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龙 《丝绸之路》2009,(22):67-68
起源于牧童赶狼的武山旋鼓,从最初的自卫逐渐发展成为了集祭祀、驱妖避邪、喜庆丰收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奇葩。旋鼓根据不同的鼓点节奏,展示不同的舞姿和造型。在历经岁月的沉积后,逐渐形成了狮子滚绣球、烟雾缠山、二龙戏珠、太子游四门、五凤朝天飞、十字梅花、齐王乱点兵等表演套路。  相似文献   

2.
溯微 《神州民俗》2006,(12):46-48
图解: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中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一一礼乐志》记载,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相似文献   

3.
松林庵木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博物馆收藏一对清雍正时的仿石质抱鼓石的木鼓,镂刻精工,乍视与石无异,颇为独特。 木鼓形同抱鼓石,上呈圆鼓形,下有托座,通高58.5.厚17.5,鼓径49.5,托座高9.5——21厘米。正面是二只狮子戏绣球花纹,一条宽阔的彩带把狮子和绣球巧妙地连成一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和谐美。鼓边饰两道弦纹,其间雕一周缠枝忍冬花纹。木鼓反面宽边,中间是浅雕对称的折枝贯套花纹,简洁明快。木鼓的侧面系弧形,两边雕有80多个鼓钉。托座似翻卷的荷叶,两边弯曲,中间有叶筋,底座底面为长方形,并有长3.5、宽1.5、深3厘米的对称的两个母榫,作安装用。 抱鼓石在苏南地区叫碑石,是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龙门石窟的狮子雕刻沿着时代序列作了纵向的考察 ,指出了龙门石狮在北魏———隋唐窟龛中具有不同构图格局的装饰特征。石窟中这类动物装饰题材的发现 ,反映了古代匠师对这一造像题材由宗教偶像化到生态写神化的创作意趣  相似文献   

5.
<正>狮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从东汉起石雕狮子就被安放在帝王将相墓前,南朝、唐代、北宋直至明清的帝王陵墓前都有石狮子,寺院、住宅、石窟造像、桥梁边也可见狮子装饰。除了石刻以外,狮子形象还有金属、陶瓷、木、砖等多种载体,使得狮子这种"殊方异物"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造型、各种形象蔚为大观。金代晋南地区很多墓葬都装饰有华丽繁缛的砖雕,砖雕内容多  相似文献   

6.
郑蓉 《巴蜀史志》2009,(5):52-54
银花丝技艺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金银工艺.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以白银为材料,运用银丝的粗、细、光、花的对比和花丝、点錾等技法,做出各种典雅秀美、玲珑剔透的首饰、摆件、饰品以及生活用品。明清时期,成都金银花丝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银丝制品不用模具,全凭艺人用手将细如发的银丝运用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制作出各种造型的器物。传统产品有女性用的钗、环和儿童服饰品罗汉、八仙、狮子滚绣球以及银耳碗、银镶筷子等。民间银饰风行.银作坊成为一种民间职业越来越兴盛,艺人们随心所欲却又精到人微的创造.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从东汉开始,狮子作为造型艺术的对象之一,无论在陵墓、宫殿、庙宇、衙署和住宅的门前都喜欢放置一对狮子。它不仅用来装饰建筑物,而且还常用以点缀家俱和文具,连名章印鉴上都爱用狮子作钮,可见狮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质地上分,有石雕、玉雕、铜铸、铁铸、木雕、陶塑狮子等。从造型上看,有的昂首鼓胸,仰望苍天;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有的按抚幼狮。温馨恬静;有的高竖双耳,静听动静;有的瞠目凝神,注视前方等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狮子在造型艺术中算得上一个大家族,它的形象和职能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是研究祖国文化史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14,(2):77-77
正3月29日,田滋乾、沈同伉俪于婚礼当天向中国钱币博物馆捐赠古代钱纹狮纹石雕(古代门户石雕构件)一对。石雕正面上下为圆形方孔钱纹和蹲狮戏绣球浮雕图案,狮子形象威猛,头部为螺旋状鬃毛,尾部为三绺长尾毛。令人称奇的是,石雕上的钱纹图案恰与中国银行行标完全一样,是"中"字和古钱图案的组合。众所周知,中国银行行标由香港著名  相似文献   

9.
靖西绣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秀峰 《广西地方志》2005,(5):58-58,35
靖西绣球因针绣工艺精致,图案、祝词、色彩多样鲜美而闻名于世,饮誉海内外。1987年,靖西绣球获得全国轻工业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奖;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悬挂在会场的吉祥物是指定由靖西县制作的巨型靖西绣球;2004年,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悬挂的吉祥物和作为礼品赠送外宾的绣球也是靖西绣球;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悬挂的绣球也是靖西制作。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02,(10):67-68
瓷器珍玩专场,瓷器共推出200余件。明、清青花瓷器占整场拍卖标的60%左右,可谓青花精品会聚一堂。明青花花鸟纹杯,侈口深腹,浅圈足,底楷书“大明成化年制”,估价8—12万。另明正统——景泰时期青花镂空狮子戏球鼓凳,高41厘米,通体七层满饰,锦地卷草、回文、海水和主题狮子戏球间以杂宝纹样。在主题纹留白处做镂空装饰,  相似文献   

11.
王博  王明芳 《文博》2010,(3):77-85
刺绣是纺织品最为华丽的装饰技法和效果之一,其工艺是用针引线在织物上穿行或穿绕形成各种图案。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基地考古出土了不少的毛绣,本文研究了11件,分别出自7座墓葬。出土毛绣的墓葬中,有6座属扎滚鲁克第二期文化,1座属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扎滚鲁克毛绣工艺,有直针法、钉线绣、锁针绣和组合针绣等四种,除组合针绣出现的稍晚外,其它各种绣法都在第二期文化早段(相当于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组合针绣出现在扎滚鲁克第二期文化的晚段墓葬(两汉时期)。扎滚鲁克墓地出土毛绣,是新疆境内目前所知年代比较早的,它对汉晋时期新疆刺绣工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武毅将军府     
正武毅将军府之有名,源于府门前立着的石狮子。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向来都是雄左雌右一对。既为避邪,也为美观。而武毅将军府门前所立的,却是单有一只的"独狮子"。今富水南路的西面曾有一个小坡叫做茴香坡,在茴香坡的西面,有条小路叫"独狮子"——这条路上有一个很气派的将军宅院,宅院外正对大门处立了一个石雕雄狮,此狮昂首向天,骄矜傲岸,这个宅院就是老贵阳有名的武毅将军府。武毅将军府之有名,不在于宅院而在于门前的石狮。石狮之有名,不在于雕工的技艺,而在于只有一个不是一对。石狮作为中华建筑大门处的装饰,  相似文献   

13.
探访东华池     
正来到甘肃省华池县,我被位于林镇东华池村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七分校旧址门口的一对宋代石雕所吸引。这对石狮各背着两只天真活泼的幼狮,项上绶带缨穗饱满飘逸,单脚踩玩绣球,神态与背上幼仔呼应而喜悦自然,将福寿多育的天伦之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大型狮子石雕,伴随佛教东传的脚步而来,被人们视为祥瑞兽王,常置于佛窟庙观或官衙府第门首,以辟邪镇宅、纳福招禄。特别是唐代以降,家庭伦理观念渗透到门狮造型艺术之中,门两侧的对  相似文献   

14.
霍巍 《考古》2015,(2):103-113,2
六朝陵墓地面与地下均有镇守性质的神兽雕刻或图像出现,其题材及风格与汉代墓葬之间既有渊源关系,更有新的文化因素。其中以狮子为代表的陵墓装饰中瑞兽系统的形成,与过去的"汉制"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这些变化体现出"晋制"形成的标志性特点,并对唐、宋墓葬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代狮子纹样与相关活动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斌 《文博》2014,(1):43-48,9
狮子,外来之兽。一经传入中国,便把它视为神兽。唐人对狮子情有独钟,于是各种传说故事纷纭沓至,各种形式的狮子纹样大量出现,如狮子与佛教、与人物、与动物、与花鸟等,使狮子具有辟邪、镇宅、威慑、守陵、防侵、护佑、降幅、纳祥等功能,狮子纹样的应用和传承亦使国人不再感觉那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而把它融入本土思想,变成通人性、佑四方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6.
狮子入华考     
狮子是外来之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原地区的狮子主要是作为贡品自西域各国输入。秦汉时,人们对狮子非常陌生。狮子入华滥觞于汉代,在元、明时期达到高峰期。明末清初,贡狮活动基本停止。随着西域各国大量"贡狮",宫廷对狮子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加之"贡狮"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了"却贡"等不友好行为的发生。在民间,人们对狮子的崇拜日渐盛行,衍生出中国狮文化。  相似文献   

17.
狮子和野猪     
正一只狮子和一头野猪成了一对好朋友。有一天,野猪对狮子说:"我们不如将衣服换一下,你打扮成我的模样,我打扮成你的样子吧。"狮子觉得很好玩,对这个提议很是赞同,于是他们就互相换了衣服。这样一来,野猪就打扮成了一只狮子,狮子也打扮成了一只野猪。正当它们在草原上做游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02,(10)
瓷玉珍玩专场瓷器珍玩专场,瓷器共推出200余件。明、清青花瓷器占整场拍卖标的60%左右,可谓青花精品会聚一堂。明青花花鸟纹杯,侈口深腹,浅圈足,底楷书“大明成化年制”,估价8-12万。另明正统——景泰时期青花镂空狮子戏球鼓凳,高4l厘米,通体七层满饰,锦地卷草、回文、海水和主题狮子戏球间以杂宝纹样。在主题纹留白处做镂空装饰,另底为平沙底在鼓凳中可谓独有。构图丰富协调,笔法豪放生动,镂雕工艺高超。根据各大博物馆藏品资料以及专家意  相似文献   

19.
狮子是外来之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原地区的狮子主要是作为贡品自西域各国输入。秦汉时,人们对狮子非常陌生。狮子入华滥觞于汉代,在元、明时期达到高峰期。明末清初,贡狮活动基本停止。随着西域各国大量“贡狮”,宫廷对狮子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加之“贡狮”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了“却贡”等不友好行为的发生。在民间,人们对狮子的崇拜日渐盛行,衍生出中国狮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特定时空范畴之内的生活主题和装饰艺术,都是当时当地人思想观念的反映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吉祥的主题艺术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均有许多传统的吉祥之物,但有些意象却是许多地域和民族共同的东西,羊就是其中之一。羊是食草动物,与其他动物如凶猛的狮子、健壮的马相比较,羊的性格善良、温柔。因此,羊历来被认为是祥和之物,是祥瑞的象征。此外,羊还是人们的主要食物。对于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来说,羊作为一种膳食极为重要,羊群的肥壮表明人们的生活富足。在草原民族眼里,拥有羊的数量往往被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千百年来,羊作为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