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人们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古代中国或中华民族自在时期,形成的“华夷”观是解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观念,王朝中国政治是和各族裔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需求日益推动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近代以来,随着“西夷”的入侵,自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向自觉并追求自决。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自觉和自决的斗争才有了组织性的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百余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新制度新国家的一系列构建活动,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组织的凝聚核心,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活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孔子"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民族思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读孔子的民族思想,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以及探索怎样解决现实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它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一体性。根据中华民族从多元起源到一体格局结构的理论演进、各民族相互关系及其瞻望三方面进行论述,保持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增加中华民族凝聚力,积极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方面,学术界早已有研究且成果很多,一定程度上为后者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笔者将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演化过程经行阐述,试图进一步阐明我国中华民族过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首先概括介绍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并讨论该思想中第一、六个特点——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与西藏昌都地区莫洛镇藏族婚嫁习俗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在笔者身边的发生的真实个案来说明“多元统一”理论在这一地区实际生活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战国后期,燕国驱东胡、置五郡、筑长城是中国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由此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体系的版图,为即将形成的秦汉帝国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辖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态势也由此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燕长城以及相关遗迹的逐渐明晰,燕国向东北扩张的范围也基本得以明确.但对于燕文化全面进入之前,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纷杂的面貌和格局却缺乏认真地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的"江"并非当地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因素不断交织的产物。历史资料表明,高句丽、新罗首先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使用了"江",后来的渤海,从高句丽继承了"江",并将其推而广之,使得"江"在东北地区的分布格局初具规模。后经几番"江""河"拉锯战,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当然,在东北地区"江"的形成过程中,汉字的使用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8年,费孝通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在国际著名的“泰纳讲演”(Tanner Lecture)会上,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横向构成既是“多元”,又是“一体”的特点,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性质指明了新的方向,开拓了新的视野。本文认为:虽然“民族”和“文化”是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民族学和文化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与这么多老同志、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全体会议,我感到很高兴。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我们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千年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说的炎黄文化,就是以炎帝、黄帝为象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从我的认识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华文化这样源远流长而始终未曾间断。很明显,着力研究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十分有益的。当今世界,是经济趋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穆永强 《丝绸之路》2009,(24):34-35
全球化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使得西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民族文化认同出现危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将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增进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维系文化多样性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热贡作为一个地理名称,其范围被公认为指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同仁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为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与甘肃省夏河县,青海省贵德县、泽库县及循化、尖扎县相邻,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在热贡交流融合,形成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中心地带.瑰丽多彩、多元丰富的热贡文化要素,历经悠久的历史进程,在发展中兼容并蓄、融合共生,形成热贡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璀璨夺目的瑰丽明珠.  相似文献   

13.
石兴邦 《文博》2000,(1):11-15
十数亿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自诩为炎黄子孙。这是由于我们都是同源同根,一条血缘纽带承传下来的子子孙孙。 在原史时代,以炎黄部落为中心的华夏族团,是中华原始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凝聚的核心和主体,也是在其后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来源的民族成员,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为大家所认同。历史悠久、影响深刻而广泛。由于中国历史发展和结构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不同地区和民族间对古史传说和历史传统中的历史人物,都存在不同崇拜对象和信念,但对炎黄二帝的崇拜却较为普遍,除汉族外,在一些兄弟族群中也多流传。这是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4.
灿烂的河陇文化李永良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它们互相影响、互相融和、交相辉映,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灿烂的河陇文化,正是河陇地区以它本土文化的精神,在与华夏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中,...  相似文献   

15.
女真族是兴起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10—12世纪的辽金时期,曾有大量女真人迁入并分布在朝鲜半岛。迁入朝鲜半岛的女真人,主要居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除少数处于高丽政权统辖下,大部分为辽金王朝所统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出土收集的东周至秦之际的中原式铜戈的整理分析,判断铜戈的使用机能及其变化,以此来对这些铜戈作型式分类,并根据共伴遗物、出土遗迹以及铭文等推测这些铜戈的年代,总结不同型式铜戈的特征,归纳铜戈分布的聚集分布区域,分析铜戈流入的背景,完成对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出土中原式铜戈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7.
浅论盘古文化与盘瓠文化关系及其在岭南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对盘古、盘瓠神话及其文化对比 ,认为盘古是汉族一种自然神图腾崇拜 ,反映农耕文化特质 ;而源于人与犬婚配的盘瓠 ,是瑶、畲等少数民族祖先神图腾崇拜 ,反映狩猎和游耕文化特质。随着民族杂居往来和道教兴起 ,两种文化在岭南交流、融合 ,最终发展为岭南文化一部分 ,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艰辛凝聚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服事制、郡县制、羁縻制 ,最后构成中华多元一体的疆域观念与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华帝国的统治体系与秩序。古代东北地区的疆域史与边疆政策史均属于中华疆域史的范畴 ,呈现为东北地区与中华帝国的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考古因其地域范围和文化特点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内蒙古考古工作者近70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强文化认同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边疆考古的重要性、内蒙古在边疆考古中的地位作用及现阶段边疆考古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推动边疆考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对策思路,拟对边疆地区考古工作进一步开展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朝鲜半岛初期铁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地域性为中心(韩)李南著赵志文译前言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朝鲜半岛的初期铁器文化的发展过程,理所当然地受到朝鲜半岛自身阶段性的影响,更将一部分传播到了日本,这是众所周知的。这首先可以理解为朝鲜半岛在东亚初期铁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