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浙江省水利厅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于1990年4月21日至4月24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举行.浙江省水利厅陈绍沂厅长主持开幕式,水利史研究会周魁一会长致开幕词.水利部原副部长刘兆伦、长江志编委会主任文伙波、水利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姚汉源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桥驿教授等有关水利、科研、高校新闻以及浙江省部分市、县的40多个单位7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25篇学术论文,有专门研究鉴湖水利的,有探讨绍兴平原水利工程和其它有关方面的论文.鉴湖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设施完备,技术、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之一,由东汉会稽太守马臻于水和五年(140年)主持兴建.从其创建到南宋初年的湮废,发挥效益近千年,在绍兴历史的进程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山会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天津蓟县独乐寺,从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至今,已一千余年了。这座古寺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和观赏价值,蜚声中外。但是关于它的过去,人们却知晓甚少。近年因工作关系,笔者有机会考察了该寺的建筑、塑像和壁画,参加了白塔修缮工程中的考古活动,接触到一些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材料的疏理、考证,作一次独乐寺历史的追溯。  相似文献   

3.
慈溪的古窑址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白洋湖、杜湖、上岙湖、古银锭湖(早年被废)等地。从1983年文物普查以来,共发现古窑址180余处,烧造历史从东汉开始,延续至宋。1957年调查上林湖窑址时,曾发现过东晋窑址,但我们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至今仍未找到其遗迹。现发现的7处东晋窑址均分布在古银锭湖一带。去年8月再次对东晋窑址作了复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夏官印     
官印,是古玺印的一种。它是古代政府各级机构和文武大臣行使权力的凭证。我国从战国开始使用玺印,一直沿袭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夏官印是我国古代玺印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研究西夏典章制度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古玺印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应该说,对中原王朝古玺印的收集和研究,是比较早的;我国古代金石学,古玺印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对边疆地区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官印的收集和研究,则是比较  相似文献   

5.
绍兴古镇为什么独一无二?绍兴的水乡古镇,因为有鉴湖的地理基础和越文化的熏陶,具有自已独特的地位和意义。鉴湖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鉴湖山水园林风光及名胜古迹是五千年中华史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6.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张升辑佚是传统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今天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据一般的看法,辑佚如果起源于宋代的话,那么至今快有一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不应仅仅把它当作传统治学的一种方法来继承,更为重要的是,还应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也就...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书院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自唐代出现书院,至清朝末年废书院,书院制度存在达一千年以上。有学者统计,全国历代书院在6600所以上。书院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史春秋》2010,(8):F0002-F0002
<正>"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绍兴,就是走进了江南,就是走进了小桥,走进了流水。就是走进温柔、走进梦境。"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的山,绍兴的水,绍兴的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女儿红,在鲁迅的笔下邂逅。  相似文献   

10.
漳州古为闽越、南越之地,在其建置之前就有其他古县存在,其中已知的绥安、龙溪为漳州地区最重要的二县,都曾作为州治所在地。对于两大古县的废置、由来及与漳州历史的关系,因史料不足,或存在一些争议。笔者梳理了相关历史文献后认为:绥安县自古与中原关系密切,其废置与安定民变无关;龙溪县名由来与溪洞等土著民系有关,龙溪县建置到废弃一千多年,不存在随置随废之说。而且,州县治合一后,龙溪成为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于1983年创刊,至今刚好是五周年。五周岁当然还是一个孩儿,但它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的货币有它悠久的历史。货币是与商品生产同时诞生的,有了商品生产就有了货币。中国的商品生产可以追溯到商代,到现在怕至少有四千年了,中国的货币历史大概也已有四千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古的货币国家之一,但它绵延到今,源远流长,始终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货币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2.
从统万城的兴废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建成于公元419年,废毁于公元994年。统万城的兴废,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历史问题,而是揭示了北方生态环境敏感带地区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利用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影像判读、历史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在复原统万城的城市形态的基础上,对建城初期的当地生态环境做了一些初步的复原工作,并探讨了统万城从修建到废毁期间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安城南交潏二水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交潏二水发源于西安城南秦岭山谷中,由古至今一直是西安城最好利用的水源。在整个历史时期,人们对交潏二水的利用和改造几乎连续不断,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到了交潏二水主河道的变迁。 由于秦岭和骊山上升作用的影响,西安地区南高北低,东高  相似文献   

14.
從一個民族的建築藝術,可以看出它的民族文化的發展情形。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國家,遺留的可供研究的民族文化遺產甚多,在建築方面,如河南淮寧縣的太昊伏羲氏陵,湖南酃縣的神農氏陵,陝西中部縣的黃帝軒轅氏陵,山東曲阜縣的少昊金天氏陵,河南滑縣的顓頊高陽氏陵,雖然有些已經過後人的修理改造,但它仍是四五千年前的古蹟,其年代遠超過埃及的金字塔。此外我們還存有許多一千多年前的石闕、石窟、石柱、石塔、石橋。中國古建築多以木構爲主體,很難保存到三四千年,但是一千多年的木構建築物仍有發現。我們擁有許多可供研究歷史文化的文物,如果不加以珍惜保護,勢必逐漸毁滅。茲就我國古建築的保存問題,略抒個人意見,以供文物工作者參考。  相似文献   

15.
一王国维是近代一位有名的学者。鲁迅先生称他“是老实人”,认为“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郭沫若同志推崇他是“新史学的开山”,“很有科学头脑的人”。王国维在古文字、古器物、殷周制度及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他对于古典文学和古典戏曲的研究,也有突出贡献,至今犹为人们所称道。但是,王国维却在1927年突然自杀了。  相似文献   

16.
后记     
《江夏春秋·风物集》在古江夏地区的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和武昌县四区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共同协作下,终于问世与读者见面了.这是自1990年起联合征集出版《江夏春秋》丛书,继《往事篇》、《风云录》、《人物选》之后出版的又一本江夏地方文史资料专辑.它对于帮助人们了解、研究古江夏的历史,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国情、市情教育,无疑是一本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 “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 《文史月刊》2012,(8):15-17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古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但关注的角度主要是墙本身的功能和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而它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往往被人们忽视。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角度转型的铺垫;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前期开发、规划以及后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以古墙为例,简单介绍了中国各类典型的古墙,阐述了古墙的建筑艺术属性,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诗意之美。通过管窥古墙的艺术属性,探究古墙的旅游审美价值,力图增强人文旅游资源观光活动中的审美效果,提升观光旅游活动的理念和质量,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正>南明河对于贵州人文蔚起可谓得天独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即“天地人”三才优势。有关历史文化的传承宏扬,全赖于兴学施教。元朝初年,就在今市府路原市政府一带,始建贵阳地区最早的学校——顺元路儒学,后学校渐毁废。至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4年),由曾任过该儒学教授的何成禄,在学校的原址上建起了贵阳地区的首座书院——文明书院,为贵阳书院教育讲学、培育人才之滥觞。  相似文献   

19.
韩全红 《旅游》2005,(8):73-79
豫、陕、鄂三省交界的淅川县,有一个至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完好之一的明清古镇——荆紫关古镇。这个长仅2.5公里的古镇,地面还完全用青石板铺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镇上,老人还常常提起“刘邦、刘秀、李自成”;古镇上,历史上的家家户户经商变成了如今的家家户户从事手工加工业,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生活。整个古镇,简单,轻松,幸福。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曾顺路参观了河南内乡的古县衙。内乡古县衙始建于1304年,距今已有将近700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物为清光绪年间营建,也已历时百年上下。和许多参观者一样,我至今仍认为这个古县衙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今天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