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天 《文史天地》2003,(10):51-53
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120名10岁至16岁的少年赴美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中国留学生地位与作用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结合对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进行的统计、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将扮演的角色、留学人员回国和居留海外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以及留学人员的作用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而渐趋缩小的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以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留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曹宏伟 《史学月刊》2005,(10):126-128
中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已形成一个为人嘱目的新型的留学生知识群体,他们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变革及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近代留学生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变革容闳和赴欧美留学1847年容闳在美国传教士帮助下赴美学习, 留美8年,美国式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成就了他解救中国的最佳方案。在容闳看来,“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容闳:《西  相似文献   

4.
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在1918~1926年的大正中后期一改此前相对冷漠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支持成立"日华学会",颁布改善中国留日学生待遇的系列法案,退还部分庚款建立中国留日学生学费补给制度等。其原因主要来自中国留日学生日益剧烈的反日斗争和欧美各国争夺中国留学生教育权的国际压力,以及本国各界人士要求反省和改进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呼吁与建议。因此,这些政策虽在客观上为中国留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并未改变日本政府通过留日学生培养中日亲善意识和亲日分子以配合侵华扩张政策的主观目的,所以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选择性、象征性和国际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谢撼澜 《文史春秋》2003,(11):17-18
容闳(1828年—1912年),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容闳降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成长在清王朝走向衰败的时代,自小目睹了殖民者践踏南中国的侵略罪行。初谙人世的时候,他不再走传统的封建科举仕途,先后就读于澳门英国人古特拉富夫人所办的教会小学和香港玛礼逊教会学校。1847年,主持玛礼逊学校校务的美国教士勃朗因病归国,容闳欣然同往,入麻省孟松学校。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加入美国国籍。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士学位。他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脑海里深深地打上了西…  相似文献   

6.
1937年,日本疯狂地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为维护民族的生存,中华民族掀起了抗日的热潮.但在抗战期间,中国始终存在着一个为数较大的汉奸队伍,高级汉奸中留日出身者居多.这主要归咎于晚清社会的失序和日本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而对中国留学教育中的阴谋.  相似文献   

7.
长歌 《中华遗产》2013,(7):22-35
从1896至1945年的50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这些文化上的冒险家,在日本享受空前绝后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中国最初的公民社会,也在此初具模型。并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儒生遭遇武士道。儒 生也疯狂。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据白乐桑[Joel Bellassen)回忆,1973年首次到中国留学,“就像登上了月球,难得!”  相似文献   

9.
玲玲 《世界》2005,(9):73-75
近年来大专学生出国留学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专升硕”备受青睐。根据各大留学机构反馈回来的信息,在出国留学的大专学生里,选择“专升硕”的学生占了较大比重。有关人士预言:在未来一段时期,大专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还会逐年上升。“专升硕”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原来,一般全日制三年大专毕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专升硕”的课程,只要专业对口,这类学生可直接报读硕士课程,或者读一年预科课程再攻读硕士课程。这样最多不过两年半  相似文献   

10.
姜新 《史学月刊》2005,36(12):48-53
留学生归国考试是介于废除科举和实施文官考试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选拔人才形式。它不仅检验了早期留学活动,并且影响着留学生活动的规模与方向,推动了中国留学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它不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并且为文官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中国新式铨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1872年晚清第一批官派留学对中国近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政府对西方文化主动吸取地尝试。本文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论述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必然性以及从一些主客观条件阐述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卜平 《江淮文史》2002,(4):68-82
200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向国内外亿万观众介绍我国著名外经贸专家、中国"复关""入世"最早的倡导者、WTO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教授.已83岁高龄的汪老神采奕奕,声音宏亮,操着他那略带有安徽全椒口音的普通话,阐述他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张钰哲(1902-1986年)是我国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泰斗,26岁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成为第一位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他满怀爱国热情地将他发现的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星”。他两度赴美。一心爱国。1929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34年参加筹建中国第一个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从1941年起任台长45年之久。在他领导下的小组先后发现800多颗小行星,同时对彗星,恒星也有杰出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木华 《炎黄春秋》2003,(6):76-78
中国留学海外的历史,最初萌发于明末,有一个叫殷实勤的学士,因偶然与一个来自西亚地区的教士认识,从他那里了解了不少中东、中欧地区的经济文化,从而生出了“去外面看看”的念头。但当他想请人造舰“出去”时,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他便决定带上八名弟子想通过西边去“外面”看,但途中却被抢匪洗劫一空。随后有人请军队相助,想去海外,因而引起朝廷关注而下令严禁“海外交流”之行为,并于1754年,杀了三个逮皇令者。再次真正出现这种与海外交流的声音,则已是在清末了。按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习惯,他们对外部世界既陌生又不感兴趣。他们只愿意“…  相似文献   

16.
王琴 《史学月刊》2003,(8):120-122
吴汝纶 (1 84 0— 1 90 3) ,字挚甫 ,安徽枞阳高甸 (旧属桐城 )人 ,是桐城派后期的古文学家和著名的教育家。他出身于书香之家 ,同治四年中进士 ,曾入曾国藩、李鸿章幕 ,曾官内阁中书 ,深、冀两州知州。弃官后主讲于保定莲池书院 ,1 90 2年经管学大臣张百熙荐举 ,传谕赏加五品卿衔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一生中 ,非常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把其主要心血倾注于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提倡创办新型学校 ,培养有用人才 吴汝纶在深州、冀州任职时就很重视教育 ,重视人才的培养。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民族危难…  相似文献   

17.
家父吴绪华,字协安,1878年生于贵阳,1897年被保送入贵州经世学堂,1905年至1912年留学日本,毕业于国立日本大学专法科和明治大学高等研究科,1906年经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任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会长,曾在经济上帮助过孙中山先生。学成回国后,1912年秋至1915年底,  相似文献   

18.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190f年赴美留学,攻读经济学。1907年回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工商部长、实业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行政院院长等职。期间推行币制改革,并以国民政府特使名义出访英、意、法、比、美等国。1947年前往美国,1962年去台湾,曾任“总统府”资政。1967年8月病逝于纽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为缓和留日学生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以培养留日学生的"中日亲善"感情,日本政府顺应国际上列强退还庚款以资助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趋势,于1923年3月在第46届国会上通过了《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案》,并以此为基础,经与中方协商建立了一般补给生制度,正式开启了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工作。此后,日本政府为垄断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的大权,独自推出了特选留学生制度和选拔留学生制度,并在九一八事变后将一般补给生制度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于中国停付庚款和对华文化事业经费的扩张,日本政府的庚款补给中国留日学生政策也是几经变化,并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20.
留苏岁月     
1955年9月份,我们上千名留学生身穿国家发的“特别包装”——出国服,西服革履,从北京乘坐专列火车,沿途经沈阳、长春,最后从中国满洲里出境开往苏联边境小城赤塔,经苏联边防海关检查后,火车经西伯利亚直奔莫斯科。载着我们这些学子的专列驶入苏联境内后,列车员统统都换成苏联姑娘。餐车上的饭菜也统统变成了俄国式的西餐。由于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一进餐车,就闻见一股膻味、怪味。列车奔驰在西伯利亚的荒原上,很少见到人影,与在中国的景象截然不同。每在大站停留加水加煤时,我们都走出车厢,在月台上列队做操,以消除长途乘车的疲劳。由于我们的队伍整齐划一,颇为壮观,引来了不少好奇的苏联老百姓围观。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