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明瓷枕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两件瓷枕,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分别介绍如下。金代赭地剔刻白花词曲枕高19.3、长45.5、宽13.6厘米(图版肆:1、2)。枕略残,长方略呈梯形,枕面中间稍倾斜内凹,枕内侧略内弧,外侧有并排两个圆形气孔。这种形状为宋金时期常见。枕表面赭地,剔划白花,装饰纹饰繁密,剔划线条流畅。枕侧四个立面均刻缠枝牡丹。枕面四边以花叶纹和折带纹双重边饰环绕,中心部位以刻线分割成三部分。两端部分分别剔刻纹饰相同的图案和不同的对  相似文献   

2.
洛宁县文管会收藏一件宋代瓷枕,该瓷枕1985年出土于洛宁县马店乡上(土夭)村。瓷枕通身施白釉色,长28、宽18、后高12、前高8.5厘米。腰间两道弦纹间画褐色卷云纹,枕背有一圆形小孔,枕面三面高,中间低凹,枕面一周画连续“回”形纹,瓷枕呈椭圆形,形似元宝(图一)。枕面用褐色行书体书写词一首,词12行、满行8字,计75字(图二)。词曰:  相似文献   

3.
刘家林 《江汉考古》2007,(2):100-100
湖北省黄梅县出土。高11.8、宽16.6、底径13.5厘米。枕为透空雕塑的亭台造型。亭台四面开门,外壁堆贴有各种构件和花草。枕面两端上翘,中间内弧,形成如意云头形枕面,枕面边缘刻划两周弦纹作边饰。亭台内两人席地而坐,中间置一围棋盘,棋盘上置棋子,两人正聚精会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馆于1986年12月征集到一件有“舒家记”戳印的绿釉蕉叶纹八方瓷枕,1995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陶瓷鉴定专家组鉴定,确认此枕系南宋吉州窑产品,属国家一级文物。枕长37.2、宽18、高7.8~10.8厘米。泥质白胎,坚致。枕面呈八边形,作前低后高倾斜,中部微凹,枕面划双条纹与边沿平行,组成八边形开光,內划五片蕉叶,蕉叶以篦纹构成叶脉,叶脉清晰,叶缘作锯齿状。枕壁八角作竹节状棱柱,柱间八面双双对应分别模印牡丹和织锦纹(图一)。背壁正中有一径为0.5厘米的圆形气孔。枕底素面,呈灰白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件吉州窑彩绘瓷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江西新余县南港公社南港中学出土吉州窑彩绘瓷枕1件(见图)。瓷枕长23、两端面正方形边长11、枕腰凹处宽8厘米。牙白色胎,乳白色釉,上绘微泛黄的棕褐色图案。两端各绘菊花一朵。枕身两面绘带叶菊花纹;一面用斜线绘多个菱格纹,菱格内各填菊花一朵;一面用"I"形组合成几何图案。根据瓷枕的胎质、釉色和纹饰看,  相似文献   

6.
深圳博物馆为配合基建工程在南头红花园清理了9座汉墓,其中3号墓出土一方刻有乘法算术的"九乘"口诀砖。砖呈长方形,长37、宽17、高4厘米。色青灰,质地坚硬,局部表面烘烧成玻璃状釉层,两面均模印菱形网格纹。其一面右侧约三分之一处的砖面,抹去纹饰,改刻九乘口诀。口诀分两行竖刻。左行文:"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右行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收藏一件金元时期的"张家造"绘画瓷枕。枕长39、宽16—17.5、高12—13.5厘米。枕整体为长方形,枕面稍突出于枕壁其他立面,略倾斜,四角抹圆。枕中空,壁厚1厘米。后壁上部有一直径约1厘米的透气孔。胎灰白色,较坚实。除底部外均施乳白色釉。底部中间有长方形阳文模印款识"张家造"三字,外有双层方框,上覆一荷叶,下托一荷花(图一)。除底部外,其他五面均有赭色彩绘。枕面边缘有五道方形边框,第二、三遵边框之间填满三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博物馆藏磁州窑“张家造”瓷枕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馆藏有一批瓷枕,现选其中“张家造”十件介绍如下:一、白地黑花画虎枕椭圆形,枕面与内侧面略凹,枕面向外有一圈凸棱。面长37.8、中宽27.2、高14.8厘米。胎质灰白,除底部外均施釉。黑色图案,枕面绘一猛虎,周围绘一条粗线纹和一条细线纹,枕边绘一圈卷枝纹。底部有一压印的竖排阳文楷书“张家枕”三字,上为荷叶,下为荷花(图版三:1)。二、白地褐花水波纹枕椭圆形,枕面与内侧面略凹。面长31、中宽20.5、高13.5厘厘米。胎质灰白,除底部外均施釉,上有细小开片。褐色图案,枕面绘水波纹,由一条弧线勾在框内,框外又有一圈粗线纹,枕面与枕边的转折处绘有两圈竹叶纹,枕边绘一  相似文献   

9.
丁送来 《收藏家》2008,(9):27-32
2008年7月15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中有一件唐代长沙窑褐绿彩绘狮座诗文瓷枕(图1)非常引人注目,它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器形小巧,为长沙窑瓷枕中之极品。高7.3、长13.1、宽8.1厘米。青釉、灰白胎,枕面与底座均为长方形,中一卧狮承托枕面。枕面为长方八角,两端是褐绿彩六边几何图案装饰,  相似文献   

10.
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初,北京市房山县出土了一件宋代三彩枕。枕呈长方形,前低后高,中腰微凹。长42、宽18.5—20、高10—13厘米。枕空心,壁厚0.9厘米(图一、二)。枕面中央刻绘山水人物,画面的左侧为危峰怪石,有山泉自上飞流直下,阻断山间小路。画面中部绘一参天柳树,右上部绘几朵浮云。山前激流旁,一个头系帻巾的骑马  相似文献   

12.
磁州窑烧造的文字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近年来,磁县文物保管所在宣传贯彻文物法的过程中,征收了一批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烧制的瓷枕,形状很多,有长方形、椭圆形、八角形、束腰形、如意头形等。装饰各异,装饰内容十分丰富,多取材于生活,有花卉、鱼虫、山水人物,也有诗词典故等等。今介绍四件文字枕如下: 一:《人月圆》词文字枕 枕长32,宽15.5,前高10.7,后高12.5厘米。枕面用四条直线作边框,向内有开光纹  相似文献   

13.
1972年,西平县谭店乡一农民在烧窑取土时,挖出墨书行草瓷枕一件,现藏县文化馆。此枕呈椭圆形,面长26.7、中宽18、高8.7~9.1厘米。枕面与内侧面微凹,枕面隐现开片纹,枕面中央为外向连弧开光,开光内有墨书行草十字:“麦天晨气润,槐下  相似文献   

14.
1985年8月,湖北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鹿纹瓷枕(见图)。瓷枕呈云头形,枕面长20.5、宽15、前高9.5、后高10.5厘米。胎为粉白色,质地细腻。除底都外,通体施釉,釉色青中泛黄,莹润透亮,釉面布满冰裂纹。枕身四面为方形开光,其间以刻划莲瓣纹相隔。开光内各刻划一只小鹿。前面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征集了一块元宝石,石块由青色大理石凿刻而成,质地光滑,做工精湛.呈耸肩平底状.上部宽105厘米,底部宽50厘米,厚52厘米,重约150千克.元宝石正面阴线雕刻瑞兽吐泉图(泉为圆廓方穿),近缘部置边框,框内刻波浪纹.俯视面呈长方形,中部凹处凿刻多枚圆形圜底浅坑(直径多为4厘米左右),两端肩部凿刻数组交错凹槽,用以防止踹工脚下打滑之用,部分已磨平,使用痕迹十分明显.腹部两侧各凿刻一方形或半圆形小洞,应为搬运元宝石之手扣.底部平整光滑,等距凿刻有21条平行凹槽,凹槽宽1厘米,深0.5厘米,间距2厘米.凸棱部十分光滑细腻,为长期使用所致(图一).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90,(7)
1977年秋,承德县下板城镇东窑村村民在东山上筑梯田时,距地表约1.5米深处,发现商代墓葬数座。墓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石牌饰两件。石牌饰均为滑石质,黑色,保存基本完好。一件石牌两端刻直线纹,上部两平行横线之间刻一兽面纹,两眼圆睁,宽嘴,二尖长獠牙,直鼻,鼻下有二锯齿纹。兽面纹周围及牌饰中部刻排列有序的三角形纹,牌饰中部刻一钝角"V"形纹。石牌长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我国的石幢中经幢多见,而坟幢遗留下来的却较少,特别是悉昙文坟幢则更为稀有。1985年秋,河北省赤城县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有幸在东兴堡村北二里的古墓群处发现了一通金代悉昙文坟幢(照1)。幢盖、基座早佚,幢身却完好。为当地青石质,八棱柱状。上下边饰万字阴线纹,高72厘米、直径31厘米,两端中央皆有圆形卯眼。幢体大小面相间,小面每宽8厘米,无字;四个大面每宽18厘米,每面刻字4行,行20字左右,字径约3—4厘米。甲乙丙三面为悉昙字和汉字对写,丁面是汉文题跋。汉字书法平平,有的字迹漫漶,难以辨认,但悉昙字刻泐娴熟,浑朴洒脱,确属  相似文献   

18.
韶关发现南朝刘宋纪年铭文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4月下旬,广东省韶关市城建局施工人员在市西河齿轮厂附近筑路时推毁一座古墓。市博物馆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仅存部分墓砖。在这些墓砖中,发现一冲两侧都有纪年的铭文砖。砖长33.7、宽26.7、厚5.5厘米,青灰色。砖的正面布满网纹,反面光素,两端面及侧面都有模印的铭文。两端铭文分别是“六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初,山西省吉县结子沟村农民发现一枚窖藏铜砝码,出土时置于一高约15、腹径10厘米的小口鼓腹陶罐中。现收藏在吉县文物工作站。铜砝码高2.1、面径4.1厘米,重198克。呈鼓形。通体刻点线纹,侧刻一周二方连续缠枝牡丹纹。正面内区中刻铭"伍两",上下为覆荷叶纹和连花纹,两侧为牡丹纹,外区  相似文献   

20.
龙形觥     
《文史月刊》2014,(9):F0004-F0004
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前1028年)。1959年石楼县桃花庄出土。高19厘米,通长43厘米,宽13.4厘米。铜质。通体为角状,前端做龙首形,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逶迤的龙体花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各置一对贯耳用于悬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