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对于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方面似乎是心甘情愿,并且有些急迫。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此结果甚至有些“自鸣得意”,认为中方也取得了胜利,“是一个双赢的条约”。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仍“自鸣得意”呢?回顾一下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过程便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2.
李萍 《文史春秋》2006,(3):46-47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界约,也是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标志着清廷正式外交的开始,因而可以说索额图是满清的第一位正式外交官。  相似文献   

3.
王蓓  田耀 《沧桑》2015,(1):82-84,114
1868年清政府与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清政府启用外国人蒲安臣担任对外使团领袖,是一种外交创举和追求变革的体现。美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促成了这个较为平等的条约。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意图扭转不利的外交局面,学习先进西方科学技术增强国力,抵御外敌势力扩张。这种愿望促成了《蒲安臣条约》。蒲安臣本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真执行外交任务的精神也促进了条约的顺利签署。外交政策实则体现了国力兴衰。  相似文献   

4.
辛呈 《文史天地》2010,(3):17-18
<正>半个多世纪前我作为一名初中生,第一次从历史课本中知道我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此约,共十三款。其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起,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清朝的逐渐衰弱,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灭亡中国,将中国彻底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丑恶目的,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列强用坚船利炮迫使中国与他们签订了为数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从《南京条约》到《天津条约》,再到《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6.
《伊犁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收回了《里瓦几亚条约》中丧失的部分权益。本文通过对《伊犁条约》签订前清军迅速收复新疆、平定匪患和调整东西四城布防等军事行动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刘锦棠为何在谈判的关键阶段大规模调整东西四城的军队布局,将老湘军兵力集中连片布防在重点要隘的军事措施。进一步论证,清军军事行动的成功与《伊犁条约》最终签订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7.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界约》,这是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界约,也是中国外交史上与外国订立的最早界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70年后,沙皇俄国乘腐朽的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机,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瑷珲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12,(10):90-93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象征着中国正常化外交的开始。在此后的200多年里,清政府先后与50多个国家有过外交关系,签订了近200个条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丧权辱国条约。在这些条约签订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外交官的身影。自光绪时代始,清朝开始向外派驻职业外交官,星移斗转,他们的音容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弱国无外交,看到这些照片,可以想象他们当年的处境。  相似文献   

9.
胡学彦 《古今谈》2010,(2):59-60,80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当年10月,又签订了两个附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割让香港并赔款2100万银元,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相似文献   

10.
"隆科多案"原本是清政府内部政治斗争,但隆科多是清政府派往边界谈判的首席代表,"隆科多案"中雍正将隆科多撤职是导致清政府谈判失利的直接原因,对于清政府来说,《布连斯奇条约》本质上是一个失败的条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义和团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华北。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国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军费、损失费4亿5000万两白银,是为“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12.
刘恋 《文史天地》2013,(10):61-64
1901年9月7日,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中国国门,强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区位于韩江、榕江、练江汇合出海处,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为三江泥沙冲积而成小渔村。明嘉靖年间称为“沙汕”,万历时称为“沙汕坪”,清康熙时日“沙汕头”,雍正年间简称“汕头”。因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失败,与英法等侵略国家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汕头被迫开放,成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至1921年设汕头市政厅,称汕头市。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文史博览》2007,(11):53-54
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将北京东交民巷附近划定为使馆区,界内的中国官民均要迁出,界内建外国兵营并驻军,自设警察和管理人员。中国军队、警察不能进入,中国不能在界内行使任何主权。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收回了这批兵营。  相似文献   

15.
咸丰十年八月(1860年9月),英法联军先后在张家湾、八里桥大败僧格林沁、瑞麟、胜保所统备营。瑞麟逃,胜保中枪坠马,僧格林沁自劾“死有余辜”,第二次鸦片战争胜负已定。此前,《天津条约》已经签订,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江宁条约》一样:割地、赔款、开放口岸。  相似文献   

16.
《里瓦几亚条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一改以往签约之情形:拒绝承认该条约,对签约全权大臣崇厚定"斩监候",改派曾纪泽出使俄国改定条约。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势日蹙的形势下,仍然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相似文献   

17.
1900年庚子事变,外国列强对中国武装入侵,最终以《辛丑条约》的签订而结束。《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列强军费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海关、厘金等税做保证。在这种情形下,光绪三十一年(1905),最先在北京地区由《京话日报》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捐运动,为晚清史涂抹上了一层厚重的爱国色彩。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面临几次边疆危机。其中1880—1881年中俄伊犁危机,两国交涉签订《圣彼得堡条约》,虽然清政府对俄赔偿数目增加到900万卢布,俄国的商业特权也得到增加,但俄国愿意把所得的土地大大减少,总比《崇约》对清有实利。1880—1885年中法越南交涉,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内容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国修建铁路须同法国人  相似文献   

19.
和记洋行     
和记洋行旧址位于南京下关区宝塔桥西街168号,现为南京肉类联合加工厂厂址。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王文良 《安徽钱币》2006,(1):10-10,F0008
2005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8周年纪念日。1841年1月26日,侵华英军强行占领香港。1842年8月下旬,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60年又割让九龙。1898年,英国趁列强瓜分中国之机,强租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230个岛屿,租期100年。至此,英国所占香港领土面积多达109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