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尔滨电影起源于清代末期,光绪25年俄国人在香坊开了第一家俱乐部,也就是中东铁路俱乐部。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1899年电影传入哈尔滨仅3年,从1899年电影传入到1900年建有皆克坦斯电影戏园,只1  相似文献   

2.
<正>自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外来人口骤增。据不完全统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2万多犹太人来到哈尔滨。他们在哈尔滨从事的经济、文化活动,给哈尔滨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侯外庐先生,献身教育事业数十年的业绩与风范,从祖国南海的香港,到北陲的哈尔滨;从长江东西的沪、渝,到汾渭盆地的太原、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金融业历来十分发达。据哈尔滨市档案馆资料统计,从1898年到1945年,哈尔滨曾设有本国各种性质的银行60余家,其中有官办、官商合办、民办等,这些银行大部分为外埠银行在哈设立的分支机构。从我们收藏的哈尔滨地名纸币实物和文字史料记载看,在哈发行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入党已76年、南下到武汉已73年。从15岁少年到91岁老翁,跟着党一步步朝前走,靠的是什么支撑呢?回想革命生涯,深深体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15岁入党寓意“同心”改名我是满族人,1931年在北国名城哈尔滨出生,家境贫苦,父亲靠修鞋养活一家人。1946年冬天在哈尔滨一中读书时,我秘密加入了党组织,那年才15岁。  相似文献   

6.
自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外来人口骤增。据不完全统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2万多犹太人来到哈尔滨。他们在哈尔滨从事的经济、文化活动,给哈尔滨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早期官办俄文报纸《哈尔滨日报》( )是K· ·拉扎列夫提议创办的,1903年6月19日创刊。他本人担任第一任主笔。最初计划是出版一种中俄合壁的报纸,为了给出中文版做准备。《哈尔滨日报》创刊初期有些纯属面向中国商人的广告则用中文刊印,并且从6月20日起改为大开四版,俄文标题下增印中文标题。后来东省铁路管理局决定单独出版中文《远东报》(1906年创刊),《哈尔滨日报》便取消了中文广告,但中文标题则一直保留到1914年。 《哈尔滨日报》是一家纯官方的报纸,初期主要刊登政府的法令、东省铁路管理局的各…  相似文献   

8.
关向东 《黑龙江史志》2021,(1):47-48,6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短暂的36年人生中,曾两次到过哈尔滨,和哈尔滨有着难解的情缘. 一、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 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是1920年10月20 日.瞿秋白乘火车取道哈尔滨去莫斯科,他是以北平《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9.
薄荷 《旅游纵览》2011,(5):38-41
<正>作为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哈尔滨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走进冰雪"采风活动2011年1月14日在冰城哈尔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从2011年1月9日开始,来自浙江杭州、湖北昌宜、江苏南京、湖北武汉,以及哈尔滨的姐妹们相聚冰城。  相似文献   

10.
邵华 《神州》2013,(3):45-45
哈尔滨的早期现代化历时三十余年,起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一外力的推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结束。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哈尔滨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教育与观念、城市和社会生活等,都历经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此,研究1898-1931年哈尔滨早期现代化的历史特点,可以为中国其他城市乃至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漠河之旅     
<正> 一先在地图上眼览神游一番,结果发现最吸引我又最具可行性的首选地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小镇——漠河。备好行装查清路线,5月1日下午一点我从大连上飞机,一路顺风3点钟便到了哈尔滨。原计划是马上从哈尔滨买火车票,先去加格达奇,然后再转车到漠河。到车站才发现因为长假旅游人多,当日的车票已售完,只能等明天了。正遗憾着,却发现列车时刻表上有哈尔滨直达漠河县的直快列车,这可是我出发前查资料没发现的,顿时喜出望外,这下可比原来预料的方便多了。当即便买了次日晚6点的车票。然后在哈尔滨找了个宾馆安心住了一夜。哈尔滨此时的气温只有12℃,比大连低了5~6℃。早起往窗外看去,大街上  相似文献   

12.
<正>岁月荏苒,时光流转。1982年5月,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编纂<哈尔滨通志、通史、专志、专史>的决定》,到2012年,地方志编纂作为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在哈尔滨走过了30个寒暑,经历了两轮修志历程,填补了无志的空白,取得了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哈尔滨的文化教育以跨文化教育方式转向教育现代化。跨文化教育中外侨所建立的学校功不可没,并呈现出沿袭创办学校国的本国教育教学体系;坚持母语教学,注重语言教育;坚持文化、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成为哈尔滨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到1920年,由于时局变化,哈尔滨跨文化教育转向本土化进程,也是西式教育融于中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葛妍 《黑龙江史志》2011,(14):31-32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15.
李宁  何冠群 《纵横》2009,(8):32-34
哈尔滨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正式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还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德金有时在哈尔滨居住很长时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哈尔滨最早的俄国人。第二年,一支俄国筑路考察队也来到此地,为即将动工的中东铁路打前站。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的女子教育,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文化较为落后的边疆地区,但是在国人兴办女学的时代潮流、中东铁路修建和哈尔滨近代城市崛起等因素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哈尔滨国人的女子教育在产生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并一跃登上东北地区女子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滨江时报》是20世纪20和30年代哈尔滨地区发行的一份重要民营报纸。它从1921年3月15日创立,到1937年10月31日停刊,历经16年,共出版4996期。虽然它的寿命只有16年,然而却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并且历经了奉系军阀、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积极开展流动展览活动。流动展览小分队,由五人组成,从一九八一年底到今年四月末,先后在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及哈尔滨重型机械厂等十二个工厂进行了展出,共展出一百五十多场次,接待观众近四  相似文献   

19.
1925年冬,楚图南在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的指示下,到哈尔滨以教师的公开身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他参加过中共哈尔滨党组织的创建,帮助时任哈尔滨党组织重要领导的任国桢,转递鲁迅给他的信件。他还参加了护送到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的活动,同时,及时地向从苏联归来的周恩来等报告了上海的革命情况。在哈六中,帮助和指导学生创办"灿星社",宣传革命思想,鼓舞革命斗志。1934年,不幸入狱后,通过撰写文章和翻译尼采名著,这种特殊方式继续革命。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攫取了在我国东北建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开始,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一大批俄国人,其中包括有贵族、官僚、反动军官、地主资本家等亡命者,潮水般地涌入哈尔滨。同这个流亡者群同步进入哈尔滨的,还包括一些成分复杂、观点各异、派别不同以及操不同职业的知识分子。从本世纪初到五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