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古代墓葬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自然是古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其中,中国古代帝王墓葬——陵墓,作为政治集权和礼仪规范的重要载体,更是古代丧葬礼制研究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国古代陵墓及其相关制度反映的不同时代政治背景、思想文化、宗教观念乃至礼仪化的行为方式,对认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趋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明清帝王陵墓研究应该纳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范畴。明清陵墓研究材料的来源有别于前代,进而影响到具体研究方法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考古学立场出发,结合利用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推进明清陵墓乃至宋辽以后考古学一些具体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帝王陵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墓葬发展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帝王陵墓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使我们对古代陵墓制度尤其是帝王的丧葬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对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关于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历来是文物考古界的热点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4,(6)
秦人在其超过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营建了西垂、衙、平阳、雍、栎阳、咸阳、芷阳、杜东、韩森寨及丽山等十个陵区,这十个陵区的发现和研究使原本了无踪迹、散见于历史文献只言片语中的一座座秦人陵区逐渐清晰,连缀成一条基本完整的古代陵墓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链条,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墓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实物资料。通过这十个陵区可以看到秦陵在陵园、墓葬、封土、礼制建筑、陪葬墓、陪葬坑、门阙等形制要素方面的渐变,这些渐变逐步强化,最终造就了其从"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的制度巨变,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简述帝王陵墓的殉葬、俑坑与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居死葬,自古皆然。我国古代的丧葬礼制与死者生前的社会生活关系紧密,因此,历代墓葬成为考古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帝王陵墓又为历代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据所看到的帝王陵墓的殉葬、俑坑和石刻材料,对其葬习和演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洛阳古代墓葬在中国各地古代墓葬中的独特之处:一是皇家墓葬多,仅葬于此的帝王就有七个朝代40余位,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最多;同时,在皇家寝陵制度史上,洛阳帝陵每每有许多创新开风气的地方二是贵族和名人墓葬多,与皇家陵墓互相辉映,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三是平民墓葬同王公墓葬交叉杂处,具有公共墓地的特点。四是洛阳墓葬被盗严重,可谓是“十墓九空”。五是洛阳墓葬出土文物多,影响大,被称为是实物的、石刻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7.
晋制和君统,是魏晋南北朝陵墓发展脉络中最鲜明的两个特性,也是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两个有效的切入点。尽管晋制在概念层面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可用于指代包括帝王陵墓在内墓葬俭省和约束的特征,进而展示西晋墓葬和曹魏、东晋墓葬的关联性。十六国、北朝和南朝的陵墓,则在陵区选址、陵墓石刻、墓葬形制与壁画等诸多方面彰显了皇权的伸张,显示出君统对陵墓制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1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新闻通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名单中,共有20个项目,其中有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古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该墓是目前青藏高原地区已发掘的最完整、最清晰、最复杂的墓葬。也是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重大发现,对阐释和研究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墓葬制度与物质文化、中原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苦盏位于塔吉克斯坦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途径中亚地区的贸易、交通要道。苦盏境内的遗迹众多,许多遗迹都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其中的赤勒胡伽格城堡、彭吉卡特宫殿与城市、锡林古代聚居地与墓葬、哈兹拉提绍陵墓四处遗产地在遗产类型、时代和属性上具备一定代表性,且与古代丝路历史和价值关联紧密。受塔吉克斯坦的历史背景、综合国力以及研究水平等客观原因所限,以上四处遗产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1990年代。基于对上世纪考古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归纳和翻译,结合实地踏勘资料和其他来源的文献,对该四处遗产地的历史价值、遗址概况和文物遗存等进行梳理,可为中亚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金皓 《文物世界》2006,(4):57-61
中国古代陵墓的观念、制度、形态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历来都倍受重视,可以说事死如生。中国墓冢形成和墓前石刻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中原地区最初墓葬是没有冢丘的,殷周时代“不封不树”。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发现了一些西周墓葬筑有冢丘,中原地区则至春秋晚期始出现。战国中期到西汉时期,逐渐形成一套等级分明的陵寝制度,墓前石刻就是随着陵寝制度和丧葬习俗的发展而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专供安葬和祭祀悼念死者使用的专门建筑类型——陵墓建筑,成为独特的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论证陵寝建筑和彩画专题之时,不能不承认陵墓及墓葬是解开十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历史之谜的关键所在。那么对陵寝进一步研究并且把本地区的陵寝文化的研究深入下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对早期陵寝的研究确有些突破,而对晚期,特别是对“关外三陵”的研究,笔者认为尚属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就“三陵”的建筑及彩画问题提出浅见,就教于史界前辈及同仁。一三陵的建筑规制及其承袭的来源永陵在辽…  相似文献   

12.
壁画墓是表现封建社会中上层社会墓葬等级制度的重要考古资料。将隋代壁画墓以及画像砖墓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归纳出隋代壁画墓所表现的隋代墓葬等级制度及隋代礼仪。这有助于深入了解南北朝壁画墓的发展与唐代壁画墓体系的形成,也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古代壁画墓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认为,世居为阳宅,冥居为阴宅,故历代相宅之术,又称之为观阴阳宅。对于已逝的古代民居,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居住遗址、遗迹和墓葬,就是过去的阴阳宅。它们的具体实例,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的宝贵资料。本文试就考古所得,简论中国古代民居的源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书介绍     
《文物》2012,(2):28+42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巫鸿郑岩主编本书是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书中讨论的内容既包括墓葬出土的艺术品,也涵盖了墓葬的整体设计、墓葬中不同视觉和物质形式的配置、墓葬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5.
墓葬是安置死者遗体的特殊建筑,是我们了解古代丧葬思想的重要媒介。汉代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以汉代墓葬为例,就如何真实客观地释读墓葬信息进行探讨,论证了古代墓葬的诸多性质,如神圣性、象征性、礼仪性、等级性、安全性、时代性,并希望通过以上论证,解析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演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汉代羽化意志及其墓葬图像构造杨孝鸿汉画学研究,历代学者对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极富有意义的探索,但仍存有某些传统方法论的沿袭现象束缚着汉画学研究的视野,或针对个别图象的考证、寻找古代风俗的来源承脉,或陵墓形制和其反映社会关系等问题,或历史、神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西汉海昏侯陵园及墓葬的科学勘察与发掘~(1),获得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与信息,对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以及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仅就已报道的海昏侯陵墓建制情况谈些粗浅看法。汉代陵墓营建是有法定制度的,湖北云梦睡虎  相似文献   

18.
西藏高原古代墓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的古代墓葬分布广泛,类型复杂,由于过去发掘工作不多,资料零散,在研究上难免显得薄弱。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只有个别西方学者或旅行家在西藏局部地区作过一些地面调查和零星的发掘,如意大利藏学家杜齐(G.Tucci)、德国学者霍夫曼(H.Hoffman)、英国学者黎吉生(H.E.Richadson)等对山南穷结藏王陵墓的调查、中亚考察队罗里赫(N.Roerich)等在藏北高原和西藏中部调查发掘的石丘墓、意大利人奥夫施莱特(P.Aufschnaiter)、哈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5月,因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廊涿干渠建设施工,在河北省涿州市林家屯镇西管头村发现大量古代墓葬,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涿州市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30座,包括汉墓11座,唐墓11座,辽墓6座,清墓2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料器等各类遗物289件及铜钱627枚。其中,唐代和辽代的17座墓葬虽然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多样的墓葬形制和相对丰富的随葬品,补充了涿州地区古代墓葬的基础资料,为研究该地区不同时期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葬制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韦正 《华夏考古》2006,(1):66-72
东晋墓葬等级制度仅限于高级官员,中下级官员至庶民墓葬等级差异不明显。东晋家族内部墓葬等级差异也不明显,但各家族墓葬的形制和规格似有一定规则,而与家族地位之高低不甚关联。东晋帝王陵墓家族墓葬化,乃当时现实政治之曲折反映。东晋墓葬制度状况与东晋门阀世族社会的现实等级差异不甚相符,此认识对东晋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