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笑 《神州》2012,(31):159-159
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特性就是社会性,社会产生.语言随之而产生,社会发展,语言随之而发展。但是在同一社会中不仅存在着为所有民族所共同使用的普通话,还存在着为某一特定地区或某一特定集团所使用的方言。使用方言的人可能也同时使用普通话,因此使用者就需要对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11,(45):28-28
12月1日,《广尔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经省政府第十一届82次常务会议通过。日前,该规定在广东省政府网站挂出,并将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广播电视节日播音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者省广播电影电视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大的主流之下,近一个时期,社会上又不时传来"保护方言"、"保卫方言"的口号声。在一场争论后,勿庸置疑,开展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1.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  相似文献   

4.
谢小文 《神州》2012,(16):350-350
据教学大纲相关规定,我国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用普通话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确认读规定数量的汉字,认真学习和规范使用普通话。这就告诉我们,普通话教学是职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应有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陕西关中农村区域为例,着重从新农村下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陕西关中农村居民对待方言与普通话的认知程度以及促进新农村下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发展的建议等三方面入手,探讨新农村下普通话与方言的和谐发展问题,对建设新农村和谐语言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水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其声韵调系统和普通话十分接近,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从语音学的视角,比较客观、科学地剖析建水汉语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对宜昌方言进行考释,笔者发现"待诏"一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它的形成,既有历时发展的因素,又有文化地域的影响。探究其历史渊源,有利于解读宜昌方言,还原语言的本来面目,对于研究民族语言的源流传承,品味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充实和丰富汉语词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澄海历史上的对外贸易方面来说,最迟在宋代韩江流域及其邻近地区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瓷器等对外贸易商品,并经韩江水路从澄海附近沿海港口及南海海上航路运销海外,到明万历时期前后经澄海沿海港口出海的外销商品生产及对外贸易更达到一个相对繁荣的局面。因此,汕头澄海与南澳Ⅰ号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13,(4):158-159
官话是最早的“普通话”么?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根据西汉扬雄所著《鞘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围方言》的记载,汉初的方言人致已有十来种。  相似文献   

10.
张宇 《神州》2011,(16):34-37
在国产影视中,方言最早出现在一些港片中,多是以山东话为主。后来,发展到内地,以情景剧《武林外传》为典型,笑料不断令人捧腹。方言使得整部剧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很难想象,如果剧中所有人的对白都用一本正经的标准话,将变成什么样子。在此方言影视剧大潮的影响下,一些经典影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方言影视剧十分流行,打破了普通话大一统的局面。方言已经成为影视作品中的构成要素并出现了暂时繁荣的场面。方言为何受到现代导演如此的亲睐?方言有何魅力?应该怎样来看待方言热现象?本文对此做了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夏雪 《神州》2012,(36):124+126-124,126
本文总结了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上的主要区别,针对说四川方言的学生如何学习和训练普通话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  相似文献   

13.
郑磊 《文史月刊》2012,(3):49-49
1728年,清世宗雍正皇帝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种“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4.
关中方言中的"让人"和"瓤人"是不同的,"让人"的"让"在关中方言中可以读成[rang42]和[rang42],分别代表"责备"和"责备"之外的其它义项,而"瓤人"的"瓤"读作[rang42],是"耍笑、嘲弄、戏弄、侮辱"意思。  相似文献   

15.
赵艳娜 《丝绸之路》2012,(10):61-62
与普通话把字句相比,静宁方言中的把字句使用频率很高,语义也很丰富,其中一部分和普通话一样,有处置意味,与普通话把字句相比,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动词的非处置性、无动词的把字句、动词结构的肯定性与否定性并存、宾语无定指性和宾语的强调等。静宁方言“把”字句体现出与普通话把字句诸多不同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一在侗乡这块古朴而秀丽的土地上,不仅有优美动听、沁人肺腑的侗族民歌,还有形式独特、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朗诵词。它与侗族民歌交相辉映,给侗胞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增添了宝贵的一页。侗族朗诵词首元要推古老的“款词”。它是伴随着侗乡特有的民众自治组织——“款”而产生的。在古代,侗族人民为了团结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抵御外来侵略,自动地组织起来,这种自发的群众组织,称为“款”。有以一村一寨为单位的小款,也有联村联寨之大款。“款”有民众公推的“款首”,有负责具体事务的“款脚”。款组织对外负责组织群众,抵御外侮,对内负责管理民众,制定和执行乡规民约。为了维护侗民利益,由款首组织群众  相似文献   

17.
吴鹏 《神州》2013,(35):187-187
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仁”的阐述和见解,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雷潇 《丝绸之路》2010,(18):62-64
“短路”本是一个物理术语,很少有人对其从语言角度进行考证和分析。近几年“短路”在网络语言和日常生活中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并应用切具有了一些新意。经调查发现,“短路”一词在从古到今的文献及方言中有着很多不为人熟知的意思。本文从网络语言、古典文献与方言三方面对“短路”一词的用法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四川方言诙谐幽默、生活俏皮。文章以四川方言词"瓜"为例,具体探讨了"瓜"系列所谓"川骂"话语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巴蜀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从众心理、道教精神的熏陶以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么”在昆明方言中是一个使用广泛、功能突出的话题标记。主要功能是强调话题的承前性和对比性。一方面“么”将会话或语境中已知或易知的信息对象设置为话题,使当前言谈紧接上文;另一方面,“么”又将话题对象在背景中突出并与其他对象形成对比,使话题句与后续分句在意义上形成转折或对立,或者隐含一种否定性、排他性的意义。与其他昆明话题标记相比,“么”的使用较为广泛,并且可以在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