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和新挑战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同样如此。传统营造技艺能否保护与传承下去,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政策的倾斜,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等三方面的支撑。同时还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生产型传承”、创造保障条件、传统建筑营造与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关系问题。传统营造技艺从概念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在保护方法上包括抢救性保护、建造性(生产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技艺”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应该是文化。只有在全人类文明视域下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价值,才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作用,并使传统技艺中的精髓获得延续。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活态文化,而博物馆的藏品是传统手艺最强有力的物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具有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的职能,对传统手艺的保护和传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陕西历史博物馆发挥藏品优势,研发出一系列教育推广课程,努力让手艺得到传习,让文化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3.
科技发展到今天,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能够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能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西村,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几十年坚持手工打造哈萨克小刀,使这一传统技艺没有被时代遗忘,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这个人叫  相似文献   

4.
张永宁  黄佳睿 《东方收藏》2023,(12):119-121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及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制约因素的深刻影响,一些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对此,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统工艺的传承,通过建立博物馆、认定传承人、拍摄纪录片等形式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相关的传承保护工作还可跟随当下潮流更进一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文章旨在从数字媒体领域出发,探讨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元宇宙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希望通过以此达成保护传承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愿景,并对未来元宇宙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当宁静的手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忆,迎面而来的是喧杂的现代生活。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象缂丝技艺一样的手艺,而是做手艺时的那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心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小蔡 《福建史志》2013,(6):20-20
2013年12月14日,省方志委副主任方清受福建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之邀,参加历史文献纪录片《闽南望族》研讨会。会上,方清副主任对“闽南望族”的界定标准以及闽南文化内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闽南望方矣》纪录片的拍摄对传播闽南文化和增进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持有与实践:非遗传人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元的,一方面是国家非遗保护机制内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他们应当是非遗某一类型技艺与文化的持有者。同时,还有多元的社会化非遗传承,如教育传承、群众文化工作传承、儿童美术教育传承等等,这些传承更多是对非遗文化传统的参与实践,这些实践者未必是传统非遗类型技艺与文化的持有者。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文化传承活的载体与可持续的基础,如何来认识当下中国农耕文明转型期时  相似文献   

8.
2006年,苏扇技艺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苏扇的文化特质又一次受到了肯定。然而在现代,苏扇文化却面临着发展的窘境,一方面当代的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来学习制扇工艺,另外一方面却是苏扇老手艺人年事已高,苏扇制造技艺恐无法传承。然而,客观上来说,社会、政策、文化、市场又给予了苏扇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动机。因而,文章指出,需要走访苏扇艺人、作坊,做好苏扇文化整理工作;保护苏扇作坊与手工艺人,做好苏扇手艺传承工作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保护、传承苏扇文化,使苏扇文化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华彩。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在空间上横向发展,而文化传承是一种在时间上纵向发展,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相互影响。以现实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技艺为例,探讨影响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因素。希冀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佩 《世界遗产》2016,(4):94-97
正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黎族祖先在积累热带柔韧纤维植物编织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移植到服饰花边图案上,形成了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特色。历经千年,活态传承下来的黎锦技艺及其纺织工具、黎锦(织品)蕴含了大量信息。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这里关注的是一些手艺人,严格意义上说是旧时的匠人。专家把他们的的手艺赞誉为民间艺术、传统绝活,但他们自认为这只是赖以养家糊口的玩意儿。随着新玩意儿、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出现和进步,他们的手艺正日渐退出市场,频临失传。然而,这些手艺却是记录一段生活,见证一段历史,传承一段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总在保护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文化遗产,但却忽视了手艺人——这些活动的“文化遗产”。其实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我们真不能再增添新的遗憾。《留住手艺》欢迎提供河南各地老手工艺人的专访稿件或采访线索,让我们一起为留住先人的手艺做点贡献。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许国发 《东方收藏》2023,(10):134-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而雕刻技艺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确保这一传统技艺的延续和繁荣,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艺术创新和人文精神传播。因此,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五月份,央视一套连续三期播出了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之《易中天溉该片导演是王映漳,这里发表的是她的导演手记,原名《片子之外》。  相似文献   

14.
《华夏人文地理》2013,(2):171-171
在中国有一门独特技艺,这技艺与文化传承关系密切。却完全是一手艺活。今天许多人连“拓”字读音也拿不准的情况下,传拓技艺能够继续传承。已经堪称奇迹。2009年我在汉中,作家王蓬介绍褒斜古道旁有张姓拓碑世家,其家传技艺堪称一绝,旷野绝壁上粗粝凹凸的《石门颂》,被他们拓印得字划分明神韵十足——可惜1967年石门修水库时。  相似文献   

15.
央视纪录片《达赖喇嘛》中记述,1959年3月16日.达赖为是否逃走求问于“神”,“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  相似文献   

16.
陈婕  傅美婷  方舟  蔡媛 《旅游纵览》2023,(23):145-147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活态视角出发,以珠海三灶编织为例,探讨三灶编织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相关策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发现目前珠海三灶编织存在着技艺传承后继无人、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从活态视角提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优化路径,为珠海三灶编织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是祖先们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它必然有着"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传统民居融艺术性、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民俗性等于一体,但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被腐蚀、被推毁、被消亡的困境,保护传统民居,使其传承下来,使文化和历史不会断层,对于后代子孙,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需要文化部门牵头,人文知识分子、文化爱好者结成盟军,激起民众对传统文化、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并成为其守护者,使传统民居不仅仅是实体保护与技艺的保存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生态的延续保护,让这项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留传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影像方志》是一档以纪录片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节目,以影像为表现手段,以地方志为内容载体,借鉴传统地方志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体例,挖掘不同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色,以此为框架进行节目内容的构建。在节目的编排上,借鉴、融合了传统文字方志的记载模式,通过影像符号的编修开创新的修志模式,影像所呈现的画面语言弥补了传统文字方志在传播、视觉呈现上的劣势,对现实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正在发生的点滴细节进行直观记录。《中国影像方志》放弃传统的宏大叙事,小角度切入,精微表达,选取最能够突出县域特色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事件以及具有新意的关键词。从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挖掘地方的核心内涵,使得《中国影像方志》不仅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方芳 《神州》2020,(5):56-56
电视纪录片是用电视手段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以及某一人物或群体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录像节目。它纪录的是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任远的《电视纪录片新论》序言里说,这个“四真”,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但在看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后,我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了一些怀疑,现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南方人物周刊》2013,(38):33-33
近日由国产经典纪录片《故宫》原班人马打造、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在成都新东方干{喜大酒店点映,央视主创团队亲临点映会现场。作为该片主角之一,代表最美高山茶叶的竹叶青,集结茶叶专家、新老茶客与会,“茶人”们以茶会友,谈茶论道,在光影中感受一杯茶的生命旅程,领略中国高山绿茶竹叶青所呈现的至美历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