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纪之交的日本经济显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其中尤需关注的,就是在物价变动方面的全新态势。面对物价变动的这种全新态势,日本政府曾一再告诫: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恶性通货紧缩的危险”;到今年三月又公开认定:日本经济“已经陷入慢性通货紧缩之中”。以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的当前日本物价变动的这种全新态势,是由多层面的原因共同促成的,并已经且仍将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形成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为改变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状态,在新世纪初制定《IT基本战略》,决定实施IT立国战略,2005年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为此,日本政府以制定《IT基本法》、实施IT立国战略为中心,通过e-Japan战略、IT新改革战略、IT新改革战略政策纲要和e-Japan重点计划等,积极采取了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又提出《u-Japan构想》,争取在2010年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以消除数字鸿沟,使地方也能够充分利用IT基础设施,有信息均等和机会均等的公平上网环境,以建设充满活力的地方,实现城市和地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褚静涛 《民国档案》2017,(3):120-127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美国政府草拟了一份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波茨坦会议召开。美国政府就公告草案,征求了英国政府、中国政府的意见。7月26日,美国、中国、英国领导人联合发表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也就是通称的《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拒不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6日、9日,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基本摧毁了这两座城市。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附署《波茨坦宣言》,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日本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英国出于冷战的考量和为了换取日本在其东南亚殖民地的财产,在旧金山媾和时放弃了其东南亚殖民地对日本的赔偿要求,使得1962年初因发现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被屠杀的华人遗骸而引发的对日追讨血债的行动困难重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日本政府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发动了对日不合作运动,公布了14项实施办法。此运动的发动及其影响,使日方深切地感受到新加坡在其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并成为《日本国与新加坡共和国之间1967年9月21日协定》顺利签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旅大地区建立了关东州殖民地。会是关东州最基本的地方行政机构,日本殖民政府对关东州殖民统治主要是通过会来进行的。但关东州的会只是一种行政上的辅助机关。1925年6月20日,日本政府以第238号敕令的形式公布《关东州会制》,正式赋予会以法人资格,以后又不断强化,确保其殖民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一段,随后嫁祸于中方并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引发了"九一八事变"。但是,由于日本政府的欺骗性宣传教育,日本民众一直以为事变是中方的"挑衅",并因此支持日本政府"惩罚"中国。直至1956年原日军少佐花谷正在《别册知性》杂志发表《满洲事变是如此谋划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那么,日本是如  相似文献   

7.
《旧金山对日和约》屏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参与、拟制与签定,掩饰日本国军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在安全与政治、领土、经济等条款和战争赔偿等问题上,处处违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国际协议。它不仅不是一个全面的对日和约,而且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和平条约。以旧金山和约为基准的所谓《中华民国与日本间和平条约》,是美、日、蒋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而促成的一个双边和约,它在实际上构成为“旧金山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政府利用蒋介石政府处于弱势地位又急欲缔约的情势,竭力迫使对方退让,在许多重要条款上达成有利于自己结果。日本政府选择台湾当局与之签约,而拒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缔结和平条约,违背了中国人民和广大日本人民的意愿,不能不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旧金山和约和日蒋和约,在实际上确认了由杜鲁门政府炮制而获得吉田茂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违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和日本政府在《乞降照会》中的承诺。这两个和约在国际条约中对台湾地位问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为美国和日本的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制造根据,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8.
胡平 《世界》2006,(11):20-23
反省的态度在道歉问题上,许多日本人认为日本政府早这样做了。从最早的《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  相似文献   

9.
尽管片山内阁是一短命的中道政权,但是若从占领时期日本政府构筑安全保障体制的角度而言,则是一不容忽视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片山内阁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的媾和对策文件,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将日本安全保障方面的设想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向美国方面转达,相继提出了《芦田备忘录》、《铃木备忘录》以及《天皇口信》,形成了后来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原型。  相似文献   

10.
1898年5月,日本驻华公使建议日本政府接受中国留学生和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日本政府把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同对列强的协调外交结合起来,以促进日英同盟,企图实现联英联华一箭双雕的外交政策。戊戌政变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根据各自的目的,就驱逐康有为等离开日本和招聘日本军事顾问等事进行交易。此后,日本军事顾问迅速介入了清末的军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日本19世纪进行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日本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幕府末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日本社会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制度需求,这种需求使日本社会处于一种制度不均衡的状态,而明治维新提供了所需要的制度,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使日本经济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挤进了西方列强的行列,同时也在政治、经济制度中留下了不少封建因素,成为日后日本经济体制发展中的先天性缺陷。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仍是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5%左右的农业社会,重新调整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促进封建的统治形态向近代转变,是明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中,1888年即发布宪法的前一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市制町村制.通过近代町村自治的成立,日本实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3.
建国之初,中央政府确定了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计划管理体制,全面确立并构建了计划经济下图书出版业成长的基本框架;“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使图书出版事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摧残。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逐步推行了出版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出版单位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出版单位也普遍建立了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目标责任制。出版机构虽然经历了由机关而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而初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但从总体上来看,出版业仍是属于特殊监管下的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深化图书出版监管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日本经济的复苏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10多年间,日本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恢复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推出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对策不计其数,经历了多年艰难调整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延续了10多年的经济衰退和停滞终于结束,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复苏。但另一方面,当前在日本经济增长和复苏的过程中,潜在的危机隐患依然存在,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仍然是个悬念,不能排除经济增长减缓或出现新一轮衰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日本政府一直奉行"富国强兵"政策,把扩军备战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使日本军事实力在20世纪初达到西方强国的水平,并能直接挑战西方国家的霸权.但日本的军备扩充受国内外因素的制约,并不是简单地沿着直线上升.20世纪20年代日本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裁军运动,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国内和平反战力量的兴起、日本经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和美、英等国在远东寻求新的力量均衡等多种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16.
自泡沫经济崩溃后产生不良债权以来,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就一直是持续增加的趋势,这在90年代后期尤为明显,巨额的不良债权对金融机构和日本经济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此,日本政府通过制订有关金融法规推进金融改革,实和金融稳定和政策和金融缓和政策,加强金融监督和金融检查等有关措施,千方百计地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日本政府解决不良债权的政策措施并未能阻止不良债权的继续增加,其处理不良债权的计划一再的落空,今后也不会一帆风顺,尽管如此,有关政策措施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正>Editorial Comments:From 2006 to 2010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Chinese c...  相似文献   

18.
战后初期的日本金融改革,是在盟军统帅部要求摧毁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基础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双重背景下进行的。金融改革在摧毁战时金融的基础上,进一步试图将日本金融“美国化”,但因美国体制在日本“水土不服”,“美国化”最终归于“日本化”。本文在论述日本金融改革的基础上,考察战时日本金融的状况,得出战时形成的主银行体制在改革期间并未被中止,而是依然延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是日本行政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大学法人化改革,日本官味十足的国立大学,改制成为大学法人,获得了办学自主权,也承担起了经营大学的重要责任。改革正使日本的国立大学焕发着生命力。虽然在改制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将推动日本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启动于圣德太子改革,初步形成(模型化)于孝德天皇与天智天皇的大化改新时期,制度化于大化改新矛盾积累导致的“壬申之乱”后的天武天皇及其继任者持统、文武、元明天皇时期,中间走过了百年左右的曲折历程。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壬申之乱”是日本古代天皇制形成的三部曲。从政治结构上看,古代天皇制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它是中国式皇帝制与日本祭祀制的统一。古代天皇制特殊的政治结构对后来的日本政治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