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使是很"江南"的人,恐怕也很难一口气报得出水八仙的芳名。但在苏州,你若说不出水八仙,便被认定不是正宗老苏州。水八仙,几乎就是苏州的地标之一!水八仙就是八样水生植物,它们是:茭白、莼菜、莲藕、荸荠、菱角、鸡头米、茨菰、水芹菜。茭白的植株模样挺俊,长长的叶子,似水里伸出的箭。我们吃到的茭白是植物的心,白白的,嫩嫩的,象一支烛台,记得"烛台"就是茭白的一个品种。茭白有很多品种.因此上市期也拉得很长.从初夏一直到冬。茭白是用来做菜的,江南入喜欢炒炒爆爆,喜欢肉丝肉片,茭白丝、茭白片便是最好的伴。  相似文献   

2.
姑苏年饭     
苏州人家的年夜饭有几样菜是必备的,而且都是有寓意的。青菜必备,青菜称为安禄菜:平安,快乐,财源滚滚。芹菜必备,芹菜有药芹、西芹和水芹之分,苏州人爱吃水芹,水芹菜系"姑苏水八仙"之一,暗喻勤勤俭俭。饭桌上有老人,都会给媳妇、女孩夹芹菜,好像女人更需要勤俭。  相似文献   

3.
<正>入秋,木樨花开,苏州人想到中秋月饼。按说,月饼只在中秋节前十天、后五天面市,但现在很多店都无限提前和推后了,恨不得打通四季,像苏州的肉月饼,基本要从五月卖到十一月。每天中午起,供应肉月饼的店家门口就排起了长队,肉月饼是现烘现卖的,热吃味道最灵。经过几多厮杀,优胜劣汰,现在苏州人认可做的最好的肉月饼,是胥城大厦和长发西饼屋。食用月饼,以何佐之?——糖芋艿,鸡头米。鸡头米学名叫"芡实"。植物长在浅水田里,盛夏季节,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西南沙洲公社成立于1958年,当时辖6个大队,56个生产队,18个自然村居住人口近万人。据清《上江两县志》记载,“沙洲圩地沃宜稻”,同时盛产各种鱼类及莲藕等水八仙,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1958年以前沙洲人“上街”多指中华门外西街,“进城”多指中华门城门。那么沙洲人上街进城交易农副产品,走的是哪条捷径呢。  相似文献   

5.
西关历史上是河网纵横的水滨地区,有肥美的平原沃野,泮塘地区更是遍植菱角、茭笋、莲藕、马蹄、茨菇,时人称为“五秀”,且名园遍布,地理环境优美;历史上由于珠江与小北江的相汇,使西关平原不断向西南方向增长,随着历史的发展,扩建为街道,并随着商贸业的发展成  相似文献   

6.
碧螺春是苏州的地产茶.产自苏州吴中区的洞庭东、西山。两座山分峙于太湖之中,山,因为有水而更秀;水,因为有山而愈灵,在这样一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上,万物充满灵秀,碧螺春便是这秀色精灵。每年立春后。山风渐渐变软、变暖。  相似文献   

7.
要想判别出一件青铜器的年代与真假,有这样几种方法可以大有帮助:一是察看青铜器之锈色。大凡流传至今的青铜器至少经历过入土、坠水与传世这三种途径之一,而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正>@嗅嗅:2017年第3期贵刊《传国美玉》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诸多精美玉器,让我对中国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有篇介绍玉执壶的,说道这件八仙纹玉执壶腹面上,浅浮雕有八仙纹,每面各有四仙,一面为韩湘子、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一面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其人数、衣着、体形、长相及手中所执的法器,代表了明中晚期以后固定的样式。那么我想问,如何通过法器区分这八仙?值班编辑:感谢来信。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传说虽已流传很久  相似文献   

9.
陈小娟 《南京史志》2023,(13):30-31
<正>又到了播种时节。幼儿为幼儿园试验田接下来要种植什么而烦恼。一天午饭时,莲藕排骨汤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在一番窃窃私语后,他们表达了想在试验田里栽种莲藕的想法。教师在研判可用资源后,决定带领大家一起种植莲藕。采种的过程充满了奇遇。小分队成员将9根藕种从种植户那里带回,并学到了一些种植、管护知识。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接天莲叶无穷碧”,莲藕生长的过程都是充满期待的。幼儿欣喜于每一次的发现,并记录下每个打动他们的时刻。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荷叶的生长,幼儿在多个方位插上了自制的长尺,  相似文献   

10.
苏州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此,苏州的老弄堂,也无不例外地成为了苏州流水生活中的一个依附或停顿。同时,这也注定了苏州的老弄堂,要比江南其他城市的老弄堂多了一份如水一样的轻柔与舒缓。所谓性格决定生活方式,正是苏州老弄堂那份与生俱来的舒缓,才孕育出了姑苏城的悠闲、恬静的生活节奏及苏州人精细、柔和、淡雅的处世之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苏绣之精致、园林之幽雅、评弹之细腻、昆曲之柔美、檀扇之轻盈;才有了花乌风月、倜傥细腻,柔情与蜜意相融的"天堂",才有了亭、园、塔、桥所相映而成的那份画意诗情以及寒山寺久久回荡的钟声。如果说姑苏城的慢调性格是由流水萦绕而成的话,那么一条条掩映在小桥流水中的姑苏老弄堂,便是慢调苏州的一个被浓缩了的城市表情。  相似文献   

11.
正因黔灵山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而建成的黔灵山公园,是国内难得的位于城市中心、真山真水的公园。黔灵山作为贵阳的名山胜景,因常年云雾环绕,俗语说:"筑城有座黔灵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南明河作为乌江南岸支流,源于广顺阿沙坝,经尤爱溪、接摆古水、经一宿河、过天生桥,接茨菇塘水流经花溪区,在湖潮汇大黄泥水、冷饭河入花溪河,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4,(5)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同行的前辈、同辈们:上午好!这几天京城大热,江南大热,来之前我还在为这份热抱歉,怕给诸位的出行带来不舒服,没想到一到苏州昨夜下起了雨。清晨,这雨还在下,此刻又停了。可见老天是眷顾我,眷顾我们在场的每一位的!我给大家鞠个躬,感谢大家的光临!雨是江南的灵魂。江南的灵性全在这水里,尤其是太湖水,更是充满性灵,充满灵性的太湖水养育了倪云林,养育了在场的每一位,也养育着我。我是南京人,为什么说也养育着我呢?后面我再告诉大家。"苏州是个好地方,"已经是一句成语了。苏州好在哪里呢?我想好在它的文质彬彬。苏州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荔湾泮塘地区,过去曾经是水网纵横的平原湿地,广种荔枝、马蹄(荸荠)、茭笋(茭白)、菱角、桃、梅、荔等。当地村民亦以此为生,春理夏收,供应城里人蔬果,以应时节,以谋生计。《舆地纪胜》记:“在郡治六里,名泮塘,有桃、梅、莲、菱之属。”《广东新语》记:“(泮塘)种莲者十家  相似文献   

14.
<正>自公元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大城苏州于江南原野,这拥有独特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苏州,就成为江南的一座文化重镇。苏州在晚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特别,文人众多,考取功名的也多,多到可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为政治优势。苏州出了不少朝廷高官,仅光绪年间就有潘祖荫、翁同龢和两位苏州籍军机大臣。还有苏州出  相似文献   

15.
杨星华  于祥 《旅游》2012,(2):80-83
园林之于苏州,就好像是故宫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一样,不一样的是,作为一张城市的名片,苏州的园林,是实实在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偶尔的闲庭信步,代表了千余年来苏州人散淡的性格。苏州人造园,造了几千年,古有香山蒯祥,把步伐迈进了宏伟的故宫,今有画家叶放,把姑苏的亭亭院院造进了西方的水城威尼斯。苏州人的造园情怀,更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也许在不经意间,你一抬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人家,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却是大有乾坤,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也许都是主人们精心挑选别有深意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造园,苏州人并不把它当成一项工程来做,它是一种生活,一种慢调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十年,心境不同,园子也焕发出不一样的面貌来,在这个年复一年中,生活如流水般淌过……  相似文献   

16.
<正>陆文夫,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苏州杂志》主编兼社长。五次获国家级文学大奖。第一位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的中国作家。中国"小巷文学"开创者,"美食家"一词的中国首创者。因一生描写苏州生活、宣传苏州文化,被文坛誉为"陆苏州"。2005年7月9日逝世,享年77岁。  相似文献   

17.
“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姿。”这是叶圣陶散文《藕与莼菜》中的记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二四年第四期“斟酌青山绿水湄,忽看虹影半天垂。”这是古人吟咏苏州小桥流水的美丽诗句。读着这样的诗句,总对“人间天堂”充满着无限神往。作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有着太多的迷人之处: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匠心独运的古典园林、柔婉动听的吴侬软语……正是苏州道不尽的迷人魅力,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得到了世界遗产大会的青睐。世界遗产大会虽一度与苏州失之交臂,但仍然给了苏州百年难遇的机会。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终于选择了中国、选择了苏州。这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专题文章《精致苏州》中,本刊的报道者为我们详尽地勘测了江南古城苏州所占据的那一片"文化高地"。无论是匠心独具、移步易景的苏州园林,还是五世传承、价值连城的过云楼藏书,或是精细入微、美不胜收的传统缂丝技艺,苏州的风物中总是富含文化意蕴。就连青团、糖粥这样的寻常饮馔,在苏州的做法也要格外精致:糖粥里的红豆沙一定要先去掉豆皮,青团的绿色则必须来自浆麦草的汁液。越是日常事物,越要下极致的功夫,这或许是苏州人推崇的文化真髓。比起存留在高文大册中的那些堂  相似文献   

20.
一本《苏州杂志》,一座"老苏州茶酒楼",是陆文夫传播美食文化的两个阵地。前面一章,我们介绍了杂志,这里再说说"老苏州"。1993年2月,陆文夫创办"老苏州弘文有限公司",亲任董事长。公司名下,又开一家饭店,名曰"老苏州茶酒楼",坐落在苏州的十全街上。女儿陆锦,担任第一任总经理。有了自己的饭店,再到新聚丰吃饭时,陆文夫对朱龙祥(新聚丰大厨)说:"小朱啊,我今年要给女儿捧捧场,就不到你这边来吃年夜饭了。"当时的陆文夫,身份显赫: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这样的文化名人,下海办公司,又开了饭店,要爆破人的眼球。陆文夫从此,再一次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