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史学理论包括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理论。国史理论即国史学历史理论,是考察国史发展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等内容。国史学理论是反思国史学自身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问题。国史学的性质从时限上说属于当代时限内的历  相似文献   

2.
国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史研究是整个史学领域中最年青的学科 ,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身是不会发展了 ,但国史研究却会随着国家历史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说中国现代史从 1 91 9— 1 949年的话才 3 0年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已经 5 1年了。国史研究的重要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承认。一、国史研究的对象国史研究的对象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讲 ,它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从广义讲 ,它应该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整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谈到国史研究的对象 ,…  相似文献   

3.
此文概述了国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过程;澄清了对国史学科存在必要性及其特点的模糊认识;强调了国史研究要发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资治教化的传统,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同时提出了为加强国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要处理好党性和科学性,占有史料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问题和关注现实问题,继承史学传统和借鉴新的史学观念与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不是纯学术研究。我们坚决反对“四人帮”唯心主义的影射史学和其他各种各样歪曲历史的做法 ,但我们不否认国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 ,搞好国史研究 ,除了要具备一般的史学功底和综合知识素养 ,以及研究者的刻苦钻研之外 ,还必须解决好实事求是的问题、政治立场的问题、国史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要认真关注现实问题 ,发挥国史研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和宣传作用 ,继续加强国史学科的自身建设 ,认真借鉴、学习中共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的成果及其独特的方法 ,加强同友邻学科的协作、交流 ,而且要注意同国外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 ,开拓我们的视野 ,从横向的比较中加深国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史学界的一件盛事!中国人曾经撰写了大量的史书,也编纂过许多与史学有关的丛书、类书和其他工具书,研究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比其他国家早得多,可是,并没有产生过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适用的国史大辞典,更谈不上编纂科学的、专业性很强的史学史辞典,直到《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出版,才算有了我国第一部新型的史学史专业工具书。已故史学家、大辞典前总编郑天挺教授生前在一次筹组大辞典编纂委  相似文献   

6.
研究历史有多种思路,既可以自上而下地顺向研究。也可以自下而上地逆向追溯,当然还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研究,即以问题为中心。研究国史分期理论就要在明确国史学理论学术坐标的前提下,论证国史分期的理论资源,阐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史分期理论的贡献,论述国史  相似文献   

7.
要开创史学工作的新局面,把历史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就必须在历史研究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发展史学工作和坚持唯物史观是一致的。列宁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唯物主义并不象米海洛夫斯基先生所想的那样,‘多半是科学的历史观’,而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①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整个社会科学的关系,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意义,列宁说得十分明确。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史学界对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指导意义的认识上,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国史学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国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整个史学领域中最年轻、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国史研究随着我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国史研究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主要关心和研究历史问题,转移到在关心和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也关心和研究史学自身的问题,这是本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大变化和特点。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就是在这种变化中产生的一个新领域。 有关当前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任务,笔者同意赵吉惠先生的观点:反省和重建,即考察和反省西方历史认识论的一些主要论点,重建科学的历史认识论。反省是为了重建,重建必须要有认真切实的反省。否则,科学的历史认识论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招牌。  相似文献   

10.
国史成为一门学科已有些时日了。如果说 ,史学从总体上看与其他人文科学相比不是很景气的话 ,那么 ,国史这一断代史却在历史学中独领风骚 ,大有成为显学之势。十余年来 ,有关国史方面的档案材料陆续以各种形式公布了不少 ,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积累了一批 ,其中有些专题已经达到可以同国外同行学者开展学术对话的水准 ,这都是可喜的。然而 ,仅仅满足于以揭示历史真相为治史归宿 ,而不重视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终究难以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 ,归根结底应以理性的思考为首要。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刊于 2 0 0 1年 4月 3日召开了“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座谈会 ,邀请在京的有关专家相聚一堂 ,切磋交流。现将各位专家的学术见解按发言的先后为序摘登如下 ,以飨读者。类似的学术会议本刊还将召开多次 ,力求从不同方面 ,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 ,以期推动国史学科的发展。我们热切希望学术界关注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1.
国史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正确认识、科学总结、编好国史的根本性问题。要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抓住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李则纲先生,安徽枞阳县人。生于1892年,逝世于1977年,是我省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和历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史学通论》、《史学论丛》、《始祖的诞生与图腾》,《革命大事年表》和《安徽历史述要》等书,不论在历史科学理论和安徽地方历史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仅批判“四人帮”极“左”思潮,还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以本来面目,还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指导研究国史,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国史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和国史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史学事始》是大久保利谦的回顾录。该书多处提及大正至昭和初期以东京帝大国史科为代表的学院派及部分民间史家的国史研究。国史科内长期存在两大派系:辻善之助一派在研究方法及治史态度上承袭了重野安绎等人的实证主义,专注于史料;黑板胜美派在古文书学中也遵循实证原则,追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但他同时强调史学的政治功用,其国体论反映了国史科内的国学—神道思想潜流。昭和初期,国史科内的平泉澄和羽仁五郎等青年学者批判纯实证研究及不涉及政治的史观。平泉将以国体论为理论基础的皇国史观发展到极端,而羽仁五郎则坚持唯物史观。二人是当时国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潮影响下的史学研究的代表。民间史家尾佐竹猛、德富苏峰在研究领域、资料收集方面和学院派形成一定互补,但不同史观决定了他们史学叙事的差异。这些研究流派在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及潜在历史意识上的差异,反映了近代日本史学的研究状况及时代氛围。  相似文献   

15.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以后共和国范围内社会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国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主线至少有三条。研究国史,需要明确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它与中共党史的关系。认清什么是国史的主流,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特别是那段历史中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国史研究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必然削弱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国史研究除了具有史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功能外,还有"护国"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只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守学术规范,当代人不仅可以写好当代史,而且可以在国家机构主持下写好国史。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国史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史学重在研究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研究国史经验时应当掌握的几个基本方法是:第一,既要研究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验,又要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联系起来研究。新中国成立距今已有61年历史,其间根据社会历史条件和党的工作重点等等的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史学认识就是如何认识历史的问题,不少学术同仁也称为历史认识。鉴于史学认识是全部史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有时也难免将它作为史学研究的同义词。本文旨趣仅在宽泛粗略的议论,绝非严格完整地讨论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因此称为史学认识漫议。  相似文献   

18.
纪传体国史纂修是清代官修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帙浩繁的纪传体清国史记录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沧桑,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纪传体清国史是清代人物传记之渊薮、典章制度之总结、民国初年所修《清史稿》的重要史源,并可校补《清史稿》舛误。虽然纂修者为维护统治者的形象和利益,不惜曲笔隐瞒历史真相是纪传体清国史之不足,但从整体上看,尊重历史,秉笔直书,仍然是清国史纂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一、总论1997年清史研究综述 林海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3一部别开生面的断代史专著──评杜家骥著《清朝简史》孟昭信  史学集刊1998:3李鸿彬教授近著《清朝开国史略》出版发行 何力 史学集刊 1998:2读《中国通史·清时期卷》阎崇年 史学史研究1998:2近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述评 倪玉平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8:7从晋商徽商看国史脉络 李一蠡 炎黄春秋 1998:1二.政治.军事评赵云田关于理藩院的新作 王行文 清史研究1998:2清代初期历史上的汉官 阎立新 满族研究1998:1从…  相似文献   

20.
姚继荣 《史学月刊》2001,(2):140-144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先生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史学功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关注历史教育,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教育和如何进行历史教育的问题.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科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