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柯瓦列夫斯基已经证明,家长制家庭公社乃是母权制共产家庭和现代孤立家庭之间的中间阶段,它虽不是到处流行,但是流行很广。”在金代建国前及建国后女真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家庭公社这一中间阶段呢?探讨这个问题的资料虽然不多,但是,仔细分析现有史料,还是可以大致辨出其家庭公社的轮廓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公社的理解不尽一致。这里先简要谈谈笔者对家庭公社的理解。(1)家长制家庭公社,简称家庭公社。它是由一个男祖先的若干代子孙的各个一夫一妻小家庭组成的血缘组织。它是在野蛮中期以后,作为男子独裁制确立的第一个结果而出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唐代“菱花镜”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唐代“菱花镜”之管见冀和关键词唐代,菱花镜古代铜镜是我们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一枝绚丽灿烂之花。它那纷繁的造型、富丽的纹饰、内容丰富的铭文,无不带有时代的特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孔子面对宗法制度松弛、个体小家庭普遍建立的情形 ,提出了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制度的相关礼仪 ,此后便作为规范沿用下来。宋代欧阳修和朱熹面对政治型的门阀士族解体、血缘型的家庭制度建立的情形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沿用的仍然是孔子的理论。直到上个世纪初学者才开始把家庭作为审视对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家庭问题。近百年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后两个阶段以大陆学者的研究为主 )。一、“五四”前后到四十年代末进入 2 0世纪之初 ,传统的家庭仍然作为中国人习惯的生活模式稳定延续着 ,而当时已经是中国社会最为激烈…  相似文献   

4.
张研 《清史研究》2002,(4):8-19
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分家文书书写程式的考察 ,揭示了“分家”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发展周期的起点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在“分家”引起的聚散升降的反复进程中 ,整体上保持着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动态平衡 ;“诸子平分”的“分家”削弱了家庭 ,却强化了宗族 ,使小家庭成为宗族网络上牢固的“结”。  相似文献   

5.
社会批评是指人们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它与谏诤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谏诤只是社会批评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批评无论是批评还是批评对象,都比谏诤要宽泛。对社会批评问题的研究,可以包括社会批评思想、社会批评、社会批评的途径和方式等多个侧面。前人对汉代的社会批评思想尤其是东汉后期的社会批评思想已有较多研究,关于汉代的社会批评途径和方式似未见专门论述。本拟就这一侧面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母权制的复,恩格斯认为这是具有最世界历史意义的女性的失败。妇女的这种失败引起了家庭内部的巨大变革,男子掌握了家中的管理权,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在这时期所出现的父系家庭公社便是男性独裁制确立后的第一个结果。关于家庭公社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曾作了如下的概括,它“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若干数目的自由人及非自由人在一个家长底父系权力之下组成家庭’。在塞姆人中,这个一家之长是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非自由人也有妻子,而整个组织底目的是在划定的地域范围以内照管畜群。”家庭公社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例如在南斯拉夫人、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7.
说“妖”:明代中晚期社会与文化的异动及其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晚期,是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社会与文化呈现出诸多转向的迹象。面对如此巨大变动的挑战,势必引发生活在这一时代知识人的回应,甚至不乏惊诧之感,将诸如此类的变动视为家庭的不祥之相和社会的"大怪"。在正统人士看来,明代中晚期堪称"妖魔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妖人"辈出,"妖言"四起,"妖物"勃兴,"妖事"频出,却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与文化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8.
李平 《文物世界》2013,(1):52-5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为文明时代的起点确立了一个终极标准。不过,学术界对野蛮和文明社会的分界线却有着不同的解释,诸如城市、铜器、文字等等都被指为构成初期国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文明时代是一个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概括,有一些文明因素起源很早.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在这数百年间,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其中,社会经济的变革尤为引人注目,其变革之原因可谓错综复杂。文章着重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思想的发展、商业对社会经济的分解作用以及当时各诸候国的变法改革四个方面,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碑刻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兼与徽州社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的苏州家庭经历了一个从大家族聚宗而居到以小家庭为主的变迁模式 ,形成了一个遍布城乡的社区保障网络 ,大众心态呈现出多元信仰及求实变通的趋势。在家庭、社区、大众心态这三个相互作用又制约的三个层面中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其不断变迁的内在动力。徽商输回徽州的商业利润强化了原有的宗族势力 ,社区保障则是通过宗族系统来实现 ,大众心态也呈现出信仰一元、理学独尊的格局。同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 ,却走上了一条与苏州相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中存在一系列涉及道德的不良现象,从摔倒老人事件到关于让座问题的争议,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相对扭曲的不好风气。社会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存在,是一定时间和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反映,社会风气反映了时代中缺乏的类似于正能量的存在。现在,关于家风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家风是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良好的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15年《妇女杂志》的女学思想反映了女性开始逐步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女性开始获得和男性同样重要的家庭地位;教育是妇女谋生的先导。女学观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女性时代转型的重要体现。但是该《妇女杂志》中的女学思想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近代中国女性的全面转型,需要中国社会的整体演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帕森斯的社会平衡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工业化的社会需要新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这两类人跃升为工业社会精英份子的一部分,这是社会的第一种变迁。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工商阶层的兴起,工商业者及银行家成为工业社会的精英份子,这是社会的第二种变迁。当工商阶层兴起以后,人口集中城市是社会的第三种变迁。当工业化与都市化进行时,家庭制度也发生改变,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且孝道也呈式微之势,这是社会的第四种变迁。  相似文献   

14.
龚云 《历史研究》2023,(5):34-42
<正>时代是思想之母。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存亡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原则的提出和实践,是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深刻影响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  相似文献   

15.
“思想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华银投资控股公司共同主办的“严范孙、张伯苓学术论坛———‘思想与社会’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1年 4月 6日至 8日在南开大学召开 ,莅会学者有 80多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泽华教授做了主题报告。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思想与社会” ,集中讨论思想与社会互动过程问题。主要议题是 :关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回顾与评估 ;关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专题研究 ;关于家庭、家族观念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等。有关的学…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家庭而言,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诠释,广义方面的家庭主要是指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所组成的不同群体,也被称之为家族系统;狭义方面的家庭主要是指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孕育产生的、由亲属组成的社会群体,结合我国国情,特指在一夫一妻制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群体。在家庭教育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家庭成员角色、家庭氛围、家长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一个人从出生时的一无所知到逐渐成长对社会和生活建立理性认知,在此过程中,家庭不仅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期的立嗣过继在不同层级的“家”之中进行,基本规则是以同父周亲之“家”为基础,进而形成由亲及疏的扩展格局。对官私制度和个案研究显示,民间立嗣过继多遵循了规则要求,同父周亲之“家”是主要的择嗣范围,其次是同祖之家,两者占比超过80%。当有多个可选择的过继对象时,立嗣者往往从有利于家产保护、现有生存条件维护角度考虑入继人选。立嗣过继增强了“家”内立嗣与出继两个小家庭之间的关系,但立嗣家庭与丧失过继机会的家庭之间则往往有矛盾发生。此外,过继者与原生家庭之间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在不同层级“家”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董雅平 《神州》2012,(24):224-224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后进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差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关爱后进生,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朱丹  张莉 《福建史志》2023,(6):54-60+76
朱熹家教家风思想彰显个人立身之本,蕴含家庭伦理和国家治理之道,倡导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重建社会秩序,是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典型。新时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为理论遵循,推进朱熹家教家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朱熹家教家风思想的价值精华,再创造与新诠释朱熹家教家风思想,推动朱熹家教家风思想融入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复  王华宝 《古籍研究》2001,(3):135-136
清朝居中国古代社会之末,承前代之沾溉,得西学之滋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其思想学术大有超迈前人之处,如梁启超曾有“可命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之说。其说当否,学术界容有不同议论,且当今理应进行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而关于有清一代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必为一不可或缺的先导工作。前贤曾作出贡献,如初版于1935年、中华书局1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