止串连,只走到陕西宁强便停止前进。行期两个月,行程3千里,留下了一本《"长征"日记》、三本叙述"长征"详情的家书和十几张黑白照片。半个世纪过去了,我把它整理出来,再现那荒诞年代的这一真实步履及其前因后果,重温青年时代那远去的冲动和热情。尤其是"文革"初期的"长征"事象,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之前未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晋西北、绥蒙一带活跃着一支革命文艺劲旅,它就是最初建立于1944春的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五五剧社。五五剧社从一个业余文艺团体逐渐发展壮大为驰名晋绥边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雁门剧社,其间,它为动员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为革命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35年夏,我从北国太原到江南游学。提起江南,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无锡国专。提起国专,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老夫子——唐文治先生。唐老夫子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但全校上下几乎没有人称他为校长,而一律称他为老夫子。这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老夫子作过前清的工商部侍郎,代理过尚书;丁忧在家,受命接办了南洋公学,肇建了交通大学。这个学校人才辈出,声名远扬。前几年交大校庆,上海本校和迁西安的交大,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还为老夫子铸了铜像。这也是全国少有的。足见老夫子教泽之深远。  相似文献   

13.
<正>那一年,我还不到14岁,就站在了天安门前,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狂热浪潮把我推到北京的。1966年,我刚读完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我们下乡劳动,在农村摘了半个月的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整整60年了。60年前,我还是个小孩,但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人们拥上街头,炮竹声此起彼伏,江南东北的难民们喜极而泣的场景,尚宛然如在眼前。当时我想:从此一切都好了!特别是不久后联合国宣告诞生,老师还教我们学会了《联合国国歌》,肖斯塔科维奇作曲,词作者和中译者不知是谁。后来一直没有听见过正式场合演唱这支歌,更没有见过这个歌名。但当时确就称为《联合国国歌》,歌词和曲调都十分庄严宽阔、气势雄浑:“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发出雄壮歌声/人类同高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  相似文献   

15.
在杨成武将军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一名秘书,我十分怀念和敬重这位革命老前辈。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杨威武将军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光辉的一生,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要像革命前辈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杨成武将军留下的许多著作, 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我怀着对首长十分敬重的心情,重读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2016,(12)
正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作战时,碰上了几名外国传教士,其中就有瑞士人勃沙特夫妇。红军战士们误以为勃沙特是特务,遂将他们逮捕后,押着一起行军,这使勃沙特后来有机会亲历红军长征。在攻克旧州后,红军从一所教堂中找到了一张近一平方米大的贵州地图,但上面所标的地名不是中文。听说勃沙特能讲汉语,红六军团军团长萧  相似文献   

17.
吴名 《文史博览》2006,(8):26-27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共留下大小石刻标语15000余条。由刘瑞龙亲自策划和撰写的,至今仍保存着4000余条,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道红色风景线,刘瑞龙堪称中国红色标语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共留下大小石刻标语15000余条。由刘瑞龙亲自策划和撰写的,至今仍保存着4000余条,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道红色风景线,刘瑞龙堪称中国红色标语第一人。刘瑞龙原在中共江苏省委任农委书记兼军委委员。1932年秋,由于叛徒陈资平出卖,他险些被捕,党组织便派他到川陕苏区工作。1933年春,刘瑞龙化装成商人,化名王大舜,随交通员崔凤远到达川陕苏区的通江。通江是川陕苏区重镇,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前《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先生,在他76岁高龄之年(1984年),胸埋心脏起搏器,到中国参观访问,并沿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线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同行的还有他70岁的夫人夏洛特和好友-中国通谢伟思。回国后他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此书于1985年10月由哈泼罗公司出版后,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翻译出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世界畅销书,风靡各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