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京杭大运河申遗开始启动日前,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考察团将对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是大运河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全程考察。  相似文献   

2.
周润山 《文物天地》2022,(9):102-111
<正>河南大运河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北部、东部区域,包括隋唐宋大运河河南段、京杭大运河河南段两部分。隋唐宋大运河河南段主要指通济渠河南段(洛河、汴河)、永济渠河南段(卫河),京杭大运河河南段为会通河河南段。流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9个省辖市和巩义、滑县、  相似文献   

3.
姜师立 《世界遗产》2014,(7):112-113
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而大运河作为一个地跨8个省(直辖市)、35座城市,多部门管理的线性活态遗产,采取了联合申报的方式,联合申遗过程中在机构建设、职能分工、协调合作方面采取的一些独特做法,也就是“协调推进机制”,相信将会为其他系列遗产的申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大运河,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至今仍然部分通航的"京杭大运河",但殊不知还有一条湮没在历史与黄土之中的"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中下游),初称通济渠,宋时多称汴渠、汴河。其自隋代始兴、唐宋鼎盛、南宋以后逐渐衰败,曾经的辉煌也渐渐为人所淡忘,甚至后人对  相似文献   

5.
张益  姜师立 《世界遗产》2012,(4):114-116
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相关标准和申遗工作要求,大运河申遗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和档案资料中心,这是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应该先行做好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大运河(扬州段)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就是为了规范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并推广至运河沿线城市。鉴于大运河  相似文献   

6.
赵云  王喆 《世界遗产》2014,(7):67-72
中国大运河申遗面临文献史料和实物遗存匱乏、系统研究薄弱等困难。为达到世界遗产申报的要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克服编制申遗文本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将有限而零散的文献资料求实考证,提炼出适用于世界遗产语境的大运河真实性、完整性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7.
“活着”的大运河 大运河是对横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统称,历史上主要经历过三次大规模兴建。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战争和运输需要竞相开凿运河。其中,位于扬州的邗沟沟通了淮河与长江,是大运河河道成型最早的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运河沿线城市联合申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过程中,内部曾经就有过古邗沟和太伯渎谁是"运河第一锹土"所在地之争。文章从文字学与史学的角度,对古邗沟与太伯渎的"沟""渎"语义、泰伯渎名称的文献记载以及来源、泰伯奔吴时代的环境与生产力,进行分析推断,维持"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申报文本的相关表述。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22日下午,当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消息从卡塔尔首都多哈传来,位于扬州的"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内一片欢欣——大运河申遗走过漫长的8年之路,同事们兀兀穷年,焚膏继晷,这份努力没有白费。一2007年的秋天,大运河申遗项目正式启动。但于我而言,对于申遗话题的关注,在更早的时间里就已经开始。2000年之后,"申遗"这个词在媒体出现频次逐渐增多,其时,我尚在扬州日报从事媒体工作。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扬州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大运河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运河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形态,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条大运河。一条是在中国大地上流淌着的大运河,它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个部分,流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8个省市,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贯通南北。这条绵延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伟大的工程创造,  相似文献   

11.
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是为了推动遗产保护及价值传播,遗产旅游则被认为是实现公众认识遗产内涵价值的有效方式,但当前对于世界遗产申报与遗产旅游、公众感知的相关性鲜有定量研究。基于659份对大运河扬州段游客及居民发放的调查问卷,建构遗产申报(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遗产旅游(World Heritage Tourism)与价值感知(World Heritage Value Perception)三者间关系的DTV理论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其中的关系,结果显示,申报世界遗产期间较好地实现了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发掘、保存与推广,但长期来看入遗对运河遗产旅游热度的提升并不显著;民众对于运河遗产价值的认识主要源于申遗期间的宣传,对遗产价值内涵的认识有限,感知深度尚显不足。如何将运河申遗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城市解读素材,是应受到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7月,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大运河(通济渠)泗县长沟镇邓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现将发掘情况汇报如下:一、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3.
正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也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英文简称WCCO)秘书处所在地,更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7年到2019年,大运河保护从部委和沿线省市的行动上升为国家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相关标准和申遗工作要求,大运河申遗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和档案资料中心。鉴于大运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线性活态遗产之一,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也难度空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事先启动了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对本段的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监测管理技术手段、监测预警操作流程等实际操作工作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创新探索,其规范做法被推广至运河沿线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涉及中国6个省、2个直辖市、25个地级市,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至此,历时8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之路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申遗冲刺并最终成功人遗的大背景下,2014年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文化现象遂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国先后举办了"中国大运  相似文献   

16.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人文地理》2013,28(3):70-73,19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冬冰 《世界遗产》2014,(7):110-111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对于扬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悦,作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遗产,这也是对我们艰苦申报工作的回报。喜悦过后,我们慢慢回到现实,开始冷静思考申报的目的,我们更多感到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和一份担当。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4):110-112
正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秋,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冲刺阶段,为保护文化遗产、助力运河申遗,我在淮北市策划和发起了一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考察组由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新闻记者组成,历时3年,跨越5省两直辖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即南北大运河和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达今北京涿州,全长约2700公里,且大多数已湮埋于地下;元代京杭大运河部分河段利用了隋代南北大运河,总体弃弓取弦直通京杭,全长约1800公里,且迄今有900多公里仍在通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