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画中楼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画,顾名思义,是以建筑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门类。建筑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已不仅具有单纯的实用功能,更成为一种文化意蕴的象征,不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也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成为文学、雕刻和  相似文献   

2.
刘北城 《旅游纵览》2012,(10):70-73
<正>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盘山时就拍案称奇,情不自禁吟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然后在盘山的东面兴建规模宏大的行宫——"静寄山庄",至此盘山发展鼎盛至极。本来是去石家庄的,但车到天津蓟县忽然想了却一个心愿,即到素有"京东第一山"美誉的盘山观光游览。出天津蓟县渔阳古城,西行10多华里,即到达国家AAAAA  相似文献   

3.
峰峰叠神奇,岩岩皆妙景。大自然将四面山的山峰岩石铸造得精美绝伦,游人身临其境,尤如履历神话般的梦境,在我眼里,这些美仑美奂的峰和岩便幻化出千卷图画,流溢出无穷的意境和情趣。 山之骨在于石,石之美在于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属大娄山北冀余脉,它千山万壑,满山怪石,是典型的丹霞地形。从绛红、紫红到浅红,各种红色岩石在蓝天、碧水、绿树的衬托下,呈现出碧水映丹岩的独特美。那一  相似文献   

4.
李晓松 《收藏家》2010,(6):33-39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心依竹而弄影,情因兰而送香。艺术已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要传达一种境界,一种诗意,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是画家心灵的依托,情感的再现。自然界的花草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古浪县博物馆收藏的水陆画部分图像进行了诠释,简要介绍了水陆画的内容、产生和发展,及其社会作用和价值,从文化内涵和情感诉求等方面,探讨了水陆画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明代成化嘉靖时期,吴门画派开始活跃,明代书法也进入了另一个兴盛时期。当时的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集中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王宠、陈道复等为代表的文人书画名家。声势浩大,从学众多,以至于王世贞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艺苑卮言》)。他们的书法力追晋唐,一变明初书坛"台阁"之习,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7.
1959年春天,为了迎接建国十周年,敬爱的周总理指示:要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北门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悬挂巨幅国画。画面以表现祖国锦绣河山的雄伟气魄为内容,已敦请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老画家承担了绘制这幅巨画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俄藏西夏文ИHB.No.5098佛经《圣广大宝楼阁善住妙秘密论王总持经》释读,首次刊布了该佛经的西夏文原文,通过与藏文、唐不空及唐菩提流志译本对勘,认为此经当参考藏汉文本译成。相对藏文本,西夏本佛经与不空、菩提流志两汉文本更为接近,行文风格与不空译《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7,(10)
<正>中国的古琴文化历史悠久,艺术内涵丰富,凝结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与琴人雅士的深远情怀。古人在制作古琴的过程中,融合天地自然思想,以通造化之心,稽古怀德之念,遵圣人之礼法制度,禁邪归正,去奢华抑淫荡,以洽和人心,理天下人之性情。而这些关乎礼乐传统和风雅自然的思想在历代琴式中有着一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7,(3)
<正>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书画史中,一件传世作品的断代,我们不能仅看它的著录、题跋等,因为一是宋元人往往把有根据的传摹品也称为真;二是古人的信息及资料有限等情况,误辨真伪实为常事。那么面对一件古代书画作品,究竟是何人何代的作品,我们如何辨识呢?在诸多方法中,用"界画、服饰鉴定中国古代书画"进行断代,是一套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由于时代的不同,绘画里的建筑物、人物服饰有着明显不同。"界  相似文献   

11.
12.
奥博 《收藏家》2008,(11):94-94
由澳门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主办的“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展”,展出清道光三十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即1850年至1949年间这段动荡时期的历史名人书迹,展品逾两百件套,均来自穗、港、澳收藏家之珍藏。  相似文献   

13.
庄月江 《古今谈》2004,(2):45-46
石尘先生虽然已经一百零二岁了,但还是走得太匆促了一点。去年10月25日,我去看望他,他送我出来,到书斋“肯堂”(又名“定泉精舍”)门口时,我说,明年我再来看你!然而只过了一个月,他悄无声息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留得素花暖人间——《御制棉花图》瓷册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明清瓷器陈列》中展出着一件清乾隆朝官窑《御制棉花图》瓷册,瓷册即由瓷板装裱而成的瓷质书籍.《御制棉花图》瓷册是一本极其少见的瓷书.棉花起源于近赤道的热带干旱地区.据考,我国植棉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新疆民丰县东汉墓中曾出土了3世纪的棉织品,结合  相似文献   

15.
闫立群 《收藏家》2008,(9):61-68
摇曳生风千秋过,扇子原本不过是御风消暑、驱逐蚊蝇的实用品和装饰物,它在古代的别称为“摇风”、“凉友”,不光达官贵人使用,平民百姓也广泛使用。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扇子的雏形,汉代以后,扇子从煽风发展到士人淑女把玩的装饰品,少女们常喜欢用绘有图画的纨扇半遮脸面,而被人们形容得更美丽,于是扇子又有了“便面”、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省沁水县文史博物馆藏有晚清著名政治家、书画艺术家翁同龢的四幅斗方水墨山水画,可谓其上乘之作,其笔墨技法老辣,质朴、淡雅的情怀溢于笔墨间,深厚的笔墨功底、娴熟的绘画技法、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修养淋漓尽现。  相似文献   

17.
陈鹏年(1663-1723年),字北溟,号沧州。湖南湘潭人。清朝大臣。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曾任浙江西安知县、江苏山阳知县、海州知川、江宁知府、江苏布政使等职。平生秉性刚直,敢于任事,不畏权贵,曾二次得罪权贵而下狱。后因受百姓拥戴,康熙帝特为之昭雪,入值武英殿奉旨修书。为官勤于政事,革除陋习,开仓赈灾。康熙六十年(1721年)官至河道总督,兼总漕运事。虽为从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6,(3)
正慈禧(1835一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被封为贵人。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元年(1862年)尊为太后;光绪元年(1875年)尊为皇太后。于成丰、同治两朝"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在她统治的47年里,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女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画墨宝。一.慈禧书画代笔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绘画作品在慈禧当权的晚清,大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慈禧也想通过一些手段笼络大臣,赏赐书画既是其中一个办法。她本人并不擅长书画,为此,年老的慈禧太后是不是要找人来代笔?慈禧又是从  相似文献   

19.
“两园雅集”作为一个历史画题.为历代画家所描绘。“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冼之第,当时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清代画家王云的《西园雅集图》轴,它以宋代文人苏东坡、蔡天培、李端淑、王晋卿、苏子由,郑靖老、秦少游、李伯时等人在西园以诗文会友的故事为题材,构图疏  相似文献   

20.
房学惠 《收藏家》2004,(10):8-12
项圣谟,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享年62岁。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山樵、松涛散仙、存存居士等,浙江嘉兴人。著有《朗云堂集》行世。擅画山水、人物、花卉,技法全面。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作品主题思想鲜明,在明末清初画坛是一位有个性的文人画家。项圣谟出生于世家大族。祖父项元汴(1525-1590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因家人经商而成巨富,一生淡泊名利,嗜好收藏与鉴赏法书名画,其天籁阁中所藏历代法书名画,无论数量与质量,均为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