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1980年第7期刊登的殷涤非同志《对曹操宗族墓砖铭的一点看法》,对我发表过的一篇短文(见1978年《文物》第8期)提出了批评。细读之后,感想颇多。篇幅有限,只能谈涉及拙文的地方。一首先是对墓砖刻辞的释读。要忠实于原文。认不出来的,或虽能认出来而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2.
《考古》1989年6期刊载长安张家坡洞室墓简报及张政(火良)先生就铜器铭文所作的释文后,伯唐父鼎铭受到学者的重视。1990年,刘雨先生在《考古》第8期上发表《伯唐父鼎的铭文与时代》一文,又对伯唐父鼎铭作了较详细的释读。个人拜读该文后深受启发,但也产生了一些疑问,故愿在此也对该铭释读略抒浅见。不当之处,望方家及读者正之。  相似文献   

3.
《文物》2003年9期载蔡运章、张应桥先生文《季姬方尊铭文及其重要价值》。文章报道了新近发现的《季姬方尊》,并对器铭进行了释读。由拓影看,器铭字相当恶劣,或清剔未精所致。笔者在细审铭拓和反复阅读该文后,觉得作者对铭文的释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关键,因此不揣浅陋草成此文。  相似文献   

4.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题记中,有一则可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文选》李善注、《意林》《太平御览》等对读。作者通过排比上述诸种资料,参照《金人铭》,发现此题记实为傅玄《拟金人铭作口铭》原文,并指出上述各对读资料均应源自已佚傅玄《傅子》。《意林》和《太平御览》引文几乎完全相同,二者均是对《拟金人铭作口铭》原文的删节。此题记不仅可资校勘传世对读文献,而且与传世文献一起差可还《傅子》之《拟金人铭作口铭》全璧。  相似文献   

5.
结合狮子冲M1、M2出土散砖铭文和丹阳仙塘湾墓、金家村墓出土完整卤簿画像,可以对刻划砖铭的含义展开讨论,并复原它们在完整画像中的位置,进而明确拼砌规则。借助这一方法,不难发现M1、M2散砖画像与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的部分画像存在同一粉本现象,其来源可能是萧齐末代帝陵级墓葬拼砌砖画的剩砖,齐梁禅代后因无法继续参与画像拼砌,而被作为一般墓砖使用。  相似文献   

6.
《文物》1979,(5)
1977年3月,在东阿县鱼山曹植墓墓门高约3米许的右上方1.45米宽的墓壁中,发现一铭文砖。砖色青,质坚硬。长0.43、宽0.20、厚0.11米,重14.2公斤。砖的三面有铭文。释读如下:  相似文献   

7.
《文物》1998年第9期发表了《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五号墓为春秋时期Shi国贵族墓葬,墓主为一成年女性。其随葬器物中有一自铭盘,据铭文内容,此盘可名为《Shi公典盘》,简报中附有器形及铭拓。同期又载方辉先生文《Shi公典盘铭考释》,笔者在读过简报和方文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江陵县马山发掘了一批战国墓葬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其中五号墓的《吴王夫差矛》尤可谓一件稀世之珍。另有六号墓出土的一件铜戈,承黄传懿、文必贵同志惠示戈铭摹本,今拟就铭文作一考释,求正予读者.  相似文献   

9.
读《文物》1978年第8期刊出的《亳县曹操宗族墓葬》和田昌五同志的《读曹操宗族墓砖刻辞》两文,得到了很大启示。但田文的一些释读,也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现把我对砖铭的一点看法写出来,请同志们教正。东汉的宦官、外戚、名士官僚,不断地拉帮结派,相互攻击残杀,而以宦官势胜。桓帝时,宦官"父子、兄弟,布在州郡,竞为狼虎,噬食小民",弄得民不聊生。曹操  相似文献   

10.
《殷周金文集成》12023号、12024号著录两件车辖铭文拓本,其中12024号车辖原器为罗振玉旧藏。本文指出,车辖铭文在内容上与《殷周金文集成》11036号"陈■散戈"十分相近,对戈铭中"■"、"散"两形体的旧有释读意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戈铭所表达的含义即此戈为齐国贵族"陈■"所有或由其督造的"杀伐之戈"。在厘清11036号戈铭文释读及含义的基础上,对车辖铭文的书写风格与内容进行了考察,指出铭文本身存在着很多疑点,并从辖铭"散"字书写方向、"月"讹作"夕"、文字笔画完整性及铭文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认为车辖铭文很可能是根据《殷周金文集成》11036号"陈散戈"铭文伪作的。本文还讨论了《山东金文集成》著录的两件"陈散戈"及《殷周金文集成》11591号"陈■散造剑"铭文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涛 《南方文物》2022,(4):156-168+155
洛阳西大郊东汉刑徒墓地是目前唯一经过科学发掘的东汉刑徒墓地,其中出土的大量铭文墓砖为进一步研究墓葬时代、墓地布局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资料。东汉刑徒墓砖铭文的制作和使用,一般采用“一砖一铭、一墓二砖”的形式,以标识入葬死亡刑徒的身份、死亡时间等信息。通过对刑徒墓砖制作、使用、错用过程的分析,确定了62座入葬姓名、死亡时间准确的纪年刑徒墓。通过分析这些纪年刑徒墓的位置和时代,可清晰地发现墓葬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划:发掘区内的刑徒墓可划分为有明确时代差别的东区和西区;东区墓葬的入葬时间集中于永初元年,而西区墓葬则集中于元初六年到永宁元年前后;东区与西区之间有南北向的道路作为分隔;虽两区内的墓葬时代有所差别,但均较为严格地按照日期顺序入葬。  相似文献   

12.
吴镇烽、朱艳玲的《二十九年弩机考》公布了新见的一件战国有铭弩机,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弩机的铭文,二位先生的释文十分精审,但偶有不准确之处。本文就铭文中的"则"提出新的考释意见,并对其所在文句进行重新释读。  相似文献   

13.
王纲怀 《收藏家》2008,(6):33-37
二.尚方铭莽式镜 尚方铭莽式镜作为一种标准体系,在前文“总述”部分已有较多的讨论。表一两类尚方镜铭文格式虽有不同,但铭文内容的主题思想基本一致,先是定位铜镜由来和夸奖铜镜质量,而后主要是祈福求祥,其顺序通常是先子孙、后父母、再自己。全部铭文内容比较简单,容易释读。下文着重对其铭文内容的释读与区别作些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7,(5)
在前人释读的基础上,对1987年陕西陇县边家庄M12号墓出土春秋早期秦式铜戈铭文进行了新的考释新的释读表明铭文与铜戈铸造有关,对比其他多条记载铸器金属原料的铭文,将该戈铭文前四字新释作"卜(镤)(氵夫)(釒膚)□喬(鐈)",指用于铸造铜戈的金属原料:铜和锡铅。  相似文献   

15.
《对曹操宗族墓砖铭的一点看法·补记》稿寄出后,承李灿同志又以元74号砖铭见示。今《文物》1980年7期已发表《补记》。特再补正之。元墓74号砖铭第二字是"佞"字,不是"倭"字,也不是"壁"字,铭末一字是"否"字,不是"下"字。全铭为"有佞人伙□盟否"。《说文》:"佞,巧调高材也。"《广雅》:"佞,才也",是有才者称"佞"。《盐铁论·刺议》中指"以邪导人谓之佞"。是知当时社会谓发动造反的人,为"佞人",亦社会制度使之然也。据此,揣砖铭的意思,大概是指刑隶中有才能之人结盟企图反抗主人的虐待,未知盟否?是与制墓砖人的反抗情绪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丹徒县谏壁至大港一带沿江,从50年代以来,多次出土带有南方特色的青铜器,烟墩山的宜侯矢簋,上有铭文百余字,曾引起考古界研究兴趣。近来在北山顶又出土了一批春秋晚期青铜器,其中钟、鼎、缶、矛上均有铭文,它对我国东南地区青铜文化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对这批青铜器铭文的考证,先后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周晓陆、张敏先生的《北山四器铭考》(以上简称“铭考”),认为是吴王余昧墓,“尸祭”缶是吴器,盖上铭文是吴国四王的世系,矛是“余昧”矛,钟、鼎是属徐器。一是商志(?)、唐钰明先生的《江苏丹徒背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释证》(以下简称“释证”),主要考证该墓  相似文献   

17.
临为父作封刻石刻于东汉延熹六年(163),清宣统元年(1909)由罗正钧收入山东图书馆(今山东省图书馆)附设的金石保存所,新中国成立后转交山东省博物馆(今山东博物馆)收藏至今。该刻石为东汉著名碑刻,被诸多金石研究者所重视,但仔细对比原石、拓片,发现以往著录多对其铭文释读不全或误释,或囿于仅见拓本未见原石而对刻石的定性不一。在对刻铭文字进行隶定的基础上,据其形制及铭文内容,可认为该石非墓中石刻,应为墓上祠堂建筑刻石。  相似文献   

18.
汉镜铭文的史料学价值杨爱国早在四十年代,铜镜收藏家梁上椿先生就对汉镜铭文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在其所著之《岩窟藏镜》一书的《概说》中专文谈及汉镜铭文。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有铭汉镜的不断出土和旧藏铭镜的日渐公诸于世,汉镜铭文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大陆的周世荣...  相似文献   

19.
赵胤宰 《东南文化》2011,(2):115-120
韩国公州宋山里6号坟出土的一方铭文砖上刻有一段关于百济与中国南朝萧梁间交流的记录,现有释读存在对铭文字体及内容过度附会的情况。根据书体的比较和相关文献的检读,砖铭应为“梁宣以为师矣”,并可据此推断出墓葬筑造负责人的国籍及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0.
再论“兵避太岁”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论“兵避太岁”戈李家浩兵避太岁戈是1960年湖北荆门漳河车桥战国墓出土的①。1982年,我和俞伟超先生合写的《论"兵六岁"戈》一文,对此戈的铭文、图像、国别和年代进行了讨论。其中讨论铭文、图像的部分,指出戈内上的铭文应当释读为"兵(避)大(太)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