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11月25日,日军攻陷无锡,无锡人民从此生活在日本侵略的铁蹄下,过着水深火热、毫无人身自由的日子。日军在无锡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不但杀害了1.4万多名平民,而且纵火焚烧,大火自北塘沿河三里桥开始,经北塘大街、延至莲蓉桥、北大街,经北吊桥烧进了控江门(老北门),将原来的瓮城以及城墙上的控江楼烧塌,又延烧至整条二下圹(毁后重建成现中山路北殿),经寺后门,直至大市桥原三阳南北货店为止,将当年无锡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所有店铺,焚毁殆尽。  相似文献   

2.
抗战烽火     
抗战时期无锡见闻1937年11月25日,日军攻陷无锡,无锡人民从此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过着水深火热、毫无人身自由的日子。日军在无锡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不但杀害了1.4万多名平民,而且纵火焚烧,大火自北塘沿河三里桥开始,经北塘大街、延至莲蓉桥、北大街,经北吊桥烧进了控江门(老北门),将原来的瓮城以及城墙上的控江楼烧塌,又延烧至整条二下圹(毁后重建成现中山路北殿),经寺后门,直至大市桥原三阳南北货店为止,将当年无锡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所有店铺,焚毁殆尽。日本侵略者除烧杀外,还打开所有米厂、面粉厂、粮库以及各种仓库将物…  相似文献   

3.
克什克腾旗上店遗址及墓地的材料最初以《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简报》①为题发表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1、2期上,于1993年12月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在1963年第九期的《文物》上,登载了我写的关于我国古代桥梁的一篇短文,原名《五桥颂》,发表时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因为所写的五座桥,在那时国务院已经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现在又介绍五座在我国历史上都曾发挥过巨大作用,在科学技术上都有过重要贡献的古桥。这五座桥是:四川的珠浦桥,广东的广济桥,福建的洛阳桥,江苏的宝带桥及陕西的灞桥。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南京市中学生“版权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活动,《好家长》杂志继续刊登《著作权(版权)知识问答》,为广大中学生朋友们提供素材,欢迎中学生朋友们踊跃投稿,投稿请寄:南京市玄武区北门桥10号北二楼《好家长》杂志社,邮编为210018。  相似文献   

6.
百年老店烤肉季劳里在北京西城什刹海与后海交接的银锭桥北几十米的湖边上,坐落着一个已有150年历史的老字号风味饭庄———“烤肉季”。这是一座三层的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灰砖墙,雕梁画栋,碧瓦重檐。在楼的二层装有汉白玉护栏,门口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十分精神。大...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建中三年,随从其父至徐泗观察判官任所,“寄家符离”。符离,本为县名,非仅指县城。顾学颉《自居易年谱简编》、朱金城《白居易年谱》、王汝弼《自居易选集&;#183;前言》及明清以来陆续刊行的地方志,皆以白氏居宿州北二十里符离集。此说颇有可疑处。从自居易《桥旧业》诗和有关史料来看,其家当在符离县南二十里之墒桥。《旧唐书&;#183;文宗纪》:大和七年三月,“复于墒桥置宿州”。可见白氏遗址在今安徽宿州市治。  相似文献   

8.
《北梦琐言》是五代学者孙光宪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小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北梦琐言》与五代实录的关系问题上,有关学者存在着分歧。把《北梦琐言》与《旧五代史》等加以比较,以及查核《北梦琐言》的行文后,可知该书曾摘抄过五代实录。从荆南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孙光宪的创作实际来看,孙光宪有可能看到并抄录五代实录。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南京市中学生“版权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活动,《好家长》杂志将陆续刊登《著作权(版权)知识问答》,为广大中学生朋友们提供素材,欢迎中学生朋友们踊跃投稿。投稿请寄:南京市玄武区北门桥10号北二楼《好家长》杂志社。另在此更正《好家长》杂志社邮编为210018。  相似文献   

10.
连接1和2的 弧线,跨越了 十三个世纪 当人类的祖先有意识地开始了对路的探索那一天起,也就开始了对桥的探索。垫石过河,攀藤过涧,这“石和“藤”便是最原始的桥。我们中华民族的建桥历史亦和世界上其它优秀民族一样,悠久而辉煌。 “石杠谓之”,“倚者,步桥也,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这是古代文献《尔雅释宫》中关于桥的最早记载几千年来,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桥,高悬低卧,千姿百态,有的雄跨山涧,有的飘逸水乡。每一座都凝聚着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艰辛。被誉为于古奇迹的赵州桥,至今仍雄跨在匝沂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拱上叠加小拱的…  相似文献   

11.
传世文献及后世学者有关晋始封地的记载、论说,观点纷呈,至清际大体上定格于翼城说与晋阳说之争。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为晋始封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考古材料,天马-曲村遗址、翼城南梁故城遗址、浮山桥北先族墓葬等的发现和发掘,以及甲骨文、《唐子爵》、《文王玉环》、《晋公■》、《叔夨方鼎》、《■公簋》等相关铭文研究的深入,无疑是目前讨论晋始封地的有力素材。  相似文献   

12.
蓮花桥在揚州北鬥城外蓮性寺(舊名法海寺)後,离城約三里。蓮性‘寺址水周四面,形如蓮花,後有土埂’(清魏禧‘重建法海寺記’),名蓮花埂,桥在蓮花埂上,故因此得名。又因桥上有五亭,一般都称作五亭桥。桥横跨着瘦西湖,是往观音山、平山堂的必經之地,为揚州瘦西湖著名的風景之一。  相似文献   

13.
桥啊桥     
我是走黄土路长大的. 后来,告别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在柏油马路上混生活了.这是1996年考上大学的事,从家乡杨家岘来到省城兰州,负笈求学,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后来,回天水工作,家乡杨家岘渐渐成了我偶尔探亲、扫墓、踏访土塬民俗的地方.世事流转,谁也不知道你明天会去哪里,就像我当年穿行在天水的街巷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迁居南方,走过一座又一座桥. 前几年在萧山,走得最多的桥,是城河上的六座桥.无事可干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会一座座地去走,顺着城河看两岸的市井生活,还特意写过一篇《城河;六座桥》的散文,收录到《客居萧山》的集子里.2015年初夏,我迁居吴中,我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桥.  相似文献   

14.
<正>扬州莲花桥又名五亭桥,是瘦西湖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莲花桥与莲性寺白塔作为整体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莲花桥与莲性寺白塔同属大运河瘦西湖遗产点。莲花桥结构特异,现存石构桥身为原初遗迹,木构桥亭经过重建。从清季至民国,桥亭历经两次重建、一次大修,1949年以后对桥亭屡有修护,但大致延续原始格局。[1-2]对该桥的创建时间,目前学界多据《扬州画舫录》,  相似文献   

15.
郭树伟 《中原文物》2012,(1):92-94,111,112
本文以《重建风后八阵图碑》为底本,考证了《风后八阵图记》的异文,显示《重建风后八阵图碑》文献价值。《重建风后八阵图碑》是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和独孤及文学创作的珍贵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虒上考     
《汉书·成帝纪第十》载,建始M年(前30年),“七月,■上小女陈持弓闻大水至,走人横城门,阑人尚方掖门,至未央钩后中。”据其后所注应助之语,陈持弓为小女子之姓名,而上则为地名,方位在“渭水边”。陈持弓听说大水将至,急忙从横城门跑人长安城,后又一直向南从掖门闯入未央宫。横城门又叫横门,是西汉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北对的渭河桥也叫横桥。据考古钻探资料,横门遗迹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小堡村西50米,由此向北发现有1250米的古代路土,这正与《汉书·文帝纪第四》苏林注渭桥“在长安北三里”湘符合,因汉…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21,(5)
元大都南城垣正中城门丽正门外有三座桥。文章以此展开,讨论了元大都的河流水系、特别是皇城内水道和丽正门外的河道、三桥及周边古迹情况。文章认为三桥沿中轴线自北向南排列,第一桥龙津桥下为护城河;第二桥万安桥,据《析津志辑佚》考证亦名周桥,桥下为金口河;第三桥名称不详,桥下为金闸河。金闸河有别于金水河,源于燕京西郊高粱河,经和义门北,南下马市桥,经隆福宫南侧,流入太液池,后从太液池南岸出城,转而向东,穿过丽正门外第三桥,与通惠河汇流。  相似文献   

18.
《熙朝雅颂集》是作于清前期的八旗诗歌选集,《雪桥诗话》则是编撰于民国时期八旗文学文献的诗话,二者均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的重要文献.两者间既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又各有其特点:《熙朝雅颂集》是展示八旗文学全盛、显示帝国武功的诗歌选集,体现的是满洲统治者的文化意图和审美风尚; 《雪桥诗话》则集中体现了杨钟羲的文化遗民精神,意在全面保存有清一代的八旗文学文献; 《雪桥诗话》以《熙朝雅颂集》为文献来源之一,又对后者进行相应的考辨与纠谬,尽管这种纠谬仍有失察之处.《雪桥诗话》与《熙朝雅颂集》都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文献的珍贵文献,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撰著的《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是我国封建社会“正史”(即“二十四史”)中有一定影响的两部史书。这两部书是隋唐时期统一的政治形势的产物,并为这个统一的政治形势服务的。但因《南史》多出于《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北史》多取材《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故一千多年来,论者蜂起,议论横生。然而,无论是宋人的称道,还是清人的指摘,均未就《南史》、《北史》的撰著者的著述思想和旨趣作深入的讨论。基于此,本文试图就李延寿所著《南史》、《北史》的思想渊源、政治倾向及前人对《南史》、《北史》的评价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武汉文史资料》1989年第四辑《汉口忆旧》曾发表过徐明庭、裕和两同志撰写的《六渡桥究竟在哪里?》一文,对六渡桥的桥名和地址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兹根据有关史料和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对此作进一步探讨.一、桥名“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这首“汉口竹枝词”,为清嘉庆道光年间范锴《汉口丛谈》载入.作者是范锴的儿子范涛.《汉口丛谈》一书问世于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关于玉带河,书上说:“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或半里许,在在有之.”书内所列桥名,多达30,其中的六度桥,竟被骚人墨客写入诗中,可见六度桥在170多年前已很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