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幕催人泪下的悲剧。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时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王实味,在《解放日报》上陆续发表了《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及《硬骨头和软骨头》等杂文,被当时中央社会部长康生上升为政治问题,随着又居心险恶地给王实味罗织捏造了“反  相似文献   

2.
50年前,在延安,发生过一桩冤案──王实味案,曾经轰动一时,震动了延安和一些根据地,也引起了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人的注视。毛泽东在1949年进北京后,知道王实味被错误地处决了,大为震怒,曾厉声说要还他一个王实味。多年来,国内外有不少人仍对此案颇为关心。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王实味问题已经彻底平反了!平反决定 王实味被强加过3个罪名:“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反党五人集团成员”。这3顶帽子都是在1942年戴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年来,终于逐个得到了平反。中共中央组织部在1982年2月作出决定,h定了所j胃‘…  相似文献   

3.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说:"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评,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  相似文献   

4.
曾宪新 《百年潮》2002,(12):20-23
1991年2月7日,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否定了王实味同志参加过托派组织一事,这是为王实味的冤案最后的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5.
中共对托洛茨基评价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提到托洛茨基或以他为首的“托派”,人们往往是谈虎色变。盖因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近80年时间里,在整整几代人心目中,托洛茨基或“托派”都是反动或反革命的代名词。这并不奇怪,因为早在中共1929年10月的《中央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中,就有托洛茨基反对派“积极地在政治上,组织上,各方面来攻击党,破坏党”的定性,在毛泽东的著名文章《论持久战》中,甚至有“汉奸托派”这样的字眼,而《野百合花》的作者王实味也是戴着“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罪名在1947年被处决的。1991年2月7日,公安部正式作出《关于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决定说:“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加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一九四六年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结论予以纠正,王在战争环境中被错误处决给予平反昭雪。”但是,从这一决定中仍可以看到,王实味是平反了,但托洛茨基并未昭雪,因为王实味是个好同志的前提,恰恰是他“没有”“参加托派”,如果参加了,那就是死有应得了!  相似文献   

6.
60多年前,延安曾发生了轰动一时的"王实味案":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王实味,因"托派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党集团成员"罪被开除党籍,后康生下令将其逮捕。1947年暮春,王实味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崖被秘密处决。当年中共的"特务王"李克农因曾经手此案,以至于成为他心中一段抹不去的隐痛。  相似文献   

7.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0,(6):167-170
<正>第一次读到周文的文字在10多年前,那是他1942年6月在延安批判王实味的两篇文章,一篇叫《从鲁迅的杂文谈到实味》,一篇叫《鲁迅先生的党性》。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批评王实味  相似文献   

8.
延安整风期间,李克农被牵扯进一桩大案。这桩大案一直纠缠他多年,成为他心中的一段隐痛。它就是轰动一时的“王实味案”。一王实味,1906年生于河南省潢川县,父亲王耕渭是前清举人,为人耿直,一生清寒。受父亲影响,王实味从小发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一位老师曾当面夸他是“天上的玉麒麟下凡”。中学毕业后,王实味因家贫无力继续考大学。不久,他得知开封有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招生,这所学校不收学费。王实味便前往  相似文献   

9.
陕北冤案     
谈金铠 《文史天地》2008,(10):51-53
王实味(1906—1947),本名王诗薇,王实味是他常用的笔名,还用过叔翰、实微、诗味等笔名,河南潢川人。1925年9月考入北大文科预科。他积极参加政治运动,于1926年加入中同共产党。翌年,因与党支部书记同时爱上一位女同学,而受到支书的指责,负气不再参加组织生活,而脱党。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42年延安整风至十年"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王实味是一个必被批判的靶子,每次都不能幸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王实味冤案终于得到了平反昭雪,强加在他头上的"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和"反党五人小组成员"三项罪名大帽子统统被摘掉了。这在我国现代政治史、文学史和新闻史上,无疑是一桩不应忘怀的痛史。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中,王实味首当其冲,因<野百合花>等文而遭到大批判,被强扣上"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等弥天罪名,而其人其文在国统区一时广为传播则是国民党相关新闻机构和媒体借此来"宣传"延安边区的"黑暗",以达其政治目的.王实味的冤狱和被处死的可悲结局,中共相关机构及其领导人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国民党的大肆宣扬客观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才子王实味 王实味,原名叔翰,1906年生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家境贫寒的书香门第。父亲王耔渭是前清举人,博学多才,但终身不得志,一直为乡间塾师。王实味受家庭熏陶,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相似文献   

13.
商豫 《文史月刊》2009,(8):30-31
话说1935年春节刚过,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正与省府几位要员打麻将,忽然他的亲信卫兵张富贵进来报告说:“韩主席,不好了!张苇村书记长被杀了!”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命令部下:“四面合围,杀他个片甲不留!” “置于死地而后生!”师长陈树湘决心杀出一条血路,回师宝盖山,经灌阳返湘南开辟游击区。然而,等待他的仍是死亡陷阱……  相似文献   

15.
近读当年胡风蒙冤的有关书籍和文章,不禁想到早他八年、遭遇同类冤案的胡风北大同学王实味。两人蒙冤过程虽有不同,但所受劫难的性质和原因,及其给我们的教训,却有许多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2014,(9):44-44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相似文献   

17.
《文史博览》2010,(2):36-36
《水浒传》第七回中写豹子头林冲误入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落入了高俅设计好的陷阱里。按大宋律法,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进入白虎堂,否则论罪。高太尉对林冲说:“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于是高太尉以“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为由,拿下林冲,解往开封府勘理判决。  相似文献   

18.
冲格萨     
古时候,地上妖魔横行,善良的人呵,常常被妖魔吃掉。人们无法忍受,就起来和妖魔打仗。领头和妖魔打仗的人叫里格萨,他能文能武,斩妖杀魔,杀得大大小小的妖魔都怕他。有一天,里格萨与兽妖布郎交战,不幸战死!地上的人伤心透了,都以为生存没有指望了。谁知天神同情人们,让里格萨的妻子又生下大智大勇的冲格萨。地上的人呵,又有指望了! 一冲格萨降生到昏天黑地的人间时,只是一个血团。血团在屋里滚三滚,滚出一条裂缝;血团在地  相似文献   

19.
<正>《水浒传》第七回中写豹子头林冲误入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落入了高俅设计好的陷阱里。按大宋律法,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进入白虎堂,否则论罪。高太尉对林冲说:"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于是高太尉以"故入节堂,欲杀本官"  相似文献   

20.
宽恕不易     
四五个瘦弱的女子突然发了疯,从旁听席上跳起来,一起冲向受审席,嘶喊着:我要杀了你!她们带着哭腔,头顶手抓,4名高大壮实的法警被撞得东倒西歪,带脚链的被告人被拖着夺门而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