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格局演变受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真实写照";通过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结构体系、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反馈效应及其研究内容框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农户生计转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景观生态等方面梳理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的5个核心问题。从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5个方面构建其互馈效应体系和研究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3.
黎想 《风景名胜》2021,(1):0339-0340
色小镇是整合各类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新平台、新空间。文章在一系列政策及考核要的指导下,集合潜山县源潭刷业小镇规划实践案例,在产业升级转型研究、整体功能格局研究、空间规划布局、具体行动安排、公共政策设计等方面对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特色小镇如今已经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自2016年以来,特色小镇以文化旅游为特色开始了迅猛的发展,旅游与特色小镇的结合,是新时期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景观建设作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镇建设的工程中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崔粲  段广德 《风景名胜》2020,(2):0031-003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各类小镇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多种多样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压力,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所在地域的文化塑造一个具有当地风土人情以及具有所在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一个具有景观特色的小镇规划,便逐渐成为了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然而在目前我国的一些乡村和地区,部分特色小镇的景观规划与建设却明显的缺乏当地景观本土的特征,在特色小镇越来越多的同时它的一些弊病也就逐渐的显示出来了,那就是在规划建设的时候没有重点突出当地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6.
覃小华  李星明  陈伟  张祥 《人文地理》2022,37(3):118-13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形态,整体体现出以黔东南、滇西、湘西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格局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三批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重心向西方向迁移,分布总体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变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多个高密度核心区”向“一核多点”结构形态再到多核驱动的“多地开花式”演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冷热极化现象显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分布状况、文化服务环境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格局优化及振兴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乡土景观研究理论与实践——《发现乡土景观》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义勇  俞孔坚 《人文地理》2013,28(1):155-160
《发现乡土景观》①一书是美国"乡土景观之父"杰克逊关于文化景观研究的力作。杰克逊建立了美国乡土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两种理想景观--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以及三种景观原型--景观一、景观二、景观三。在此框架下,探讨当代美国乡土景观的典型要素:平面空间、乡村小镇、乡土建筑、可移动房屋、石材与木材、科技风格、新型公园、新田园。该书提出的乡土景观研究方法论、乡土景观内涵的理解等,对当代中国景观研究和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营 《旅游纵览》2023,(4):96-98
江苏省无锡市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起步早、发展快、优势突出、系统完备,而拈花湾文旅作为无锡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的成功范例,能够集中反映无锡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拈花湾文旅智慧化转型展开全面分析,提出打造科技文化据点、提升科技互动体验、制订个性化旅游方案、提高信息服务质效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15,30(4):108-115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无锡市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起步早、发展快、优势突出、系统完备,而拈花湾文旅作为无锡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的成功范例,能够集中反映无锡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拈花湾文旅智慧化转型展开全面分析,提出打造科技文化据点、提升科技互动体验、制订个性化旅游方案、提高信息服务质效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原有"农村—城市"的二元城市化发展格局被打破,"农村—小镇—一二线城市"的三元发展格局形成。"小镇"并不是行政区划上"镇"这一级别,而是介于农村与一二线大城市间的中间层次。小镇青年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特色群体。本文关注小镇青年中的流入型小镇青年,他们在从农村流向小镇的过程中,脸面消费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生活地域的变更,更是一场身份的变更。因此,本文结合消费认同理论和布尔迪厄关于场和投资意识的理论,以脸面消费为探测点,分析了流入型小镇青年脸面消费背后的身份认同逻辑,认为流入型小镇青年的脸面消费行为是一种符号利益驱动的投资行为,更是他们确立身份的一种符号活动。  相似文献   

12.
程娅  乔光辉  纪琳  王义勇 《旅游纵览》2022,(14):187-190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以大学生返乡创客融入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借鉴生态位视角理论的波特钻石模型评估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优势,以“双循环”视域融入浙江省特色小镇“三客共融”发展。在大学生返乡文旅创客机制上,政府需要统筹、规范空间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将创客实践经验上升为标准化制度,遵循乡村旅游经济和创客客观规律,制定优惠政策,对文旅创客生态体系与资源进行整合、培育和升级。从全球短视频文化热点获得灵感,针对浙江省特色小镇文旅电商直播创客或直播销售文创特色农产品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大学生返乡文旅创客路径,既是农村电商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又可以拓展特色小镇文旅创客机制创新思路,为浙江省特色文旅小镇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域结构的量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模拟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变化特征,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类,并以湖南为例作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川西林盘作为川西农耕文明与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构成了川西平原独有的田园风光。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部分林盘自身的局限性导致近年来林盘文化衰落严重。本文主要从林盘的景观空间格局、空间序列、空间氛围、景观生态性这几个方面研究林盘景观空间的独特之处。并结合了现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提出如何在当下城市发展前提下,有效的保护和延续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  相似文献   

15.
图们江北岸的朝鲜族村落历经百余年发展,积淀了浓郁的村落风貌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这些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和房屋建造等方面运用朝鲜半岛风水理论的痕迹十分明显,注重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的选择和组织,具有"山环水抱,以水定址"的村落外部生态格局,"聚井而居,有机生长"的村落内部空间格局,"形神兼备、和谐交融"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迟滞缓慢,再加上政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以龙井地区长财村为例,该村是典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存在着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村落传统格局、村落水口空间等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活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为此,从保护村落传统空间格局、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完善村落空间场所功能和打造村落民族特色景观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财村村落遗产保护的现实路径,以期能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地区传统村落遗产的原真性、特色性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沿海景观作为海洋景观与陆地景观的边界,是特色鲜明和空间异质性突出的系统整体。同时沿海地区一直是人类开发较早、人地关系紧密、系统物能交换最频繁、最集中的区域,对海-陆-气系统耦合力和内外营力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保持沿海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尤为重要。研究沿海景观的景观体系和开发利用,目前在我国仍属于薄弱环节。本文评述福建沿海景观分类并概括其生态特征,应用景观生态的原理,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构建和谐稳定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7.
景观研究一直为国外文化地理学界所重视。作为宗教景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堂历来也是宗教地理研究的重点。教堂在城市中的时空演化可以直接反映城市宗教景观的形成与扩散机制。对广州基督教教堂历史时期空间布局的研究表明:从1842年开始,广州基督教教堂从十三行和南关一带逐渐向外拓展;建国前,原老城区、汉民路(今北京路)和河南(珠江南岸)北部已成为教堂集中区;在1960年代的教堂大联合之后,广州教堂的分布表现出收缩之势。教堂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内在交通区位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同时,政治因素、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形态、宗教景观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城区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对其有一定制约或促进作用。而当今的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全球化,也对城市基督教教堂的空间格局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洋 《旅游纵览》2013,(9):290-291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作品,而山于地铁本身的优势,使其和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地铁给我们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快捷、安全、舒适等优点之外,还给"地下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带来了多彩的内容。地铁景观成为一个城市景观的缩影,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拓展和延仲,逐渐提高了城市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对世界各地地铁空间景观特色的分析,和对成都地铁景观的特色与不足的调查研究,得到关于成都地铁景观完善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诚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12,27(2):113-118
本文通过ESDA相关分析,以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描述了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总体自相关趋势在不断增加,高低集聚的格局不断加强,热点区域分布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一"字形到"二"字形,再到"Z"字形的演化过程。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发展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最后将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演化因素归结为4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交通条件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内在因素,而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外在推手。  相似文献   

20.
郑瑶 《风景名胜》2021,(1):0041-0041
随着各地文旅型特色小镇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区域文化建设问题,如何协调区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特色创新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本文选择文旅型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