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万 《神州》2013,(15):161-161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于生态的思想,这些前瞻性的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来源。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既是文学批评,也是文化批评。它的产生既根植于当前生态危机日趋严重这一现实基础,也充分吸收了生态学、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学科及文艺批评流派的一些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生态批评家期望通过研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以发掘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寻找一种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对立的有机论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李洋 《神州》2014,(14):134-13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花会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248-24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丽霞 《沧桑》2009,(3):124-125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态观,它深刻揭示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分析了生态危机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深远的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从最原始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这样的工业进步,改变了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的恶化,迫使我们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是涉及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的问题,这要求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探讨。我们在文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哲学的研究,帮助更多人正确地意识生态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莉莉 《攀登》2013,(5):35-41
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笔者认为,从地域性、理论主题和世代性三个方面来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种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即或是仅就“世代性”脉络来考察,生态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发展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9.
齐兵 《神州》2013,(35):176-177
面对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一重大的课题,十六大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眼光,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广泛吸取人类进步理论的优秀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生态思想体系,而十八大报告中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胡锦涛生态思想的先进性,创造性,丰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为我国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白光润 《人文地理》2003,18(2):75-78,6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指出技术文明经历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命过程成就和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论述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区别。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进步。指出个性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克服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多样性危机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论述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认为文明过程的环境影响、地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马波 《黑龙江史志》2008,(24):96-96
文章从历史上我国存在的生态智慧思想为切入点,探讨环境法理念中生态中心主义的内涵,分析和对比现在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伦理道德思想,论述生态主义的优越性,重点论述生态中心主义如何突破、创新传统法理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学军 《攀登》2009,28(1):59-61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是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必须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晓茜 《神州》2013,(33):43-43
通过生态视角阐释了杨志军的《藏獒》和姜戎的《狼图腾》背后存在的生态危机,唤醒人类丧失已久的生态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以草原狼、人及草原的关系为题材,以生态思想重塑民族性格,通过传播生态思想的社会作用来呼吁人类对生态的重视以及应具有的生态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渝匀 《区域治理》2022,(13):129-132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理性也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理性的运用使人类更善于利用自然,但是也逐渐造成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危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离被自然压迫的历史越来越远,并在理性自我进化的本能推动下离生态理性越来越近.然而生态理性不是凭空拈来之物,必须在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基础上、在生态文化的熏陶中才能在...  相似文献   

15.
王彦婧 《黑龙江史志》2014,(20):146-146
马克思的生态观与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文中对马克思的生态观的形成做了简要介绍,主要探讨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和科学与生态学的关系。文章论述了马克思的生态观与实现中国梦的问题,包括要转变观念尊重自然、要倡导科学精神和尊重自然规律、要重视科技的作用以及加大清洁生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9,(6)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经济思想方法,尝试解析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内涵和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薛凯  刘巍 《神州》2013,(15):174-174,191
人与自然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须每天面对的两个领域,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原料和环境条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能否可持续进行。正因为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历代哲学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但是,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人们单方面追逐经济效益,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再加上人口的大幅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出现了危机。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从哲学层面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缓解危机提供哲学理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萌芽认识到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历史过程。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深度和建设广度为标准,以自然观、发展战略、生态环境建设手段的历史演变和特点为内容,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起步、全面展开和质的飞跃三个阶段,认识的深化以及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两汉时期 ,生态环境的质量较先秦而言大为下降 ,引起了当时诸多人士的重视 ,他们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使得生态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宏丰文化遗产之一部分。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对秦汉时期生态思想的几个方面进行爬梳和探讨 ,力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的概貌。本文第一部分论述的是秦汉时期生态思想的基本方面 ,即关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间应有的和谐与统一关系的思考 ,认为这一思想具有辩证法“合理的内核” ;第二部分勾勒了生态保护措施主张 ;最后 ,在宏观上对这一时期的生态思想予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态人"的培养,而"生态人"培养的关键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观念最好的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诸多教育学科中最有效的一门,较之其它学科,它有着出众的优势,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