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华胜 《风景名胜》2021,(5):0377-0378
近年,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垂直绿化成为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首要介绍了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垂直绿化的概念、起源、国内外的现在;其次对知名案例进行对标学习;再次对垂直绿化的功能进行介绍;对具体形式进行归纳解析,最后对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剖析。在结束语中,对全文进行总结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更明确了垂直绿化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矛盾越发加剧。但是城市绿化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传统形式的水平绿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垂直绿化由此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缓和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的矛盾,丰富绿化的层次,还可以携同其他绿化方式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垂直绿化概念出发,阐述了垂直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垂直绿化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垂直绿化植被选取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张俊超 《风景名胜》2021,(2):0069-0069
为改善城市环境,响应我国环保战略号召,应加大力度开展城市园林的建设工作,这样不仅能够美化、净化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还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垂直绿化方法在建设园林城市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出了明显的绿化效果。本文分析了垂直绿化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并探究其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小迪  张豪 《风景名胜》2021,(4):0028-0028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的稳步进行。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严峻。城市中高楼林立也导致城市绿化空间面积不断缩小 , 城市土地建设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如此大环境下 , 垂直绿化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垂直绿化具有诸多传统城市绿化模式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在为城市增添色彩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空气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豪  高小迪 《风景名胜》2021,(4):0096-0096
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对于校园景观的建设都有着别具风范的特色,各不相同可又显得校园内生机勃勃。对于高校的校园景观布局建设都大致相同。有园林、草坪、树林、绿化带、垂直绿化、湖泊等构建要素。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建筑风格对其景观布局和选材又各有千秋。下问将对高校水景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热建”带来“热议”。浙江美术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立项建设的。本文就该馆的建设背景与依据、目标与定位作了介绍,并就怎样建好一个博物馆作了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昕怡 《旅游纵览》2022,(18):191-193
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即基于数字化传媒打造独特乡村旅游IP、基于数字化平台打造全时令旅游特色、基于数字化App提升游客体验、基于数字化信息打造规模化乡村旅游,希望能够促进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傅建华 《文史博览》2013,(5):37-38,64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用于语言学研究。因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理论常被用来分析探讨文学作品的意象及艺术效果。本文试从人们对李清照词传统理解角度及图形背景关系出发,旨在讨论图形与背景理论在李清照诗中的运用体现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意象构建。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与问责路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尚需丰富的实证研究。本文采取三种调研形式,就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环境治理的观念问题、审计与问责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论证,以期使这一研究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俊一 《神州》2012,(33):152-152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初步探讨了英语与维吾尔语对比研究的背景、意义与这项研究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彩虹  段朋飞 《旅游纵览》2014,(11):204-206
智慧旅游是顺应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提出的新理念,是我国旅游业从传统迈向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目标,然后结合云南旅游业的现状、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分析了云南旅游转型与发展中智慧旅游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智慧旅游背景下云南旅游服务业转型与发展中的策略,为云南旅游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成功转型、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肖俊 《神州》2012,(31):162-162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初步探讨了英语与维吾尔语对比研究的背景、意义与这项研究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移民的背景、动机与动向等方面比较了近代与当代新老中华移民的异同;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华移民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洲与新加坡等"移民国家"与东南亚"原住民国家"的不同情况及其对于这些国家的影响和对当地华社的冲击;探讨了新移民研究的现状及其对当代华侨华人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甘肃、青海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探讨了羌族与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发展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内部环境包括物质背景与精神背景,其生存环境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组织、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等具体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在引导社会主导型价值观、社会稳定、群体凝聚力、活动形式多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要有更新观念、资源整合、加强交往等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现实背景,并从馆藏、工作中心、借阅、工作人员四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晓瑜 《沧桑》2009,(3):30-31
本文通过对唐代出宫人数量、背景和原因、地点与被安置地点等的考察,认为唐代的后宫规模是相当庞大的,皇帝、大臣和自然灾害在出宫人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对于被放出的宫人,由于其家庭背景不同,即使获得了人生自由,有的依然前途未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明清以来的山东方志分野,总结了山东方志中各县分野分布,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叙述方式与理论背景。本文认为,传统分野理论自身本存在矛盾,且关注对象为较大的行政区划。多数地方志编纂者并非盲目因袭经典或官方文献,而是有自发的思考与书写。在这种背景中,方志分野叙述既有对分野理论本身的怀疑,也有刻意地调整与弥合。如将之置于思想史的背景中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分野理论的传承脉络及其在思想史与地理学史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规划决策民主化:基于城市管治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祥 《人文地理》2005,20(3):39-43
管治是探索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元力量协调整合的理念与过程。在中国城市发展面临巨大转型的背景下引入、借鉴管治的思维,对促进城市规划健康发展与决策民主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管治的背景、内涵,从管治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特定发展环境中的城市规划民主决策问题,并辨证地评析了管治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正在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城市管理的要求,使得管治进入中国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随后文章分别从城市规划存在的整体性体制缺陷、政府的企业化导向、薄弱的公民社会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在中国开展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发展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只能是有限目标、有限进度的。文章的基本结论是: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是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体制相匹配的一个环节,它的建设与完善取决于整体的社会管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的新背景为我国乡村旅游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立足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新背景,分析了其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机联系;从内循环带来的新市场格局、新资源模式和新发展需求出发,阐明了乡村旅游适配的必要性,梳理了内循环格局下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阐释了国内经济大循环与乡村旅游的适配性内涵;提出了乡村旅游适配性的研究框架,重点阐释了四个层级的研究问题,指出了具有潜力的理论创新,包括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的理论基础分析、乡村旅游适配性要素及其组合路径探索、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乡村旅游供需结构变动、适配层级分析,以及国内大循环驱动的乡村旅游适配路径与模型构建。最终,研究指出了乡村旅游适配大循环的新领域,包括文旅融合的数字化发展、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城乡与主客的协同创新发展、基于资源挖掘与品牌创造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