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中国画坛三大重镇,早期是金陵,中期是吴门(苏州),晚期是松江。清代中国画坛亦有三大重镇,早期在新安,中期在扬州,晚期在上海。现仅就此略而论之。  相似文献   

2.
陈珵 《收藏家》2020,(1):15-20
从19世纪上海开埠,到20世纪中期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摩登都市”,期间百余年,形成了纷繁多姿的海上画坛。女性画家出现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国美术史中画出绚丽的一笔,成为海派书画中一朵盛大的奇葩。女性画家中以吴青霞最具传奇特色,她的一生实际上是海上画坛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9世纪以来,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上海,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城市,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化活动相继活跃起来,上海的画坛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大批艺家纷纷涌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上海画坛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画家队伍。他们根据买画的需要,以新颖的绘画技法和审美趣味锐意进取,大胆革新,彼此影响,互为风气,创造出清新恬淡的画风,形成一个极具影响的绘画派别,即“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为中国绘画史写下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岑其 《收藏家》2005,(8):65-73
“五四”运动高举着“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向封建文化堡垒发动了猛烈地进攻。影响所及,中国现代美术在新旧势力的较量中艰难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民国初年,由于清王朝的没落和“四王”主流派画家“摹古”、“复古”之风的影响,中国晚清的画坛出现了萧条、冷落的局面, 道路越走越窄,内容越来越空洞虚妄。这时的上海画坛,却出现了破格创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上海是新文化引入中国的主要途经。五口通商后,上海从小镇迅速发展成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不少江南地主及大户人家迁移到上海租界。这样上海又成为各种思想交汇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0,(9)
正四、新浙江画派"新浙江画派"又称"新浙派",最初是以人物画异军突起的,在20世纪50年代蜚声全国画坛。就其定义而言,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活跃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画坛上的画家集群,也是一个以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为主的群体,以潘天寿、黄宾虹、陆俨少、李震坚、吴茀之为代表,多属于学者型画家。总体而言,新浙派是由上世纪40年代之前寓居上海的浙江画家,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后来到杭州的上海籍画家所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画坛女杰、94岁的中国名归侨女画家李青萍老人走了,她走得很平静,她是2004年元月29日在睡梦中安详谢幕人生的。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李青萍就蜚声画坛。在南洋,徐悲鸿曾亲自为她选辑、作序、出版《青萍画集》;在上海,刘海粟对她寄予厚望:“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在北京,齐白石老人  相似文献   

7.
吴作人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从20年代步入画坛起,就受到已是绘画大师徐悲鸿的赏识、扶持和鼎力相助,两人由此结下不解之缘,在画坛留下一段佳话.初涉画坛 艺海无涯1924年,16岁的吴作人进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属中学.他很快与爱好绘画的同学成立了美术组,同时努力练习楷书,还学音乐,最爱拉小提琴,吹笛子,参加学校的乐队,决心投身艺术.高中毕业后,为了上绘画课,他又进了工专的建筑系.一天他在报上见到上海艺术大学一则招生广告,说明由徐悲鸿亲自执教,这条信息令他激动不已.那时名满天下的徐悲鸿是爱好美术青年的崇拜偶像,若能亲聆教诲是多么幸福啊!他立即乘火车到上海法租界善钟路(今常熟路)上海艺术大学,报考美术系,被录取了.当他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扬州为最,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石涛和“扬州八怪”以及人物肖像画家禹之鼎、楼阁界画家李寅、袁江、袁耀等都活跃于扬州画坛。到了十九世纪,被闢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商业繁荣,经济畸形发  相似文献   

9.
张巧燕 《收藏家》2020,(1):21-22
吴湖帆,海上画派的一代宗师。吴湖帆出生于苏州书香世家,1924年,炮火燃烧到苏州,吴湖帆带着家人迁居上海,从此,在上海度过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他和冯超然、吴待秋、吴子深并称为海上“三吴一冯”。吴湖帆一生擅长山水画,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庐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别称匡庐,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庐山的追求,无外乎寻道求仙。  相似文献   

10.
正晚明岭南画坛,也如主流画坛一样出现极为兴盛的局面,山水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主流画坛不同的是,岭南画坛虽然出现众多的画家,但有作品传世者却并不多见。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一时期传世的作品,大多为山水小品。这些小品多为扇面、斗方、杂册等,尤以扇面多且精,成为这一时期岭南画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现在有限的文献与实物资料,这些山水小品的作者主要有欧大章、区亦轸、朱厓、朱完和彭滋等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平大多不  相似文献   

11.
黄燕 《收藏家》2012,(2):79-80
清代中期,"扬州八怪"诸画师相继谢世,画坛日趋沉寂。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工商业较为发达,一些书画家先后来沪上鬻画为生,并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海上画派已显端倪。西学东渐,他们把西洋绘画的技法引入中国画,并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对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及图式均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任伯年是清末同光年间上海画坛上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家境甚贫,积无余资,死后无钱捐棺,靠他的朋友蒲作英、舒萍桥等代为料理丧葬。十九世纪中叶的浙江沿海,资本主义幼苗已在封建自然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中生长起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但又是畸形地向资本  相似文献   

13.
韩小赫 《收藏家》2015,(2):89-90
徐燕孙是20世纪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人物画博古今各家之长,兼中外技法之巧,并将自身的性格特征与艺术理念完美的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徐燕孙在上世纪中叶的中国画坛盛名一时,他交友广泛,从学者甚众,其绘画艺术对整个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志光 《收藏家》2006,(9):62-66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年(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上海松江)人。他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他与莫世龙、陈继儒、赵左、顾正谊等所谓画中九友,在吴门派和浙派相继走入式微之际,推陈出新,独树一帜,扭转了画坛的颓风,董其昌在其中又是领袖人物。董其昌少年时即负盛名,家中富有,好书画,并以书法名垂海内。神宗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做太子太保等职。精鉴赏,富收藏,曾收藏过董源四幅山水《潇湘图…  相似文献   

15.
闫立群 《收藏家》2014,(10):14-19
<正>吴昌硕和王一亭为海派后期的领军人物,是继任伯年之后,海上画坛升起的两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亦师亦友、互敬互佩、互相合作、互相提携,犹如互为映照的双子星座,共同辉耀海上丹青翰墨之苑。他们的画风引领画坛时尚,风靡大江南北,隔海远播东洋,为海上画派后期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海内外画坛誉为"海上双璧",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为人文渊薮,于画一道更是名家辈出。民国初期,有相当一部分浙江籍的文人、职业画家北上,以他们的绘画理论和美术创作实践,影响了北京画坛的形成和风格,并指引了北京画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爷爷沈逸千被美术界泰斗刘海粟先生誉为“画坛怪杰”,他也确实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适值老人家冥诞105周年,笔者借《南方人物周刊》“逝者”版面.略表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8.
殷慧 《神州》2012,(31):208-208
清代画坛,扬州画派是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画派。他们是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等人。他们不满当时画坛氛围,拒绝主流画派的影响,追求个性的发展。使艺术力和创造力得到改变。探讨八怪之一的黄慎,不仅使我们了解他的艺术造诣,还有助于启发人们了解八怪的发展历史和当时画坛的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鲁风 《文史天地》2005,(1):i003-i003
张书旂先生是我国上个世纪前半叶享誉世界画坛的花鸟画家,由于历史原因,出国定居并去世于美国,对他宣传较少,现在中青年画家对他可能会有陌生感,但老一代画家中,张书旂先生在画坛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一红 《沧桑》2009,(6):221-222
恽寿平是清初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主要体现为:提倡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追求意与情;注重虚实与气韵;达到逸格与筒淡。这种绘画思想对后来画坛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