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地区宋代墓葬出土陶俑服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都宋墓随葬有大量人物俑,基本组合有武士俑、文官俑、侍俑、文俑等。这些陶俑刻画逼真写实,服饰类型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服饰是对唐代服饰的继承,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饰和衣冠制度。成都宋墓出土人物俑中,武士俑所着甲胄、文官俑所着冠服,以及平民百姓的一般服饰都与史籍记载相符,北宋与南宋风格特点明显,反映了宋代成都地区的社会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2.
杨洁 《四川文物》2009,(5):37-42
唐代镇墓天王俑是佛教因素影响丧葬习俗的体现之一.夜叉出现在镇墓俑的足下,其造型根源是对佛教天王图像的整体模仿.镇墓俑冠饰中鸟的原型应为佛教造像中的"金翅鸟",而非本土文化中的"鹖冠".而洛阳、长安两地的"金翅鸟"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巩义常庄变电站1号墓葬经过发掘,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陶制的镇墓兽、天王俑、侍俑、马、骆驼等.其体态较大,比例合理,俑态逼真庄重,彩绘华丽,显现了盛唐陶俑之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出土大周时期墓志一合,弥足珍贵,是郑州地区已发掘同类墓葬中首次发现.这座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对郑州地区唐代墓葬分期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吹埙俑是墓葬中俑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手捧于嘴前做吹奏状,是古代丧葬观念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随着近几年丰都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在一些汉墓里出土了制作精美、形象丰富的吹埙俑,其造型均为胡人形象,时代主要在东汉中晚期。文章对收集的胡人吹埙俑进行分析,从其所着服饰来分析胡汉文化的融合、胡人进入三峡地区的路线推测、吹埙俑在墓内扮演的角色反映出的汉代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咸阳市底张镇龙枣村一座基葬出土的10件唐代瓷俑的基本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继而又对这组瓷俑从瓷俑种类、该基的墓主身份以及瓷俑所属的瓷窑系这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说明了这组瓷俑是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为研究唐代瓷器制作工艺、墓葬制度、唐代服饰和当时文化发展、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6,(6)
唐三彩粟特胡俑堪为唐时入华粟特人最真实、直观的记录,其所着服饰亦是唐代胡汉文化交融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粟特胡俑皆头戴尖顶高帽,身着交领、圆领或翻领袍服。腰束蹀躞带,部分或佩刀砾袋,或系褡袱。下均穿小口袴,足蹬靴。  相似文献   

7.
此件唐代天王俑长期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库房中,近期发现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病变。针对此件俑表面污垢、结晶盐、断裂等病害状况,保护修复主要包括表面清理、粘结、脱盐、作色等手段,使该俑在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阿能 《文博》2011,(6):38-43
唐代墓葬中镇墓四神俑形象多有出现,目前学术界虽多有论述,但其具体名称及在墓中所起作用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试就唐章怀太子基所出镇墓四神俑展开讨论,指出两镇墓天王俑其学名或称当圹、当野,在墓中用以驱鬼辟邪保护基主肉身及灵魂不被侵犯;其脚踏之小鬼或为天王眷属,又因其得进食太牢者而被视作善的对立面。两镇墓兽或为"祖思"、"祖明",在墓中起着镇慑恫吓、驱除鬼怪"守护"死者亡魂及墓内随葬器物不被侵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型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其中以青铜器、金银器、玉器、陶俑、壁画、铜镜、陶瓷器、砖瓦建材与货币等最为典型。在陶俑文物中,有两件唐代跪拜俑分外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是研究唐代服饰的珍贵形象资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10.
传阎立本《步辇图》是一幅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描述了唐太宗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赞普使者历史场面。该作品中包涵的有关隋唐时期服饰方面的图文信息,对于中国服装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唐代服色制度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考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就图中引班使者的礼官所着官服之色名、品级以及该图中所绘场面的具体时间展开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唐墓里经常出土一些形体高大、造型怪异的陶俑,人们通常称之为"镇墓兽",或者"镇墓神煞",也有人称之为"天王俑""武士俑"。这些名称都是人们按其功能或形象所定,并不见之于唐代文献之中。20世纪初,唐墓中的大型镇墓俑类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罗振玉先生最早把唐墓中常见的镇墓兽和文献中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唐人具有容山涵海的气魄,不仅对传统化继承发扬,而且对外来明兼收并蓄、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了气象万千、璀璨夺目的大唐明。这种开明气象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盛装丽服亦是一个方面。唐代妇女之服饰一改汉晋深衣旧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开放态势,以华美的服装、靡丽的妆饰、精美的饰品等,将中国古代妇女的服饰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代延续唐朝凤,在我国古代服饰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对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的分析,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献相互印证,反映了唐代初年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各种化兼收并蓄,社会习俗发生了急剧变化,服饰和音乐制度亦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唐初特有的开放浪漫风格:衣着开放,胡服盛行,女着男装,并出现汉胡服饰相互结合的新的服饰款式一窄袖短襦下束宽大博广的长裙,农服上开始以钮扣装饰;汉胡乐器在乐队中同时出现,且数量上相互抗衡。墓中出土的伎乐俑是一支演奏“龟兹乐”的官府乐队俑,属坐部伎范畴,是唐代初年“燕乐”发展与繁荣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4.
唐戏弄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西安发现的唐开元十一年鮮于庭誨墓中,有两件三彩男俑,"二俑的服饰等均同,头戴软巾,身穿圜领窄袖绿色长衣,腰系带,足穿长筒靴。"这两个俑和其他同出的俑颇不相同,而且恰为一对,从其服饰、姿态和面部的表情来看,它不是属于一般的僮僕侍俑之类,应是唐代的戏弄俑。唐戏弄是指除纯粹的歌舞、杂伎而外,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如参军戏,踏謠娘、兰陵王、钵头,苏中郎、西凉伎、弄孔子、樊噲排君难,麦秀两歧和其他专以科白为主的戏弄;围绕着简单的情节,通过音乐、舞蹈、演唱和科白来表达出戏中人物的感情和意志。但是它和宋以后  相似文献   

15.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2,(6):F0003-F0003
唐三彩是用黄、褐、绿三种釉色烧灼出的三彩陶器。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内容丰富,主要作为冥器陪葬。在唐三彩冥器中。最常出现的是起“镇墓”作用的天王俑和镇墓兽,一般成对出现,并称“四兽”。  相似文献   

16.
唐代墓葬陪葬俑、石质葬具与壁画出现一些女性披袍形象,亦见于敦煌、新疆等佛教洞窟壁画,披袍形制、装饰展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特征,属于广义胡服体系,在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易装背景下,反映了这一时期女性身份与地位的变化、女性服饰中西域文化的影响以及胡汉交融之性别重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打击走私文物中,宝鸡市火车站公安人员抓获一些来自甘肃的不法分子。从他们手中缴获一批唐代的陶质俑类。据他们交待,这批唐代遗物是盗掘古墓所获,盗掘地庶是甘肃省和陕西省交界处,具体墓制不清。从这批俑的数量、造型和彩绘等方面看,这不是一般的平民墓。现将俑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裴佳丽 《中原文物》2023,(3):130-137
唐代为中国天王信仰和图像流行的高峰时期,天王胁侍眷属图像是关于天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类图像资料的整理,探讨图像演变规律,认为佛教艺术对天王胁侍眷属形象的添加和关注,与唐代统治阶级的干预有关,反应了天王原有的护法职能泛化为护国、护民的职能转变,得到中国世俗文化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吴中华 《文史月刊》2023,(12):70-76
<正>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冥器之一,是代替人或物殉葬而塑造出的一种产物。近年来,对墓葬出土的人物俑及其服饰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对于动物俑的研究则略显逊色。动物俑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墓葬中,不仅折射出动物在当时社会中的发展情况,而且也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物证。本文选取了北魏时期平城地区出土的动物俑为研究点,梳理了大同地区北魏动物俑发掘资料,结合鲜卑逐步汉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6,(2)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银质造像一组四件,其特点为头戴冠,有背光,身穿衣裙,有护甲,脚穿靴。有学者定名为力士造像。通过对本馆银质造像与力士特征的比较,从有无背光、上身赤裸与否、穿靴与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馆藏唐代银造像符合天王像的特征,故将其命名为唐代银质天王像,应是镶嵌在舍利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