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上古先民对桃的药物特性的认识,以及神话中度朔山大桃树与蟠木的叠合,推动了蟠桃的出现。蟠桃传说与瑶池会传说的结合又衍生出瑶池蟠桃会的故事情节。瑶池蟠桃会是元明清小说戏曲经常描写的场面。明清时期官宦之家庆寿时演唱蟠桃祝寿戏,民间中有王母池庙会和蟠桃宫庙会,都是由蟠桃信仰产生的民俗事象。从蟠桃到蟠桃会,从神话到小说情节,从民间传说到民俗生活,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神仙内涵逐渐扩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要闻速递     
《神州》2014,(1):6-9
<正>唐伯虎真迹《八景图》惊现羊城明代唐伯虎真迹《八景图》等一批珍贵宋明清古画近日惊现广东羊城。这些画作当年有的甚至被全幅折成一寸小方格,包在雨衣中,放在花基泥土里"掩护"才得以幸存,保存至今。这批古画大部分均有故宫博物院研究鉴定专家单国强、潘深亮开出的真品鉴定证书,包括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手书对联、清代谢东澜《花鸟四条屏》、王原祁山水、蒋廷锡花鸟、费丹旭《瑶池仙祝寿  相似文献   

3.
执莲童子是宋代的玉雕中流行的一种造型,为一类风俗题材玉雕,可称"莲孩玉"。本文探讨了宋代这类玉雕的起源和定名。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0,(1):1-1
本品取自和田白玉,玉质凝润,纹饰刻画细腻,芦雁姿态生动,意趣盎然。四只芦雁看似各成一体,又首尾相依,或缩颈凝眸,或引颈眺望,或欲起步缓行,四只芦雁各具其态,挺拔中又富于变化。玉雕以身为盖,以腹为盒,构思极巧,兼玉盒下之满雕紫檀木座,更体现芦雁戏于水中,一派生动祥和的气象尽收眼底。中国古代玉雕工艺钟情于"飞鸣食宿"  相似文献   

5.
刘月朗 《文物天地》2011,(12):30-32
扬州玉雕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几千年历史变革中,随着扬州城的兴衰起伏,扬州玉雕也经历了几度枯荣.历代玉雕艺师创新求变,勤谨实践,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体现、代表扬州传统玉雕特色的"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历史上曾与北方玉雕形...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4,(7)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型玉雕人兽像,有学者提出属红山文化作品,并称之为"红山文化玉祖神"。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河梁遗址群中没有与这件玉雕人兽像同类题材的玉器及其他器物,就连玉雕人兽像上的一些主题纹饰,也不见于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群中。通过对这件玉雕人兽像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其不属红山文化玉器,而应是距今4000~3400年间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温旅 《风景名胜》2008,(5):12-15
1500年前,南北朝的时候,当手持钎斧凿锤的温岭先民走进蜿蜒连绵的群山,在"叮叮当当"的锤凿声中创造出传承千年的"石文化王国"之时,注定了温岭这座滨海小城的上空将会萦绕着神奇的光芒,吸引无数世人追寻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汪幸福 《文史精华》2004,(12):11-16
蒋介石70岁生日时别出心裁,搞了一个"婉拒祝寿贡献建议"的花招,要求台湾各界人士向他提建议。胡适应邀在美国赶写了《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文,于1956年10月底发表在《自由中国》第15卷第9期上,不承想引起了一场大风波,遭到蒋氏父子有组织地批判围剿,胡适还为此大病一场。其中经过请看《胡适给蒋介石祝寿惹风波》一文。  相似文献   

9.
范学静 《收藏家》2004,(8):12-16
玉雕童子是宋代玉器中的重要品种,深受当时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童子造型相当丰富,有的手持莲花或莲叶,有的足跨枝叶,有的抱球或持盒,有的嬉戏,有的舞蹈,特别是持莲童子更加富有生活情趣。玉雕童子的出现和盛行显示出民间清新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持荷玉童这种题材在金银器、漆器等其他器物上也曾出现,存在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宋代儿童生活风俗有关。他源于当时流行的佛教“鹿母莲花生子”的故事。故事说:古代西域波罗奈国的国王见到行路步步生莲花的鹿母夫人,心生怜  相似文献   

10.
<正>五大连池又称"五大莲池",传说,天宫中的五位莲花仙女偷偷携带瑶池仙水来到凡间,被王母贬黜后便幻化成五座水池坐落于此,成为了今日的一大特色景观。而五大连池,不只是处充满神话色彩的观光地,也是个风光旖旎、生物多样性高度集中的地区,让我们一起翻开这部生态巨著,走进美丽背后蕴藏着的那个鲜为人知的生态世界吧!  相似文献   

11.
何宏 《文博》2011,(2):18-21
2005—2006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韩城市东北方向7公里黄河西岸的梁带村发掘了一组三座春秋时期的大墓(M19、M26、M27),并发掘了为其大墓陪葬的一座车马坑。本文选取M27墓室出土的人面兽身玉雕加以考释,通过与商周及汉代同类题材器物的对比研究,推断这件人面兽身玉雕的制作时间在西周中期,应是当时人们信仰崇拜的产物——神兽"马腹"。这件玉器的发现丰富了西周合雕玉器的内涵,它将神兽马腹出现的时间,提到了西周中期,为人们研究西周时期神话传说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素有“天山第一胜景、瑶池不二仙境”美誉的新疆天山天池国家5A级景区,今年“五一”将推出一座集中展示中国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景点——天池哈萨克汗王宫,这是新疆最大的一处哈萨克文化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3.
好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赵海洲也许是读了河南汲县出土的“穆天子传”竹简文,常常神游于西王母宴饮西周穆天子的瑶池,也许是咏过李商隐的名诗:“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引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而向往着阿母倚窗开的“瑶池”。瑶池在哪里?有人说:...  相似文献   

14.
赵崇贵 《神州》2020,(4):43-43
玉雕创作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孕育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创作的造型语言、审美特征以及文化意蕴,都需要大众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身为玉雕创作艺术的从业者,笔者从玉雕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着笔,通过分析玉雕创作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对玉雕创作从业者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言传身教,从自身以及自己的创作团队做起,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保持其技艺的专业性。笔者在对玉雕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坚守,在面对玉雕艺术这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用全方位的眼光看待问题,真正使玉雕创作艺术做到了可持续性发展。在这面对市场的重压下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玉雕艺术风格更加显得尤为可贵。赵崇贵是福建福州人,从事玉雕事业已经二十多年,父亲是个古董商人,赵崇贵从小对这些雕刻工艺品耳濡目染,特别是对木头石头雕刻十分着迷。正因这种痴狂,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缘了玉雕,并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因其雕工绝妙,刀法干净利落,而在玉雕界被誉为“霸刀”。这种坚持也成就了赵崇贵精彩的玉雕人生!  相似文献   

15.
"黄河源上曾有一片星宿海,传说是王母娘娘梳头不小心把镜子掉下来摔成碎片后,就成了一个个小海子。"考察队到了现场发现,过去在当地人看来非常大的星宿海,如今已经破碎成了一个个的小水面。  相似文献   

16.
常钰玮 《神州》2014,(18):17-17
公元1780年是乾隆皇帝七十寿辰,六世班禅不远万里来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大为感动,特命在承德营建须弥福寿之庙,以供班禅入觐时驻跸。吉祥法喜殿就是班禅下榻的住宿楼,殿内陈设极为豪华,构成了一座丰满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7.
须弥福寿意为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这座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须弥福寿之寺是乾隆皇帝70寿辰时建造,但不仅仅是为了祝寿,更重要的一个用途是为接待班禅,所以这座寺庙也被称为班禅行宫。  相似文献   

18.
乾隆皇帝对玉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不仅亲自指导当时玉器的生产制作,而且倡导兼收并蓄,治玉时吸收古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挥地方工艺特长,制作了大量的时作玉和仿古玉,将宫廷玉雕推向了集大成的历史高峰。我们常常称这一时期的宫廷玉雕为"乾隆工"。本文重点剖析了乾隆时期宫廷玉雕的工艺特征,诠释了"乾隆工"玉器的概念及其在玉料、工匠和设计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金凤 《四川文物》2006,(2):96-96,F0003
许昌博物馆收藏了一套明代铜八仙,这套八仙为铜铸,呈铁黑色,高22-23.7厘米,八位仙人身高相近,皆立于等高的太湖石状铜座上,衣带飘飘,手持各种法宝,呈现出神仙特有的韵致与洒脱。何仙姑肩扛长柄单瓣荷花侧身立于座上,面带微笑向左前侧视,长袖、长裙及长带随风飘动。曹国舅单脚斜身立于座上,手持阴阳板,宽袖随势而动。李铁拐赤脚,单脚立于座边沿,敞胸,右手半举宝葫芦,左手自然下垂握拐杖夹于左腋下。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地,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后,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动物玉雕。特别是90年代国君兆域区的发掘清理,出土的象生动物玉雕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不仅包含了神化动物形象,而且各种飞禽走兽都有发现,种类几乎囊括了北温带所有的物种。玉牛就是其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发掘的18座墓中共出土了10余件牛形玉器,下面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