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禚柏红  方辉 《民俗研究》2023,(2):11-20+157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并非对遗产保护的“盖棺定论”,而是向大运河保护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从作为遗产的大运河层面来讲,也对其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在重大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领域的创新性实践。大运河山东段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山东段,亟待按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标准及要求,以更高层次的“国家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鲁风运河”文化品牌,努力使其成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东典范”和“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2.
运河山东     
一个北方运河之旅,大半落在了山东。多用临清金砖砌成的紫禁城倒是依然巍峨壮观,只是北京积水潭已经是车水马龙, 一点也看不出当年漕运终点码头的痕迹。自河北以上大运河的萧条衰败让人叹息。直到山东,大运河才有一点生气。运河通航最北也就到这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山东自古文化发达,而大运河与微山湖共舞,从泰山脚下流过,徘徊于孔子故里,这条经济动脉与之交相辉映,齐鲁大地异彩纷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运河山东,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大运河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运河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形态,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条大运河。一条是在中国大地上流淌着的大运河,它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个部分,流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8个省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这条绵延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伟大的工程创造,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是由人工河连通天然河组成,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统称大运河或京杭大运河。因为它是清代运输漕粮的主要渠道,所以又称“漕河”,俗称“运粮河”。它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是中国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它还可以经由五大江河出海,与海运联系起来,形成中国东部地区河运与海运相连通的水上交通网。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长和最著名的运河。  相似文献   

5.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人文地理》2013,28(3):70-73,19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正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也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英文简称WCCO)秘书处所在地,更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7年到2019年,大运河保护从部委和沿线省市的行动上升为国家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7.
龚良 《东南文化》2021,(3):119-124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动脉,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体现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阐释运河文化和生动展现美好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博物馆定位为展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其展览以大运河历史变迁为时间轴,空间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适当突出江苏段特质,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未来博物馆将发挥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大运河遗产价值、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旅游贡献度,推动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特质的创新性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读了葛承雍先生的文章《大运河为何没列入人类文化遗产》,颇有同感,我们确实好像把大运河遗忘了。事实上,正如葛先生所说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所创造的两大古代工程奇迹”“,但是,长城早已成为全国  相似文献   

9.
贺云翱 《大众考古》2022,(11):29-33
<正>人类的文明创造活动离不开自然的支撑和规约,但是人类也可以通过大型工程对自然进行改善和重组,创造更优化的文明生存条件。中国大运河的发生和发展大体上符合这样一个原理。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稳定、维持帝国统一为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历史,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11.
>>>申遗2004年九月在山东济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京杭运河文化艺术节上,京杭运河沿线17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大运河"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济宁“河道总督衙门”刘广新为适应政治、经济的需要,元初至元年间沟通了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元至元廿年(1283)大运河中段济州河沟通,濒临运河的山东济宁逐渐成为“高堑深隍,水陆交汇,北方冲要之区;襟带汉泗,控引江淮漕运咽喉。”①。至明代,济宁...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10,(10):28-29
“舟楫之胜可敌长城之雄”,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就像长城在众人心中“重千斤”一样,大运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同为中国古代工程奇迹之一,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大运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问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最大水系。大运河是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对于历代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笔珍贵的遗产,不仅需要后代子孙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而且迫切需要今人加以认真的发掘、总结和继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朱年志 《沧桑》2010,(2):98-99
物资的流通和运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经济活动,运输的首要条件是运道的畅通。明代大运河是联系南方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军事重心的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山东运河是整个运河的关键河段,在明代的南北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便利的水陆交通与物资的往来运输直接推动了山东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对明代山东的这一主要物资运道——山东运河的贯通,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浙江运河魂     
陈平 《旅游》2007,(5):72-83
北起京津的大运河,穿越河北、山东、江苏的千里沃野,在江苏吴江市平望镇附近进入浙江。大运河在浙江境内的数百里河段,习惯上被称为『浙北运河』。今年春节,我沿浙北运河自北而南一路踏歌,寻访了运河支系双林塘畔的双林、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新市、自古有『江南佳丽地』美称的塘栖,再经由大运河南端点天堂杭州,跨钱越塘江来到『浙东运河之头』西兴,饱览了运河两岸的无限风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18.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申遗热,更促使学界将大运河纳入世界遗产的范畴之中进行全新的认识与研究,同时国际重要的遗产研究团体也对大运河这一特殊案例给予了多方关注。当前学界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重点专题都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但与世界遗产理论体系并没有充分地接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遗产体系中已有的相关文件在对大运河价值评估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索"文化线路"对于大运河特质识别和价值研究的理论指导,从而发掘出对大运河遗产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物资的流通和运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经济活动,运输的首要条件是运道的畅通。明代大运河是联系南方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军事重心的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山东运河是整个运河的关键河段,在明代的南北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便利的水陆交通与物资的往来运输直接推动了山东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对明代山东的这一主要物资运道——山东运河的贯通,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京杭大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我国古代两大工程奇迹之一,她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知道京杭大运河,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后来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话说运河》,对京杭大运河才有了一个概貌性的了解。今年4月和5月间,为组织安排好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在江苏的考察活动,有机会两次实地考察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与大运河有了零距离的接触。走近运河,亲历运河,感受到的是运河的存在和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