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河谷文明和中国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甚至包括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很早就有相互往来,故在文化、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以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发现于这些地区的蚀花玉髓珠为例,对其特征及出土地做了整理,并参照前辈学者的论述,就该时期蚀花玉髓珠的工艺来源和传播途径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5月18日,扬州博物馆的特展"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展出了一批特别的青金石和蚀花红玉髓珠。这些可能是由苏美尔人或古代印度河谷人制作的珠子是什么时候,又怎么来到新疆的,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可能会刷新古代西域的对外交流史,发现古代两河文明和印度河谷文明与中国交流的新证据!蚀花红玉髓珠蚀花红玉髓珠是一种将碱性液体涂画于红玉髓材质的珠子表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烘烤后,在红玉髓珠表面留下不易擦拭掉的特  相似文献   

3.
<正>一、造型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批两汉至唐代墓葬遗址出土的褐白相间或黑白相间、宽窄不一圈带纹玛瑙珠,考古报告或研究文章称之为缠丝玛瑙、截子玛瑙或花斑纹玛瑙。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湖南有30余处墓葬出土这种玛瑙珠80余件,分布于郴州、零陵(今永州)、耒阳、衡阳、长沙、益阳、常德等地,长沙出土最多。时代最早的为西汉时期,最晚的为唐代,常德东汉时期的最多。其中,湖南  相似文献   

4.
曹昕睿 《东方收藏》2022,(10):88-90
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共出土有两枚黑白纹缠丝玛瑙珠。本文将这两颗黑白纹缠丝玛瑙珠的制作工艺、形制与同时期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缠丝玛瑙进行对比,认为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中所出土的这两颗缠丝玛瑙珠应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经广西合浦地区传入中国的,并在东汉三国时期受到贵族阶级的追捧,进而对中国境内出土的黑白纹缠丝玛瑙珠之来源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蚀花肉红石髓珠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印度河文明,该类饰物及其制造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中国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可分四型,通过将它们与国外的材料比对,可探究它们的不同来源及传播途径。中国出土的玻璃仿制品及蚀花肉红石髓珠对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制造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安吉明代吴麟夫妇墓出土了47件(组)器物,有金器、银器、玉器、玛瑙、琥珀、料珠、折扇等,器型多样,装饰华美,工艺精湛。这批器物为研究安吉地区明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阜新玛瑙雕阜新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阜新清河门辽墓出土的莲花式盅及玛瑙管珠项链、酒杯、围棋等距今有1000年历史。阜新玛瑙雕刻工艺门类齐全,尤以"素活"工艺最为突出,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同一块玛瑙石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6,(2)
据本刊读者张季报道:去年12月间,河北省景县安陵区前村乡长曹汝海,后村农民阎振芳、刘学谦、刘学义、刘振玉、刘振山、刘福增,小村农民张文义等,将他们保存多年的该县安陵区"十八乱塚"封氏墓出土的文物献交给了政府。这批文物计有:玛瑙珠、青瓷碗、骑士俑、陶俑、陶马、陶  相似文献   

9.
1954年,在四川巴县冬笋坝船棺葬中曾发现蚀花琉璃珠两颗。其径约1厘米,圆形有贯孔;质料不纯细,表面不光泽;球面蓝色并嵌饰黄、白色眼形纹,但因腐蚀有所剥落(图3)。两颗琉璃珠出土部位均在骨架的腰、头部处,显系装饰物,虽可视之为墓主人生前的珍贵之物,但发掘者未作进一步推考。嗣后,1978年,在重庆南岸区马鞍山西汉墓中又出土蚀花琉璃珠两颗。其一径长2.8厘米,圆形有贯孔;球面底色黑而有光泽,有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4,(12)
<正>成都万佛寺石刻造像是我国南方地区年代较早、题材丰富、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批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多、保存较完好、年代序列清晰、雕造精美、题材丰富,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这些造像系清末(1644-1911年)以来陆续出土,且出土后几经辗转,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前人曾对这批造像的出土及流传状况做过疏理,如:清代王懿荣所著《天壤阁笔记》最早记录了该遗址的造像出土情况,冯汉骥先生也曾对历次造像的出土和流传  相似文献   

11.
刘薇 《四川文物》2012,(5):56-61,100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鼻烟壶288件,包括玻璃、瓷、金属、玉、水晶、玛瑙、琥珀、珐琅、木、石等质料的鼻烟壶,其中不乏珍贵文物,是国内鼻烟壶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这批鼻烟壶主要收藏于1950年代初,其年代范围在乾隆至民国期间。  相似文献   

12.
正西周。总长67厘米。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由玉牌、玛瑙珠、玉珠和绿松石珠共654件组成,出土于墓主人右胸部,应当是挂在胸前的佩饰,如此华美的装饰物不是普通贵族可以享用的。墓主人为晋国第七代国王的夫人。山西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3.
王方 《成都文物》2005,(4):26-30
金沙遗址现已出土金、铜、玉、石、漆、骨等珍贵文物约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器和陶片以及100余根完整的象牙。其中出土玉器总量已达到2000余件,制作极为精细,是目前国内所有遗址中发现玉器最多的一处。玉器种类有戈、璋、钺、矛、剑、刀、凿、凹刃凿形器、斧、锛、琮、璧、环、镯、箍形器、人面形器、海贝形佩饰、多边形器、梯形器、椭圆形器、珠体形器、镂空饰件、绿松石珠管、玛瑙珠及大量的美石、磨石和特殊玉器等;器物种类繁多,个别玉器还是第一次出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14.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定窑系瓷器,其中以金代定瓷居多。通过对出土的这批瓷器标本进行分类、分期、年代探讨以及工艺研究,认为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大部分为金代大定年间,且以印花器为主,说明在这一时期印花工艺获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饰品种类多样、工艺丰富,其中M6出土的一批绿松石珠微小精致,体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为了解其加工方式,利用三维景深显微镜,从其制作过程中遗留下的微痕入手分析,认为这批绿松石珠应是利用边角余料,加工成较长的圆柱体,使用空心管钻,配合解玉砂对钻方式,贯通打孔,再使用砣切削为片状成型,最后精细抛光而成。本文从加工工艺方面,为了解古代珠饰制作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董洁 《文博》2010,(5):71-74
唐代以前没有发现玛瑙器皿,所以唐代玛瑙器皿的出现,应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就唐代玛瑙器皿结合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对其出土概况、材质来源、器物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生  李军  罗海明  邓坚  王峰  李化  程京安 《文物》2011,(4):20-30,1
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当涂县青山西麓的太白镇太白村发掘了一批六朝墓,其中M20、M23、M24的位置相邻且有打破关系。这3座墓出土的器物较精美,有青瓷盘口壶、青瓷双系罐、青瓷盏、青瓷承盘三足炉、玉璜、玉珩、玉带钩、玉猪、滑石猪、玛瑙珠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打破关系判断,M23的年代为东晋中期,M20、M24的年代为南朝中期。  相似文献   

18.
纪王崮春秋墓系201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一号墓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器和料器。本文利用拉曼光谱、X-荧光光谱、显微镜和测色计等便携式仪器对这批文物进行了无损分析,结果显示92件分析器物中,透闪石玉器76件,玛瑙器7件,绿松石器1件,釉砂器8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它们的材质特点和工艺特征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自远古至今,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珠饰当属一种被称之为"g Zi"的天珠。这种珠子主要为橄榄形,是一种蚀花或者染色的玉髓,上面布满黑白相间的纹饰。在藏民族色彩绚丽的诸多饰珠中,天珠的色调显然是最素雅的一种,与其他珠子形成鲜明的反差,但正是这种外表普通的天珠,一直以来在西藏文化、西藏医药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宗教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藏文"g Zi"意为明亮、闪光,  相似文献   

20.
1882~1954年,成都万佛寺遗址曾先后5次出土南朝佛教造像。这批造像出土后经历了复杂的流传过程。1882年出土造像大多已流散至国外,其中所谓纪年最早的"元嘉二年"造像也需谨慎对待,故宫博物院藏元嘉二十五年造像似为唯一一件此次出土的造像。1902年出土的大同七年造像已不知所踪。1937、1953~1954年两次出土的造像有37件收藏于四川博物院,同时该院还藏有3件出土及入藏年代不明的南朝造像。1945~1946年出土的造像今已无法得见。碑刻文献中还记载有2件造像可能亦出自该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