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畋 《文史天地》2021,(1):78-81
众所周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几乎每战必败.然而,由于战术细节缺失、官方材料的掩盖与私人著述的夸张,不少交战状况已经难以还原.不过,1842年3月10日凌晨的宁波之战却多少算是个例外,无论英军还是清军,都留下了不少战争的生动细节.从此战当中,大约也可窥探为何清军纵然占尽天时地利也往往输得一败涂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喻芳 《湖南文史》2008,(7):37-37
汉藏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民族,在清朝,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军的武器与英国军队的武器相差甚远,尽管清军官兵作战英勇,仍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情急之下,清政府只得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仓促应战。  相似文献   

3.
汉藏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民族,在清朝,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军的武器与英国军队的武器相差甚远,尽管清军官兵作战英勇,仍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情急之下,清政府只得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仓促应战。  相似文献   

4.
浴血鸦片战争的藏族远征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难当头,2000藏军增援东南沿海战场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军的武器与英国军队相差甚远,再加上几十年的太平盛世,缺乏实战的洗礼,尽管清军官兵作战英勇,仍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战争开始后不久,英军一路北上,先后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等地,随后又占据了吴淞,逼近南京城,清朝南北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情急之下,清政府只得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仓促应战。1840年底,清政府的调兵令传到了远离前线的藏族聚居区——四川嘉绒(今阿坝州)汶川县三江乡土司索衍的手中。面对国家危难,索衍当即决定,派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会同大金土司阿木穰等人,率藏军开赴东南沿海,协助清军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5.
1842年夏,鸦片战争至此已进行了将近3年。英国侵略军攻城掠地,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战争灾难。道光帝鉴于清军在广东和浙江的两次反攻均遭失败,又害怕人民起来推翻其统治,遂由过去的战和不定变为求和乞降。他任命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议和。同时派往协助耆英议和的,还有重新被起用的前钦差大臣伊里布。 当时,英军无意停战,而是要按既定计划,闯入长江,控制长江与运河两大水道,截断南北漕运,使北京所需江南的大最糟米和税银无法北运,扼住清政府的经济咽喉,再肆意要挟。而清政府却错误判断英军将北犯天津,威胁北京,所以,清军重点在山东、河北沿海设防,而忽视了长江一带的防务。  相似文献   

6.
刘澍 《文史博览》2013,(1):66-67
荒唐的武器:大炮可做鱼缸用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还在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枪。而英军普遍用步枪,大炮则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清军水师战船多为木船,吨位小,载炮少,加上偷工减料,与英舰自然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定海之战中张朝发因受伤而死,理应被视为为国捐躯。然而,他长期被看作有罪之身,没有获得应有的礼遇和评价。本文通过重新解读史料和学术史梳理,认为前人提到的张朝发所犯"罪行"主要有八项:其中,"通敌"一项纯属子虚乌有,"撤守"一项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前不作准备"、"临事调度无方"两项确实存在,他也可能犯有"贪腐行为",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清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至于"愎谏"、"临阵脱逃"和"丧师失城"三项,尚须作进一步讨论。张之所以拒绝其部下的建议,实是各守其责、不得已而做出的选择,而且其部下所提建议是基于"英军不能陆战"这一错误的判断之上。张在战斗中受伤,最后不治而亡,属于为国捐躯,与临阵脱逃有本质的区别。张对定海失守负有一定责任,但清军战败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单从技战术的角度而言,在定海之战中,清军与英军在知己知彼、军队人数和士兵素质、武器装备、战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清军战败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道光二十一年(1841)初,鸦片战争的战火再度漫延到珠江口一带。广州城岌岌可危,清政府调兵遣将仓促应战。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一)晚,靖逆将军奕山盲目令清军偷袭英军而遭惨败,珠江口各军事要塞也因之相继失守。22日,“城西商馆、公行及新墩石公祠、金利埠之铺户。均为炮火延烧。同时,河南洲头嘴亦着弹焚毁。”  相似文献   

9.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宁远总兵吴三桂打着为君父报仇的旗号引清军入关,从此,清军控制了渴望已久的山海关,长驱直入。占领北京、挫败李自成、击跨张献忠、覆灭南明弘光、隆武、永历诸政权,进而完成了清朝入主中原对全国的统一。如果没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事件的发生,清军绝不会如此顺利地在月余内占领山海关并进取北京。就此而言清军入关与进取北京确乎有某些偶然性。但有人夸大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作用,甚至把清军入关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时期,前线将帅在与英军接仗以前,都对以众击寡,以逸待劳,以主待客等古老战略战术原则和战争形势充满胜利信心,只是在经过战场较量之后他们对于英军“船坚炮利”才有了真实体验,大多改变了看法,主张仿造西方船炮,“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后方官绅缺乏战场体验,在战后多数仍然停留在战前的认识水平上,他们把清军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前线将帅指挥无能和军队缺乏训练,未能正确估价武器装备优劣对于战争结局的影响,不愿坦然承认落后挨打的事实。由于“师夷制夷”主张未能得到朝野确认,军事工业近代化因此迟迟不能启动。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火炮主要都是17世纪以来欧洲普遍采用的前装滑膛炮,其内装火药都是黑火药,这种基本的技术原理决定了中英火炮从质的意义上讲,还属于同一技术时代的产品。但是,因工业革命发生与否的影响,此时的英军火炮从数量意义上讲,在其设计思想、炮身材质、铸造工艺、弹药质量、火炮射程、舰炮品质、火炮机动性、射击精度和射速等技术关键之处优于清军火炮。这些技术关键之处,显现了中英双方火炮技术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清军撤走之后,俄国侵略者立即撕毁誓约。托尔布津奏命率五百余人重返雅克萨,依旧址筑城,工事、火力较前大大加强,贮备了足供两年的粮食,准备固守抗拒清军。半年多以后,直到康熙二十五年二月,清军才发觉。康熙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第二次进兵雅克萨,收复中国领土。七月,清军再次围困雅克萨,托尔布津凭借坚固工事和精良枪炮负隅顽抗。清军决定“进兵直抵贼城,掘长堑,立土垒以围之”。双方多次展开激战,托尔布津被击毙,守城俄军由拜顿率领,龟缩城内,等待援军。沙俄尼布楚督军符拉索夫,派出援兵偷袭,见清军营垒禁严,无机可乘,只得返回。  相似文献   

13.
袁文良 《文史月刊》2007,(12):57-58
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到北非统帅非洲兵团。隆美尔依靠其灵活多变的指挥艺术,战胜了数倍于己的英军。1942年6月中旬,英军固守的贾扎拉防线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期,英军进攻非洲的布尔。布尔人的战斗能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如英军,为了战胜强敌,布尔人根据山地草木的颜色特点,把衣服改成与草木颜色相近似的绿色服装,武器也涂上绿色,然后埋伏在丛林里。而英军穿的是很显眼的红色军服。布尔人很远就可以用武器瞄准英军,而英军寻找对方的目标却很困难,结果英军遭到惨败。英军吸取了这个教训,把红色军服改成暗绿色。  相似文献   

15.
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期间,英军对太湖平原进行了大范围的地图测绘。自1862年3月英军陆续测量了南翔、嘉定、青浦、南桥、柘林等主要战场,绘出各城镇大比例尺地图。12月至次年3月,戈登带领工兵部队在上海周边一百里内进行地图测绘,获取水路交通信息。此后英军驻扎上海,戈登率常胜军前往苏常地区作战。他利用实地调查和中文地图获取地理情报,并通过测量绘制准确的太湖平原地图。后来这些测绘成果被推广应用,提高了英军的地理认知,在其军事行动、商业扩张以及欧洲地理知识传播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纪志龙 《南方文物》2001,33(1):110-112
清道光十九年七月廿七日(公元1839年9月4日),清军水师大鹏营参将赖恩爵指挥各水师船 和九龙寨炮台,向对我武装挑衅的英国兵船开炮,战斗持续5小时,此仗为中英间最早的“ 鸦片战争”,亦为中国反击英军侵略的最早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战。赖恩爵,字简廷,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大鹏所城(今深圳市龙 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卒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上。赖恩爵出生于行武世家,祖父赖 世超官至广东琼州镇总兵,武功将军,御赐蓝顶花翎,正二品;父亲赖英扬一生致力于缉匪 抗盗,战绩彪炳,道光十…  相似文献   

17.
1894年11月11日,抗日名将聂士成指挥清军,凭依位于辽宁宽甸西北、距丹东市区约160公里的摩天岭天险,布置炮台、步兵战壕等防御工事,有效阻击了日军进攻,取得了摩天岭防御战的胜利,这也是甲午战争中清军取得的唯一胜利。  相似文献   

18.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国家档案馆藏有多幅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原始地图。其中五幅为清军围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 ,一幅为长沙攻守形势地图。结合文献记载 ,各图的绘制时间大致可以考定。在 1 851年永安北路清军驻兵总数、“古束”地名写法、长沙兵勇壕坑的实际走向等问题上 ,这些地图可订正目前流行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永福于1837年生于时属广东的钦州防城司古森峒小峰乡一个穷困家里庭。8岁时,全家迁往广西上思县。20岁时,贫穷的刘永福为求生路,参加了当地的反清武装。30岁时,为躲避清军追剿,刘永福率部下黑旗军撤入越南北圻。在中法战争期间,刘永福率黑旗军配合清军作战。清政府遂将刘永福及黑旗军纳入清军系列。战后,清军撤退回国,刘永福也率黑旗军回国。  相似文献   

20.
一八六二年五月,清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皖北重镇庐州,英王陈玉成率部北走寿州,结果被二次叛变降清的练匪苗沛霖所诱擒,不久在河南延津遇害。关于陈玉成遇害问题,江地同志在《捻军史初探》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叙述和说明:“在皖南,清军多隆阿、張德胜、雷正绾等部猛攻庐州城,五月十三日英王陈玉成见此难以支持,遂率军撤出庐州,突破清军包围,连夜北上。北边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