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江荣 《丝绸之路》2013,(8):143-147
更多不一定更好,这是人类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前对工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理性反思。生态文明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生态理性、生态伦理与生态价值是生态文明范式的概念要件。本文以生态价值对经济价值的辩证否定为研究主线,逻辑与历史相自洽地考察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具体内涵,突显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理论概念的整体性、时空性与社会性特征,得出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才能高扬生态理性、确立生态伦理、端正生态史观、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李立嘉 《沧桑》2010,(2):83-84
农民是有理性的,而且农民的理性选择是嵌入在社会经济结构之中,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民的理性选择也在变迁之中。从最初的"生存理性选择"转向"经济理性选择"乃至更高层次的"生态理性选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其各阶段理性选择的历史原因,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推进最高层次"生态理性"的萌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物质性旅游规划的弊端,规划中越来越多的考虑了"历史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社会公正"等文化因素,这些零散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规划理论。本文根据新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生态思想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原理,以人类精神文化需要和旅游规划实践为现实需求,结合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文化生态系统与旅游规划系统进行耦合,实现旅游规划中"工具要素之形"与"文化生态要素之神"的统一,构建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国强 《神州》2012,(36):5-5
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最高价值,它的含义是“圆满自足”的“自然而然”。在道家看来,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道家的自然思想,在今天更加显示出其重要的警示作用和启悟价值。对于现代人类寻找新的文化对策,抵消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防止人类进入异化状态,都是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丽 《沧桑》2011,(4):78-80
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人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显得越来越迫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经典论述中。本文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述的诠释,解读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肖映胜 《攀登》2004,23(5):45-47
经济理性是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以个人利益为核心运用的理性,其突出特征是个人性、自利性。道德理性是人从道德角度选择行为所凭依的理性,它是以人为目的,即以人的整体或人类的每一平等的个体为目的的实践。精神活动,其突出特征是社会性、公利性。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率通常是以一个满意位取代了最优。那么,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能否共生息呢?实际上,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是统一的:(1)道德理性贯穿于经济理性;(2)道德理性与经济理性是相容的;(3)道德理性为经济理性设定边界。  相似文献   

8.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知,利奥波德的职业生涯一直在研究生态整体主义。在自然中生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沙乡年鉴》中的生态思想已日益成熟。丰富的生态伦理的思想不仅丰富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决策行为,人们逐步认识到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利奥波德大地伦理以及生态整体主义内容的分析解读,认识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研究其生态伦理观背后的内涵,意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汪泉玉 《神州》2012,(28):229-229
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发展的道德伦理,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的文明形态。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在加快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建设,还应强调政治文明的构建,并且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滕永直 《沧桑》2011,(1):29-30,44
在城市道德建设中,将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范畴,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公民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与生态道德责任感,使生态道德教育植根于公民道德思想体系中,是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注重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孙宇 《神州》2013,(4):20-21
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呼吁人们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同时也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自然天性的压抑和扭曲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精神异化,号召人们关注和重视精神生态。人类只有尊重和热爱自然环境,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回归人类本真的内部自然,才能实现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2.
陈杰 《风景名胜》2021,(5):0068-0068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需要多样化的同时,国内由于环境污染、城市化加剧、人类生态环境恶劣,近年大小城市都在雨季爆发严重城市内涝,这不仅对国民生活造成伤害,也对生态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政府和各行业协会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政策来改善这一现状,自循环体系的运作状况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关乎生态的稳定,也关乎居民的生存环境。因为人本是属于自然,人是自然体系中一部分,人应该和自然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在环境整治中应该发挥自然自我修复,自我循环体系,对其加以利用,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改设计。  相似文献   

13.
吴静 《攀登》2020,39(4):73-79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共识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生态智慧关怀和尊重天地万物的思想意识,是将所有的生命与物种普遍纳入道德关怀之内。这种关怀是提升生命体悟和道德修养的境界,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人性与道德层面的价值支撑。在对"天人关系"的体认中,儒家生态智慧以"天人和谐"为价值旨归,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念表现为对待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仁爱"之情,其"道德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同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本一致。同时,把自然的欣欣向荣视为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繁荣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素娟 《黑龙江史志》2013,(13):251-252
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对近代以来统领工业文明的主流思想的尖锐批评和深刻反思,生态整体主义就是其中最具震撼力的思想成果之一。主要代表思想包括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和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生态整体主义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基于生态学视角使人类认识到其生命的本源和在生物圈中找到并恪守自己的"生态位"。为了自然存在,为了人类生存,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是人类一种生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探讨,提出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培育生态旅游文化,需要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由于环境的多样化,人类文化也是多样化的。环境与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要人类承担自己的责任,摆脱外在的权威,用理智把自己从幼稚中解救出来。启蒙思想家在"理性"这杆大旗下集结起来的同时,其内部也存在着激烈论争.突出表现在伏尔泰与卢梭的论争上。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方相信理性,并相信理性能带来社会进步;而卢梭坚定地相信"激情",认为对理性的误用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的社会政治后果。其论战充实了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共同为法国政治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18.
在对传统的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亨利·梭罗率先提出了其超验主义生态观.缪尔在继承梭罗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生态中心主义色彩的自然保护理论,对当时的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利奥波德则在对功利主义的保护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前两人的观点进行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著名的大地伦理学,标志着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最终形成.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对于推动美国人自然观念的变革和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相同 ,自然环境的历史变化也表现出值得重视的动态特征。 2 0世纪的生态史学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但是许多认识仍然是初步的。在 2 1世纪新的史学格局中 ,生态史学将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 ,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将为生态史学的发展创造条件。新世纪中国生态史学可以预期的发展 ,将有益于史学的总体性的进步 ,也可以为人类在新的生态形势下生态意识和生态对策的科学化 ,开掘有益的文化资源 ,准备必要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手记: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使自然生态发展失衡,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鸟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鸟类生态摄影的深层意义,在于真实地记录鸟类生态状况,记录自然之美的魅力,同时,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唤起更多人对鸟类生态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