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复杂的新格局下提出的战略构想,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是构筑"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蒙古国文化研究多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不足。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标签,蒙古国文化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草原文化深厚却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这种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本国外交态度、经济发展方向和政治立场。因此,学界应将"一带一路"的提出作为认识蒙古国文化的新起点,重视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5日至6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暨中蒙联合考古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50余名考古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  相似文献   

3.
<正>高勒毛都2号墓地(Gol Mod 2)位于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乌兰县境内,东部距离Khanuy河约12千米,海拔高度1800米。该墓地于2001年被发现,随后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对其中编号M1的大型墓葬及陪葬墓进行了发掘。2017年7~9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的中蒙联合考古项目,本年度主要对墓地中编号M189的大型墓葬一侧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蒙古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分布于蒙古国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得到广泛研究,如塔木察格布拉格(Tamtzak-Bulag)聚落遗址、敖包特(Ovoot)遗址、东乌力吉特(Zuun Uldziit)遗址、西乌力吉特(Baruun Uldziit)遗址及诺尔布林乌拉(Norovliin-uul)墓群等遗存。最近发现的图勒布尔15号(Tolbor-15)遗址(第一层)位于蒙古国北部,是已知蒙古国境内最早  相似文献   

5.
2014年6-7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境内詹和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匈奴时期半地穴式房址、灰坑,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漆木器、丝织品等。这批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蒙古国中部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2005年和2007年,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组成的中亚国际考古团在a·a·科瓦列夫和д·额尔德涅巴特尔的领导下对蒙古国南戈壁省的"成吉思汗边墙"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8.
突厥在历史上曾经建立了三个国家,即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这些国家在内蒙古草原和蒙古国境内有大量的遗存,形成了特殊的突厥考古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内蒙古境内和蒙古国境内的突厥文化遗存,然后分析了突厥墓葬的特点,最后阐述了突厥文化和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回鹘是8-9世纪称雄于蒙古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是唐代漠北九姓铁勒之一部.回鹘西迁之前驻牧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以哈喇巴拉嘎斯(今蒙古国浩滕特苏木)为政治中心建立强大的汗国,历经13位可汗,共96年(公元744年至公元840年).统治北方草原近一个世纪的回鹘民族在今蒙古国境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从2006年开始.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的回鹘四方形墓园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秀云 《满族研究》2016,(3):110-117
明清小说满文译本流布在世界各地,其中蒙古国是重要传播和留存地之一,其存世文本主要庋藏于蒙古国国立图书馆.但由于该领域文献整理横跨国域、文本研究涉及多民族语言等缘故,至今学界关注不足.笔者认为,将蒙古国国立图书馆所藏明清小说满译本放置于多民族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对其进行版本梳理、文本分析、系统辨别,对于中国汉文古典小说研究、满族文学研究以及多民族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6,(4)
正2011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发掘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赫列克斯浩莱山谷6号回鹘墓园内建筑倒塌堆积时,发现了一件刻有突厥鲁尼文的筒瓦(TⅩⅫ3∶1)[1]。此瓦为目前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唯一一件带有突厥鲁尼文的建筑构件,是研究漠北回鹘汗国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一这件筒瓦出土于赫列克斯浩莱山谷6号墓园中央夯土台基北侧的建筑倒塌堆积中,出土时已碎为三块,除了两端局部有磕  相似文献   

12.
"欧洲文化线路"由欧洲委员会于1984年提出并于1987年正式施行,其目标为"以文化合作的形式提升对欧洲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认同,保护欧洲文化的多样性,鼓励文化间的交流,协助调解地区矛盾"。经过四十余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在文化线路的管理体系、标准设立、资金筹措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相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体系、主题、形式的多元化构成了欧洲文化线路最大特点。"欧洲文化线路"以推动新兴旅游业(如文化游、体验游等)促进当地发展,对欧洲地区的遗产保护和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蒙古国的蒙中关系史研究取得了进展,出版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随着蒙中两国以及国际学界学术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蒙古国学界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蒙古国学者对蒙中关系史的研究进入新阶段。本文梳理、总结了蒙古国学界蒙中关系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主要学术成果、研究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1983年回国定居在山西阳泉的蒙古国归侨段富,祖籍山西省天镇县。1959年2月生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是段家的第4代华侨。从乌兰巴托一个普通华侨商人,到山西优秀的知名归侨企业家,段富走过了不平常的奋斗之路,从而谱写了一曲赤诚报国的光彩篇章。一蒙古国原来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称为"外蒙古"。1946年,中国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蒙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1955年4月和1960年9月,先后签订了关于派遣中国工人参加蒙古国生产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暨草原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福建、浙江、贵州、四川、广西、宁夏、洛阳、北京、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考古文博院系,中国文物报、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新闻媒体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文物部门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1957年6月初,根据我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有关方面签署的“中蒙文化协定”,文化部指示,由原古代建筑修整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的余呜谦工程师和笔者(技术员)赴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对兴仁寺和夏宫两处喇嘛庙进行维修工程前的勘测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本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观点。这种"合作"既有校企、校校的外部"合作",也有校内的"合作"。本文从"合作"开发的原因、观点、内容、形式、反思与创新几方面,研究我校在校本课程"汨罗乡土文化习俗"开发中不同学科教师、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内部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东南文化》2016,(5):39-39
正"智能化脱酸技术在整本书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为文化部组织的2015年度国家文化提升计划项目,由南京博物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南京瑞升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究。2016年10月25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智能化脱酸技术在整本图书保护中的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墓葬情况2011年,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古米廖夫欧亚大学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巴彦诺尔苏木东北乌兰和日木的希润本布格尔遗址(Шороонбумбагар,英文名:Shoroon Bumbagar)开展了发掘工作。该遗址位于北纬47°57'792″,东经104°30'887″,在乌兰巴托西北295公里,图勒河(Tuul Gol)南岸,海拔约1000米。中国学界通常将该遗址称为"巴彦诺尔壁画墓"或"巴彦诺尔墓"。  相似文献   

20.
故宫博物院藏"太师国王都行省之印"是大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赐给大将木华黎的官印,为木华黎受命主政中原汉地时(1217-1223)专用。"太师国王都行省"官号甚为罕见,该印内涵丰富,既有金朝旧制的影响,又体现了大蒙古国官印制度产生、发展的脉络,是金元之际典章文物传承的典型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