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宇 《南方文物》2024,(1):159-168
“草生人”,指人从草中诞生,这是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独特的人类起源神话。最初的人类、诸神、国土都“由草而生”,这是日本原始神话;在神的意志下“二次诞生”的新人类成为了日本国民,为天照大御神统治苇原中国、天皇统治日本建构了合理性,这是“原始神话变异体”。中国典籍中的“苍生”进入日本官方史书,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日本最初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国家建立的初期,通过“记纪神话”统一国家思想,与建立律令制国家的努力同等重要,而奈良朝廷为了建立独立国家所全面效法的正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人祖”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一个月间,都会有数百万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到河南淮阳,自发纪念在中国民间被尊称为“人祖爷”的伏羲。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传说和史书记载以及后来的考古资料都表明,至少在六千五百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部从甘肃成纪沿黄河东下,定居并建都于宛丘。“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流传至今的许多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很多场合都有这样的句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无  相似文献   

3.
白马岗秘史     
从混沌初开.就没有天堑能阻挡人类的雄心和脚步。墨脱——神话中的白马岗,也目睹了山河的陵替和史诗的兴亡。我们谨将墨脱的历史,分成三段,是为“神话时代”、“史诗时代”、“断裂时代”。从史前开始.至1952年解放军第一次进入墨脱为止。  相似文献   

4.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一说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则指炎帝、黄帝、太 、少 、颛顼。另一说则指伏羲、炎帝、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为五帝。这些传说中所指的人物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三皇五帝”在当时社会中,极有可能是现实存在的人物,不过他们或是指某一强大部落的统称,也可能是指某强大部落酋长式的代表人物。在远古时期,人类在生活斗争中逐渐形成部族,称之为“三皇五帝”的代表人物,在率领本部族与大自然及部族之间的争斗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因而受到本部族人的尊崇,并把他们加以神话…  相似文献   

5.
卫永红 《沧桑》2013,(5):89-91
伏羲,中国文化的第一始祖,距今7000余年,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氏族所处的原始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教民渔猎、发明网罟、通过仰观俯察而始画八卦、立官设部、制琴作乐,对于开创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神话传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现:龙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八卦——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开中国神秘文化之先河;伏羲神话——民间民俗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6.
1973年,我被安排到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亚东工作.一到亚东,凳子还没暖热,耳边就传来了有关“大八千”和“小八千”的话语.从众多的叙说中,我很快弄明白,这原来是好事的人冠给两位漂亮的藏族姑娘的外号.这外号源自她们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古神话谱系,可以三皇五帝为概括。三皇五帝在中国家喻户晓,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征性的东西,然而又是最凌乱不堪的一套系统,我们可以举出十来二十个三皇五帝的说法。因此,历来对于这一谱系的观点,要么认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但只举其大者,如黄、炎、尧、舜之类,盲从于史书的记载;要么就承认他们都是神话人物和宗教神灵,但只承认他们  相似文献   

8.
位于喜马拉雅南坡的西藏亚东,与不丹、锡金相毗邻。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后,强行在亚东开设“商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结束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羁绊,亚东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如今的亚东以崭新的面貌昂立于祖国西南边唾。四访亚东1978年记者第一次访问亚东时,看到这里虽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们却不得不丢下唾手可得的编织等副业收人,到亩产不足200斤的山坡梯田上去“学大寨”,还广为流传一个农民在一块岩石上运土造田的“动人事迹”;1985年第二次访问亚东,尽管那种不切实际的生产方式已经结束,允许人们搞多种经营,但…  相似文献   

9.
客家先民的第二次迁徒.是由于唐朝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而发生的。迁徙到达江南一带的客家先民与继而从北方迁徙的难民流合在一起.最终来到了赣南和闽西,也就是客家传说中的葛藤坑所在地。“葛藤坑传说”被称之为客家民系的传世神话。这也标志着客家民系已临近了最后形成与诞生。石城石壁被称为客家人的祖地,也就是最终的“葛藤坑”的所在地。包括孙中山的先祖——孙誗,也是辗转迁到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0.
《史籍》中有个上古的“中国”,三皇五帝,一脉相承。文献史籍可信吗?有人质疑。中国的国脉,可追溯到多早?何处才是最早的中国诞生地?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以及它们所放射、汇聚的文化现象,我们能看见中国吗?  相似文献   

11.
李安定 《纵横》2012,(3):4-9
20世纪50年代初,自中苏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商定兴建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到“文革”初期第二汽车制造厂的艰难诞生;从1958年用一个月时间手工敲打出红旗轿车的神话,到1982年与德国大众开创中国合资生产轿车之先河,再到而今各式轿车进入平常百姓家,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历经沧桑巨变。每一次变革几乎都充满变数,但是在中共几代高层领导的睿智决策下,又都化险为夷、踏上正途,  相似文献   

12.
某些史前事件虽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却存在着事实依据。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之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有事实依据。“大禹治水”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该神话的事实被普遍认为是治理古代水患。那么,比大禹治水更为古老的一个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事实基础呢?近日,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女娲补天的神话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此种说法依据何在?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王若柏研究员。王若柏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研究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正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许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3月出版,定价:28元。公元前2000年是个重要的节点,"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这是作者继《最早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好看的考古科普之作,从考古材料入手,从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岐黄之术”的“岐黄”指的是古代的两个人:黄帝和岐伯。 黄帝,传说是古代的一个帝王,他出生在轩辕之丘,号有熊氏,所以也叫轩辕黄帝。黄帝在“三皇五帝”里有一个席位,是中华民族公认的老祖宗,中华民族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炎黄”就是指的炎帝、黄帝。  相似文献   

15.
三、土族神话考源(上)人类的神话是从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中诞生和起源,这一点毫不含糊。英国的凯恩·阿姆斯特朗在她的《神话简史》开篇就这样写道:“凡有人类的地方,必有神话。”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生民神话生民神话即原始部落关于自我血脉来源的神话。不同部落有不同的生民神话情节。却有大致相同的模式。中国古老的生民神话大多可以归纳为这样一种模式:一个人间女子感“天”而孕。如殷商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殷契是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而玄鸟之降临人间乃是受“天”之命,故《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人则认为自己的祖先后稷是姜履大人迹而生,故《大雅·生民》说“履带武敏”,这个“帝”也是“天”(说见下)。《生民》郑支笔以“帝”之“武敏”丸“大神之迹”,《史记·周本纪》谓之“巨人迹”,并谓…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石崇拜,起始于上古石器时代,这样的石崇拜于今可从大量有关石的上古神话传说中窥视其究竟。盘古开天辟地,“垂死化身,齿骨为金石”;“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精卫填海神话中,女娃“常衔西山木石以湮于东海”。这些神话家喻户晓,此外,羿射九日神话中说到石。  相似文献   

18.
王家台秦简《归妹》卦残辞,经与传本和张衡《灵宪》所引古本《归妹》缀合,得以恢复原貌。它说明秦简、传本和古本《归藏》的内容基本相同。以往“嫦娥奔月”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秦简《归妹》的发现把这个故事产生的年代提前到战国早中期。“嫦娥奔月”神话源于殷墟卜辞的月神“西母”,是从《山海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的月母“常羲”演变而来。这个神话的原型并未涉及到天神羿,所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和“嫦娥,羿妻也”,当是两汉时人撮合的结果。“嫦娥”所窃的“不死之药”,就是“可令人飞行长生”的蟾蜍。她“奔月”的真正目的,就是能使月亮不断地“死而复生”。这就是“嫦娥奔月”后变为“蟾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宾兴之制,渊源久甚。《周礼》称:“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此俗中经唐宋,与科举合一,制度日全,颇成官民和谐之美谈。降及明清,犹见演绎。不过,晚清以降,中华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科举制度式微,政府举贤选能的功能日受限制;宾兴之礼,亦悄然生变——先则“失之于朝”,继而“流散诸野”——民间宾兴组织泛起,自觉充当起地方“办理学堂的总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上古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有关上古神话的研究更引起了广泛关注。吕思勉利用文献考据、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及“统属思维”塑造的“同质人类群体”的概念,对上古神话进行清理和重构,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新解释,并尝试以此取代传统思想中有关上古神话的“旧常识”。这种新旧知识迭代背后隐藏着吕思勉以“统属性思维”取代“关联性思维”的研究理路,是近代新史学打造学科话语体系的尝试,也彰显出历史学家普遍面对的“当下主义”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对于历史知识迭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