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是南京人,你在南京工作和生活,你一定也想知道120年前南京的习俗和民情。值此我向南京人推荐一本书,它就是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十九世纪末南京风情录——一个德国人在南京的亲身经历》。这本书的特点不仅在于记叙了十九世纪末南京的民俗风情,还在于是一个异国人的亲历亲见,絮絮叙来,真实生动,令人读来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2.
顾乾媛 《南京史志》2022,(33):29-30
<正>南京。听到这个词你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什么?六朝金粉?十里秦淮?文学典故里飘香的云片糕?还是如同项链般环绕在古城颈部的明城墙?南京是个文艺的城市,徜徉古城,移步之间,总能重叠上古人留下的踪迹。行走在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南京,总会让人心生无限遐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相似文献   

3.
拥抱机遇     
花似海,树似洋,古都金陵丹桂飘香。山更翠,水更清,石城南京喜迎华商。自宣布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要在我们的家乡南京召开以来,最兴奋的莫过于南京人了。如同学生参加竞赛听闻已闯过初赛.正摩拳擦掌准备复赛一样,南京人的建设热情空前的高涨。全城投资百亿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实施城市建设工程,倾心倾力地塑造都市形象。于是华商大会期间。我们充分地领略到南京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南京人喝牛奶是不用犯愁了。地产奶、外地奶、"洋奶"和"洋奶粉",干的稀的都有,各品种一大串,可任意挑选或订购,甚至足不出户即可喝到当天生产加工的鲜奶。可是你记得吗?就在1991年前,南京市民仍还处在已持续10多年"吃奶难"的困境中。南京地产奶业从1908年始,艰难走过了百年路。  相似文献   

5.
石城画廊宫鲁鸣,南京忘不了你■文/赖祥施善苹■改编/耘田■图/周黎明1现任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宫鲁鸣是南京人,他曾是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队员。2中国男篮要进入世界前列,打好翻身仗,是宫鲁鸣及全体男篮队员的共同愿望。31996年上半年,中国男篮备战...  相似文献   

6.
在金陵岁时中,自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南京人就忙着过大年的各种活动了。南京地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过年童谣:“娃娃娃娃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炒米花;二十九,贴“道友”;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挨家走。”蒸年糕、炒炒米、扫房子、爬城头等等,这些活动使南京人的过年习俗显得更加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陈春雨 《旅游》2010,(8):74-77
南京人活得自己,不在意言语上的文雅,将斯文深埋骨子里。1912就是这样极具个性的反映了南京的这种特质,在南京这座用砖墙围起的城池中闪亮的一座不夜城中城。  相似文献   

8.
南京人特别喜欢吃鸭子,据说南京人每天消费的鸭子达上万只。常见的有盐水鸭,鸭头鸭颈,鸭翅,鸭肫,鸭爪,这些都是极好的东西。南京人特别会做,也很敢做,于是才会出现“嗜血”成风这一在国外被视之为野蛮的局面。其实鸭血在南京小吃中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其中以鸭血汤为尤甚。但是,这些年来鸭血汤的做法倒是有很大的改观。记得小时候去夫子庙,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多  相似文献   

9.
张传厚 《纵横》2009,(12):24-28
新闻界的老报人也许还记得南京报坛有办报兄弟俩,哥哥张友鸾曾在多家报社任过总编辑,后自办了《南京人报》,报界习惯称他为“张大先生”。弟弟张友鹤在南京创办了第一家晚报《南京晚报》,人们称他为“张二先生”。他们是我的伯父和父亲。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自称是“贪茶癖”。他一生酷嗜喝茶,这在当年报界和文坛是莫之与伦的。1935年,张恨水由北平迁居南京,创办《南京人报》。虽然短短三载,然而他对南京的印象,尤其对于唱经楼、夫子庙、鼓楼、清凉山一  相似文献   

11.
《扬子晚报》曾发表《老字号,南京人对你寄予厚望》一文,说的是几位从海外归来的老南京逛新街口时,大吃一惊。昔日那里的餐饮“老字号”大三元、老广东、同庆楼都不见了踪影。而在海外,一些从南京“移植”过去的“老字号”.取的是一样的店名.做的是一个师傅传授的菜点,却是历经数十年不衰,且招牌越老越值钱。下面介绍几家南京市区昔日的餐饮老字号,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南京出土东晋泡菜坛文/张金喜南京人爱吃泡菜,许多居民家庭将白菜梗腌制成腌菜梗。萝卜洗净后,切成条块,以盐腌渍,再加进适量的辣椒、桂皮等调味品,装入泡菜坛内,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用。这样制作的泡菜,微带酸辣味,清香爽口,能增进人的食欲。南京人食用泡菜生活习...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在古城南京,如果问及南京人,除了城门,城内宅第大院的门你第一想到的是哪一扇?十之八九回答是位于长江路292号原南京民国总统府(以下简称“总统府”)建筑群的大门。总统府建筑群,曾先后是清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江苏督军府等重要机构的设置处,近代中国的许多大事都曾发生在这里。1927年4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从原江苏省议事会办公地址迁至长江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作为政治中心,外事活动日益增多,外宾频频光顾。但院内场地狭小,汽车掉头都十分困难,实在有碍观瞻、有损国体。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出,不堪凌辱的少女,再也找不到父母的婴儿,烧焦的尸体,一排排被砍下的头颅……从2007年初到现在,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一直在用一部名为《南京》的纪录片,向全世界叙说70年前发生在中国南京的那场战争灾难。  相似文献   

15.
抗战前的中央警官学校曾是六朝古都的南京,其东部是明初皇宫所在地,南京人称之为明故宫。沿着明故宫午朝门外笔直的御道街一路南行,出光华门过护城河向东,便到了光华路。在光华路的路北临街坐落着一座大学——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1949年南京解放前,这里曾是国民党警察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第一口公用自流井刘凡,陈宝林1927年4月,南京成为民国首都后,由于军政机关增多,四方商贾云集,一年中,城市人口从36万猛增到50万。这对于一向以河塘、水井为主要水源的南京人,饮水已成为一大问题,而秦淮河沿岸居民稠密区,矛盾尤为突出。当时这一带专...  相似文献   

17.
赵德兴 《攀登》2004,23(1):100-100
凡是到南京的青海朋友总免不了问一问“朱子巷”今在什么地方。所我所知,青海许多汉族同胞的家谱都有祖籍南京的记载:某某祖上在朱元璋时期(洪武年间)由南京朱子巷迁徙到青海。“朱子巷”今在何方,青海汉族人和南京人有无地缘关系?这确实是一个历史之谜。以往许多学(如朱世奎、谢佐先生)和一些好事也多次作过寻根调研。然而,沧海桑田之变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说法不一也在预料之中。  相似文献   

18.
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1955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  相似文献   

19.
《江苏地方志》2004,(2):41-41
余秋雨先生也写南京,他很自然地把这里当作他所渴望探求的化现场,他是用这样的字眼业开篇的——“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是的,每一个时代诞生着属于它的生命,同时也诞生着这些生命自己的环境……南京城与南京人,曾经  相似文献   

20.
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1955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