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现存19个窟中大都绘有壁画,明代壁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天梯山明代壁画有着浓郁的藏传佛教色彩和显密结合的特征,艺术上与同时代绘画不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2.
卢秀善 《丝绸之路》2010,(16):36-37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对天梯山石窟的自然环境、保护现状和主要病害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抢救性保护、维修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五幅天梯山石窟第4窟北凉壁画,其中所绘佛教人物形象优美、风格独特,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就这五幅北凉壁画主要内容和特色作一简单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尊天梯山石窟彩塑的修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梯山石窟即凉州石窟,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针对物的残损、腐蚀与损害状况,对其中的一尊彩塑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此次修复工作除使用传统的方法外,对这些方法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首先对彩塑腰部断裂处缝隙采取“边缘注水复原法”处理,后采用“泥层分步填充法”对断裂部位实施加固,再对细小裂缝进行灌浆修复;掺入聚醋酸乙烯乳液、糯米汁作为胶结剂,并选用5%Paraloid B72对未处理残损部位表面采取渗透加固及封护保护,此方法可用于其它泥质物修复。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相关人员也进行了文化内容的制作试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一些人将目光聚焦在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在对现存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了解那个年代的文化及人们的习惯。天梯山石窟素有石窟鼻祖之称,历史悠久,其壁画研究价值极高。它是石窟艺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的存在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有待开发。文章就以天梯山石窟的北魏壁画的发展历史作为切入点,从天梯山石窟的现存壁画中了解以天梯山石窟的壁画为代表的北魏壁画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结合大量的文献参考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给从事艺术方面的、想了解北魏壁画的人员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晶 《丝绸之路》2021,(1):91-94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论文通过分析天梯山石窟早期五个洞窟的开凿背景、平面形状、洞窟内壁画风格,同时对比其它早期石窟的形制,得出天梯山石窟的洞窟除直接受到印度石窟寺影响外,亦因地制宜发展出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他维宏 《丝绸之路》2014,(12):35-36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毁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中西秦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却保存完好,至今还未发现有被破坏的痕迹。此中原因,史语不详,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9.
天梯山石窟,即北凉石窟,在国内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石窟鼻祖。据考证,9窟彩塑与壁画制作始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重绘。针对目前彩塑与壁画的保存现状及需要修复的状况,本研究运用现代分析仪器与技术,对9窟现存的彩塑、壁画进行了科学分析。其中,对彩塑及壁画地仗土层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对重层彩绘颜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分析;另外,对清理彩塑地仗时发现的植物茎秆及附属物,采用偏光显微分析技术进行了材质鉴定。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9窟现存彩塑及壁画地仗土层具有相同的矿物组成,基本包括石英、长石(斜长石、少量的K-长石)、云母(白云母、绿泥石、伊利石、斜绿泥石)、方解石、少量石膏,并确定植物茎秆材质为稻草;在使用的彩绘中,黑色为墨,红色颜料有朱砂、铅丹和铁红,蓝色颜料为石青,白色颜料以方解石为主,有少量的石膏。本结果可为后期天梯山石窟的全面复原修复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陈悦新 《华夏考古》2014,(1):114-120
响堂山石窟地处东魏北齐国都邺城以西的鼓山,与东魏北齐皇室关系密切。响堂山石窟的佛衣以通肩式和中衣搭肘式两种为主,可分为两期,一期以通肩式佛衣为主,大体为东魏至北齐文宣帝时期,约534~559年;二期以中衣搭肘式佛衣为主,大体自河清至北齐灭亡,约562~577年。其中,中衣搭肘式佛衣的II式,可能与昭玄统法上的僧服改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馆藏壁画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博物馆藏品之一,大部分为来自考古发掘现场的墓葬壁画,其次为揭取搬迁的石窟壁画和殿堂壁画。因其制作材料(主要为泥质或石灰层地仗)脆弱,保存年代久远,各种病害多发且严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石窟壁画保护的难点是水—盐运移引起的壁画酥碱等病害问题,而当石窟壁画转移到博物馆作为藏品保存后,其赋存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博物馆可控的、稳定的温度、湿度使其保护难度大大降低,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必然成为馆藏壁画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结合多年石窟壁画保护实践,探讨了馆藏石窟壁画保护理论与保护程序,重点阐述了壁画附加支撑体的去除、新支撑体的选择以及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提出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利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馆藏壁画的价值及保护修复过程,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研究成果对同类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严静等 《文博》2014,(2):92-96
北凉时期的天梯山1窟5号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但由于抢救性搬迁,加之长期未再做保护处理,壁画出现了多种病害。针对该幅壁画的病害,对其进行了画面的清理保护,背部石膏、水泥支撑体的去除,背面修整加固,更换支撑体,以及壁画做旧处理。选择的保护修复材料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同时兼具了可再处理性;壁画支撑体的制作选择质轻又高强度的蜂窝铝板、碳纤维,工艺上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既保证了强度和耐久性,也考虑了日后更换问题。同时收集原土对壁画四周填泥做旧,确保其合理性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3.
李娜  汪旻 《丝绸之路》2010,(22):26-28
金塔寺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一部分,因地理位置偏僻、对外开放不够等原因,没有太多具体资料可寻,但其却具有重要的石窟研究价值。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对金塔寺石窟的造型特点及历史背景作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就其形制、塑像特点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造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相似文献   

15.
灭佛首辅李德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山 《文史天地》2006,(10):42-47
李德裕,在唐王朝时历仕穆、敬、文、武、宣宗诸朝,在唐武宗时,位极人臣,走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无法摆脱“党争”的政客。他在党争中发迹,也在党争中败亡。  相似文献   

16.
麦积山石窟“碑洞”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麦积山的地质地形和历史上发生的有关事件,参考一定的历史文献,分析探讨了麦积山石窟“碑洞”中保存石刻造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殊山石窟万佛洞西夏壁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殊山石窟是丝绸之路星罗棋布的石窟群中比较重要的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殊山中。石窟、寺院依山而建,以殊沟为界,分布在“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据乾隆  相似文献   

18.
王奎 《陇右文博》2007,(2):82-84
一、石窟环境状况:1、地质概况 天梯山石窟地处祁连山——河西走廊南山山间盆地,形似葫芦状,长约15公里,宽约1—3.5公里,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洞窟依河湖相砂砾岩建造,上部为紫红色泥质砂岩,泥质砂岩之上覆盖薄层黄土;中部为砖红色厚层砂岩夹薄层砾岩;下部为棕红色砾岩,全部洞窟皆位于下部砾岩岩组之中。  相似文献   

19.
杨方冰 《四川文物》2005,(1):6-8,55,F003
大足石篆山北宋石窟造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新发现了三龛造像,依次编号为第10、11、12号龛。本文详细介绍了此三龛造像内容及题记,并对其进行定名,认为其应为“炽盛光佛十一活曜龛”、“观音菩萨龛”和“山王龛”。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距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集结了400多年佛教石窟艺术精华的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东魏大权掌握者高欢执政的16年内,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