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新魁,字星桥,是当代著名的中年语言学家,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广东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广东社科联委员、广州国学研究社社长。 1935年10月,李新魁先生出生在广东省澄海县的一个书香之家。他从六岁开始在家乡念私塾,学的是《四书》、《五经》,又阅读了家中收藏的大量古书及当时的新式文学书籍,所以自小酷爱文学。十二岁时,他进入正规小学念五年级;1950年毕业后,考入澄海县第一中学。念初中三年级时,他开始写诗,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完全沉迷于文学的学习和创作之中。在高中期间,他负责编辑学校的黑板报《澄中日报》,经常在上面发表诗作,因而得了“诗人”的绰号。  相似文献   

2.
王永福,男,土族,又名更登什嘉,1931年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现年74岁。他是我国唯一健在的一位能说唱长篇土族《格萨尔》史诗的艺人,他是著名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恰黑龙江(1875~1946)的外孙,王永福老人的父亲杨增(1890~1957)也是一位著名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他很早就从岳父那里学会了说唱《格萨尔》。王永福老人在他一岁时,父亲为了逃荒避乱,带着一家人翻山越岭渡过大通河,来到今甘肃省天祝县朱岔乡多让沟,挖了一口窑洞住了下来,以租种荒山草坡、做长工、打短工勉强维持生活。到了1941年前后,他父亲得了眼病因无钱…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2015,(4):93
贵刊2014年第9期上发表了我父亲起草、本人整理的《柴山保往事》(简称《柴》文)。2015年第1期发表了夏宇立先生批评《柴》文的《柴山保往事之谬》(简称"夏文"),现回答如下:一、"夏文"3次提到作者父亲入伙易本应民团,说作者在易本应部中一干就是5年。这是对《柴文》的误读。《柴》文没有说父亲曾经入伙易本应民团。父亲逃难离家后是靠3个不到14岁的孩子养活的,1931年九月初二病死于荒郊野外。成为孤儿的三兄弟在易本应民团那里只混了几个月就  相似文献   

4.
陈奇 《贵阳文史》2010,(4):72-73
<正>求学时代1929年2月25日,吴雁南出生在四川省荣昌县(今属重庆市)吴家镇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宗国,在镇上一所小学教书,母亲陈朝碧,在乡间务农。4岁时,他即跟随父亲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四书》。10岁开始入小学二年级,13岁即小学毕业,其后到县城一所新创办的私立伯桥中学上初中。1945年秋,他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影响着我的一生。 我的父亲孙寒冰,曾经以创办中国第一本《文摘》、宣传抗日、在国民党统治区推出《毛泽东自传》而受人称道。不幸的是他于1940年5月27日,在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的大轰炸中牺牲,死时才37岁。此后,我的母亲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含辛茹  相似文献   

6.
父亲为国英勇捐躯已有70个年头了。每当我听到《英雄赞歌》里"勇士辉煌化金星"这段歌词时,父亲当年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出生入死的场景便一幕幕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父亲家境贫寒,六七岁时就当放牛娃。一边放牛,一边下地干农活。12岁启蒙,学习很认真,读了三四年书后,由于家庭生活十分艰难,父亲被迫辍学。他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着我的叔父做木匠活。但无论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日,单位组织部人员给我父亲送来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勾起了老人一段难忘的记忆。我的父亲吉秉英,1928年出生于雁北冀晋交界处的古道边上西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西堡为明代所建,里头住的大都是大槐树的移民,早年为保卫明朝江山,戍边而来。我的爷爷除了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到阳高德茂商铺当伙计。父亲弟兄三人,父为二,10岁前在本村私塾师宋从鼎,念了一年《三字经》《、百家姓》和《识字格言》,后因经济原因再没念下去。为了生活,他跟羊倌赵喜贵、祥子当起了羊伴子,和羊群打起了交道,暑往寒来,风雨无阻。193…  相似文献   

8.
《纵横》2007,(11)
《致梅兰芳君》:一篇"油腔滑调"的文章父亲马彦祥自幼酷爱京剧,梅兰芳18岁(1912年)和20岁(1914年)时两次到上海演出,父亲都随爷爷奶奶观看了他的  相似文献   

9.
耄龄忆旧     
一、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经历我于1905年出生于榆次西墕村,今年已届88岁.我上无兄姊,下无弟妹,是十亩地里一株谷——独苗苗.生母在我出世不久病逝.父亲不务正业,整日不回家,我孤苦伶仃无法在家生活,在本村小学读了几年《四书》、《五经》后,于1920年(15岁)离家出走,去太谷县东来当、榆次晋昌转运公司、平地泉裕发银行、方山县油面行等几个商号学徒、经商,先后共计15年.1935年我30岁时,到榆次城阎锡山政权所属的警察局当了警察.  相似文献   

10.
路遥(1949-1992,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平凡的世界》《人生》)从出生到去世,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与贫困做斗争的. 1949年12月3日,路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育有5个儿子,3个女儿.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亲挑着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为了生存,在路遥7岁时,父亲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  相似文献   

11.
李锐 《炎黄春秋》2011,(11):58-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虽然我晚六年才出生,但是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留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说给我不少影响.这个话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一、父亲与凌容众1922年我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继承了他的书桌,抽屉和小柜中有许多书籍,还有几张照片.我印象深的除《饮冰室文集》、《玉溪生(李商隐)诗集》(三种颜色字体线装...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20岁时考中秀才。三年后父亲亡故,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族人欺负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觊觎他的遗产,以至于“兄弟参商,宗族诟谇”,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由愤世嫉俗发展为放浪形骸,父亲死时留下的财产很快便消耗殆尽。妻子陶氏不堪忍受生活的痛苦含泪而死。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的书柜里,有一份1949年10月2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这是父亲的遗物。时光回溯到69年前。当时,父亲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第199师的一员,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特意保留了当天的这份报纸。1948年3月,刚刚年满17岁的父亲从太行山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入伍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4.
侯鑫 《湖南文史》2012,(2):37-38
父亲23岁那年和当时已经40岁的师叔郭启儒,应燕乐戏园邀请搭档来到天津,那一年是1940年。他俩首日登台是在端午节前的6月7日,白天的节目是《空城计》,晚上是《改行》。《空城计》那时不叫《空城计》,叫《跑龙套》,前半段是《挂票》,后半段才是《空城计》;《改行》那时叫《八大改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应《传记文学》主编郝庆军先生之约,经雷达老师同意,我创作了《雷达传记》。惊闻恩师仙逝,万分沉痛,谨提炼此文纪念恩师雷达先生。1946年,雷达父亲因肺结核逝世,39岁的母亲为实现父亲魂归故土的遗愿,带着一双儿女扶柩还乡。3岁的雷达和母亲、姐姐迎风站在装着父亲灵柩的道基卡车上,从兰州过定西、华家岭、通渭,直到秦安,向南翻过一座高山,就到达雷达的家乡——新阳镇。那座山岩壁陡峭,常有人悬崖丧命。这段艰难的路,成为雷达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李文成,原先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弃家入伍,他从军18年,经历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尤其是经历了整整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中,他身为守卫铁桥的排长,带领全排战士,打响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枪声(《鄢陵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许昌文史》第一期、《炎黄春秋》1995年第5期)。1945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父亲返回故乡,解甲务农,后半生居家从事农桑,于1996年元  相似文献   

17.
张楚 《文史春秋》2005,(4):54-5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2004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生于1905年10月,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父亲和祖父都好诗,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他的父亲喜爱诗,这个身体纤弱人的感情、气质、天赋都和诗  相似文献   

18.
<正>从近三百年晋商由壮大到消逝的历史长河中看,我父亲是由传统晋商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第一代,因此他是一个极具晋商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分子。这在晋商后人的发展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父亲渠川祜,字寿田,又作受天,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山西祁县渠家大院,祖父渠仁甫为他取乳名“如心”,由此可以看出祖父对他的疼爱。父亲5岁时祖母去世,祖父又当爹又当妈把他拉扯大。从7岁开始,祖父从《三字经》手把手教他念书识字,逐步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等,同时教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珠算。  相似文献   

19.
《夜谭随录》十二卷,清和邦额撰,是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后,在我国清代文坛上出现的又一部有杰出成就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和邦额,字霁园、愉园、号蛾术斋主人,霁园主人。满洲镶黄旗人。书前乾隆己亥(四十四年,公元1779)自序说:“予今率四十有四矣,未曾遇怪。”据此推之,当生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卒年不详。早年与父亲随祖父和明生活秦陇地区,又转徒到闽粤,这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看到人生的悲凉与苦楚,了解了社会上存在着的以御用观点不能解释的现象。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他十五岁时,祖父死了,他同父亲护灵从闽到京。之后,便在八旗子  相似文献   

20.
《论傣族诗歌》,是一部难得的傣族诗歌文学论著。原书名叫《哇雷麻约甘哈傣》,直译为“论傣族的各种诗歌”,意译为《论傣族诗歌》。写于傣历九百七十六年(公历1615年),原文用老傣文,写在类似经书样式的缅纸上,约四万多字。下面,谈谈有关《论傣族诗歌》(以下简称《诗论》)的发现、搜集和翻译情况。一、《诗论》的发现和搜集过程我是西双版纳土生土长的傣族,当过三年和尚。我父亲(今年九十岁)当了十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