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第一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指挥刀,人们也许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见过它的威武英姿。但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1992年初,中央军委决定为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改制新式礼服,同时决定为执行队长和分队  相似文献   

2.
薛平 《旅游》1997,(10)
观世音身世趣谈○薛平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是人创造了神所以一切有关神的思想感情和形象都应该从人的身上去寻找。在探究观世音的身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是怎样按照自己的思想和需要塑造了观世音的形象“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佛殿何必深山求,...  相似文献   

3.
车之色     
翟文涛 《世界》2013,(2):172-177
首次接触一款车,相较之于“型”,“色”更能给人以直接的感观冲击,这在营销学上被称之为“七秒钟色彩理论”,即对一个人或一件商品的认识,可以在7秒钟内以色彩的形态留在人们的印象里。  相似文献   

4.
提起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包干”的开始实行,人们只知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而真正起步却是皖西肥西县的山南。《安徽“大包干”是怎样起步的?》介绍了发生这一惊天动地事件的经过。  相似文献   

5.
高慧娟 《江淮文史》2006,(6):170-173
发端于古徽州的徽商,竹杖芒鞋,艰苦创业,义利并举,好儒重教,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精神气韵,以及逐渐被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即通常所称的徽商精神,是弥足珍贵的一笔财富,它在徽商的兴起、发展和鼎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值得我们今天深究、承袭和转化。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徽商精神对今天的安徽商人有什么昭示,如何发扬光大,树立新徽商形象等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徽商的求变意识、创新精神,是最能引起我们深思的。在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意识,谁也不敢轻易突破这个雷…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人们越来越看重西部的旅游,而在西部旅游丰富的资源中,号称中国“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宋、辽并列的有个显赫的夏朝,那谜一样的王朝是怎样从历史上消失的呢?知道夏朝在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记录吗?……随着西夏考古史上规模最大一次的西夏王陵三号陵园考古发掘工作的全部完成,号称“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这个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热点地方不仅成为旅游胜地,它谜一样的历史也为研究中国古老的文化增添了许多史料价值。记者到宁夏专门做追踪采访,试图撩开西夏王朝和“东方金字塔”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7.
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有一些人专门写书攻击“东方专制主义”,代表人是K·A·魏特夫。他是打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旗号这样做的。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东方专制主义”的概念又从何而来呢?这个概念是否符合东方的历史实际?是否符合辩证法?在他们之前,西欧学术界对东方社会又是怎样看的?一句话,“东方专制主义”概念是怎样演变的?有必要考察一番。在欧洲,最早分析和比较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本人是受奴主民主政治教育的,所以,在他看来东方(波斯帝国)是野蛮人,“野蛮民族天然都是奴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变革,西方思想意识的传人与影响,“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了婚恋观的变化。本想就大陆中国人在恋爱、婚姻、家庭观念上发生的变化状况作简略的梳理。总的说来,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大陆中国人在恋爱婚姻问题上,从重视生存基础所需的物质条件慢慢过渡到重视思想情感的交流,从传统逐渐走上了现代。可以说,老中青三代人一代比一代更加自由,一代比一代更能掌握自己的婚姻命运了,毫无疑义,这些变化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玉发展的历程中,史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了几千年来中国古玉与人们思想意识相结合的历史,也就是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从自然美过渡到寓意美的阶段.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史前古玉在同一时期有其发展的统一性,以及不同时期上发展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虽然非理性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玉器里所积淀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即理性的内容却是基本一致的.据此,史前玉器寓意性功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前玉器寓意性功能发展的滥觞期、玉神灵崇拜寓意性功能阶段、玉“神人”崇拜寓意美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丑”的原初意义。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与死有“关”,渗杂着人们对死的畏恶感。《塔夫论·德化》有一句话,叫作“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在从《尚书》开始的人们的习俗观念中,长寿或寿终正寝是美的和值得称美的生命形态,而吞噬人们生命的灾凶或人的天折、短命则是丑恶的形态了。汉代许镇又这样解释“丑”(配)说:“可恶也,从鬼。”他把“丑”同习俗观念中侵夺,害人生命的鬼较搭上了勾。于是死连同导致死的事物、阴影都在人们的忌讳、厌恶之列,都难免不是“丑”的原初成分。民俗观念中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还带有嗅觉感受…  相似文献   

11.
刘纬毅 《浙江方志》2000,(6):12-13,47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文化是多元复合体,而直接影响人的素质的则是精神文化。经过80年代国内的文化热,人们普遍增强了文化意识,方志界有人提出了“方志文化”新概念,主张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和修纂方志。因而近几年出版的一些方志,除了通常说的戏曲、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外,还注重以学术、思想、信仰为主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2.
岩石上的绘画和图形,正如人们通常听说的“岩画”,它们产生在人类还不知道如何读和写之前,这些岩石上的图画,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字发明之前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建人类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建林 《文史春秋》2002,(10):10-12
你知道我们党的第一支八路军是怎样进驻东北的吗?你知道是谁带领八路军第一个驻进东北接管沈阳的吗?你知道我们党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决策的吗?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人说,如果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就没有平津战役的成功和淮海战役的凯旋,以至中国大陆的全面解放将会向后推迟。然而,你知道拉响东北战争第一根导火线的人是谁吗?是一个9岁时就失去双亲的农家孤儿,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原司令员曾克林将军。他是我党率军进驻东北的第一人,当年,刘少奇同志称他是——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相似文献   

14.
呼唤“文化创新”,是专家与大众、官方与民间的共同诉求。人们都厌倦粗劣的文化复制品,期待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现。然而,文艺创作、文化生产何以获得原创性源泉呢?我想,文化“草根性”的开掘及时代精神的弘扬,是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先议“草根性”的开掘。这是文化创新的深厚土壤。广义文化指“自然的人化”,即所谓“人文化成”,一切文化创造都深深植根于“人文”之中,也即深植于人民生活的轨迹之中,文化创造需要直接、间接地汲纳人民生活提供的营养。这便是“草根性”的意蕴所在。比如说,早已成为经典,被供奉于庙堂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古书上讲到游牧民族的生活时,常常见到的一句话是“逐水草而居”。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话,它概括了游牧生活的最基本特点。然而它又太简略,使人无法知道是怎样“逐”的。这里就从藏北牧民传统的游牧方式谈起。  相似文献   

16.
以创造“张家港精神”和两个文明建设辉煌业绩而闻名的秦振华,1997年底从张家港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在忙些什么?他的雄心壮志还像当年一样威猛吗?“张家港精神”还是那样震憾人心吗?人们善意关心着、猜测着。  相似文献   

17.
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余秋里就以英勇善战、威镇敌胆的“独臂将军”而闻名全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他又以创业者和开拓者形象奋战在石油战线和经济战线上,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然而,他是怎样成为“独臂将军”的?他和他的战友们在艰苦转战的长征路上是怎样浴血奋战、所向披靡的?则很少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18.
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它们的涵义是什么?孔子“仁”与“礼”的关系怎样?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力图对此问题阐发一孔之见,并兼论孔子“仁”“礼”思想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籍以抛砖引玉。 (一)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奴隶制趋于解体,封建制兴起的时期。周天子已失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混乱境地。从社会变  相似文献   

19.
梅雪芹 《世界历史》2006,7(6):117-125
人及其活动依然是环境史研究的主题,不过,环境史对人的存在及其活动的认识,不是排斥或远离自然而是融入或回归自然而产生的。环境史的创见主要在于更新了认识人及其活动的视角,因而突破了“人类惟一”的狭隘意识以及“精英主义”的英雄史观。环境史不仅不反人类,相反,它倡导和实践的是一种更宽泛、更真实的人道主义,因为它既关注抽象的人类,也关注具体的人群和个人,还关注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环境史作为解读人类文明的新范式,其研究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待自然和他人的态度与行为,有助于人们反思“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我们应该为什么生活?”,以便挖掘人存在的丰富意义,从而使史学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1951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出国之前,曾在天津审查演出节目。廖承志同志把已经排在前面高元钧的山东快书,改放在后面当压轴节目,并且问我,你知道高元钧吗?我说:不了解,从节目单上看,就他一个人表演,连伴奏都没有。因此,就把他的节目放在前面了。廖承志同志说,你错了,高元钧一个人表演,可以抵得上一台戏,他像个“千面人”,一个人在台上用不着化妆,也不需要布景,同时表演几个人,个个都性格鲜明,演龙是龙,演虎是虎。高元钧和侯宝林说相声一样,把山东快书这种当年在山东赶庙会的民间曲艺,带入城市演出,去掉其中糟粕,又从南京夫子庙的地摊上演到了大城市的剧场,深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