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毛南族民间音乐研究成果.毛南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与艺术特点,指出毛南族民间音乐研究成果的欠缺,提出发展毛南族民间音乐的建议,认为加强对毛南族民间音乐的创新研究,加强研究如何打造毛南族民间音乐的品牌,要加强对毛南族民间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型传承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是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就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为切入点,浅要分析民间音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以供广大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鹏 《神州》2011,(11):194-194
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是历代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艺术产品。在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宝库中,民族民间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民族民间音乐逐渐被人们淡漠的今天,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对我们音乐工作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文章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地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曹鹏 《神州》2011,(26):194
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是历代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艺术产品。在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宝库中,民族民间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民族民间音乐逐渐被人们淡漠的今天,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对我们音乐工作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文章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地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郑丛筠 《神州》2013,(17):245-245
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西民间音乐富有浓重的民俗气息,本文通过笔者在江西各地的采风,挖掘江西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本文以赣州的兴国山歌为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西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希望人们共同认识江西民间音乐的魅力,从而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西民间音乐富有浓重的民俗气息,本文通过笔者在江西各地的采风,挖掘江西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本文以赣州的兴国山歌为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西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希望人们共同认识江西民间音乐的魅力,从而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7.
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洁 《神州》2013,(18):37-37
民间的音乐就是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通过口传、师传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普通大众的音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因此,我国的民间音乐的种类丰富,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民间音乐都在不断的消亡,被人们渐渐的淡忘。本文就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以及传承的方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利于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保存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我国的音乐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又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而提高,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愉快,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趣味横生的教学过程中爱上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学会简单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这才是音乐教学的关键。要使受教育者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9.
王莉娜  王卫东 《丝绸之路》2009,(22):105-107
"没有当代,就没有未来"是2008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的主题。笔者亲历当代音乐周,体验、感悟和反思当代音乐的现状及生态环境,对当代音乐的认识得以升华,进而梳理出当代音乐作品创作要素及理念:当代音乐的创作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电子音乐创作及Faust、频谱等电子软件的应用为要素,寻求新的音色音响;当代音乐创作理念要汲取传统文化,汲取民间、民族音乐,运用西方现代的理论技术、手段,创作新的音乐。由此才可体现当代音乐元素多元化的特点,中国当代音乐才能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这些对我们繁荣音乐创作和改进音乐教育,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土民间音乐源自当地人民的真实生活。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导致民间音乐面临消失的危机,更面临传承与发展的瓶颈。作为服务于地方的高等院校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进行本土民族音乐的挖掘和拯救。尽自己的努力使不因时代的变迁而使这些宝贵的音乐文化消失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本文就借助高校这个平台对本土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拯救的方法进行探讨。最终达到以弘扬、发展、传承与传播本土民间音乐和体现地方性院校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2005年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作为中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2009年由贵州省文化厅、黎平县政府承担申报的《贵州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2.
道教音乐滥觞于南北朝时期。道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民间音乐息息相关。道教音乐既是宗教音乐,又具有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民间器乐我国的民间器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婚丧喜庆、风俗节日活动中,始终显示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实地反映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宫廷对音乐文化的垄断被逐渐打破,民间器乐活动有了显著的发展;宋代以后,随着歌舞音乐的成熟、说唱音乐的兴起和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器乐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三代,民间器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渐趋成熟。但由于民间器乐一向不被统治阶级所重视,因此留下的资料十分有限,从仅存的一些资料可约略看出,宋代以后,民间器乐确实不断发展,近代民间的许多乐种,正是在这样的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优秀品种。我国的民间器乐乐种和演奏形式丰富多彩。主要形式有独奏、打击乐合奏、管乐合奏、弦乐合奏、丝竹乐合奏、丝竹锣鼓合奏等,基本上可以归为吹打合奏曲、丝竹合奏曲、独奏曲三大类。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器乐主要有西安鼓乐、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  相似文献   

14.
宫恺 《神州》2013,(31):234-234
钢琴艺术是来自西方的音乐艺术,自从100多年前传入中国,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钢琴音乐在声韵、旋律、节奏等多方面都通过吸取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呈现出浓郁的民族化特色。要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有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应该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探究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路径,进而领悟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5.
梁美玲 《沧桑》2008,(5):217-218
宋初百余年间,经济高度发展,音乐文化的重心由宫廷转向了民间。在繁荣的大城市中,民间音乐得到了集中与发展,宋词歌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文章从音乐创作、审美特征、抒情特性、演唱艺术等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文化也随之走向更为繁荣的道路,此时的音乐文化伴随着国内形势的逐渐发展也随之发展起来,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在突飞猛进。在流行音乐的发展当中,可以说是对我国传统民间民族音乐的一种冲击。因而,本文以新时期背景下东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希望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之下,更有效的促进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条例指南》规定,我们大体可以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非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的民俗和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一类是以造型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民间工艺,如刺绣、剪纸、雕刻等。江苏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有特色。如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全省搜集了2亿多字的资料;民间音乐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歌,全省发现有12800多首,收入《江苏民歌集成》(上、下卷)的就有1399首;民间  相似文献   

18.
甘宁鼓乐在川东、巴渝及三峡库区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巴渝部分地区近两千年的历史兴衰。它是一种以演奏形式表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积极健康、活动向上的民间音乐艺术品,自鼓乐诞生至今,一直活跃于乡土民间。本文将对甘宁鼓乐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动态     
《民俗研究》2004,(1):181-181
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04年2月12-13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辑部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民间戏曲志、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歌集成、中国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上梁文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盛行于宋代,在金元社会获得了继续发展。与诗、词、歌、赋这类主流的音乐文学形式不同,上梁文作为颇具民间色彩的文体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历经金末元初和元中后期两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上梁文从宋代渐趋雅化和个性化的路径中脱离出来,逐渐发生了由主流向民间、由抒情性向实用性、由文学性向音乐性的复归,从而使上梁文的音乐文学属性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