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抗战时期,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转变为各党派团体共同参与、拥护的妇女界统一战线组织,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妇女从事抗战工作的责任.在妇指会的动员和推动下,全国各界妇女积极开展了文化宣传、儿童保育、慰劳救护、战地服务、乡村服务、生活指导、生产事业等各种工作,成为安定鼓舞后方的一股重要力量.不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再加上社会环境的限制,妇指会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2.
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成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妇女工作,在香港亦成立了办事处,并于1939年改组,正式定名为香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该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征募工作、慰劳前方将士、救济灾区难民,为抗战救国不遗余力。本组史料收录了抗战期间香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章程、会议记录、工作报告、捐输报告及其与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之间的来往文书,对研究战时香港妇女运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新运妇指会改组成全国妇女动员的总机构。新运妇指会总会及各分会广泛吸收国民党高官政要夫人、早期妇女运动者、妇女界名流、各行各业的妇女专家,国民党、共产党的妇女干部以及基督教会人士参加。女性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不仅仅因为其性别身份,也与其政治背景、身份地位密切相关。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女性参与妇女新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在新运妇指会内发挥的作用各异。而新运妇指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众团体,也不是完全官方的妇女组织。  相似文献   

4.
1938年7月到1943年12月,新运妇指会训练组负责训练从事抗建工作之各级干部人员,训练组前后共开办15个妇女干部训练班。新运妇指会干训班对于教职学员的招收以及课程设置有严格的规定。新运妇指会干训班成员多为具有一定学历的知识女青年,她们由于国家的需要、家庭的困境和个人的出路加入新运妇指会干训班中。新运妇指会干训班学员经过学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成为妇女优秀干部人才,为中国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也有利于妇女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宋美龄与抗战初期庐山妇女谈话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蓉 《民国档案》2004,6(1):122-130
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全国一致抗日的形势下,由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出面,邀请各党各派各地妇女代表在江西庐山举行谈话会,共商发动全国妇女参与救亡工作大计。会议决定以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全国妇女团体总机构,并拟订了一个《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这次集会对全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对其后妇女界参与抗日救亡工作,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活运动”毁于“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举行的扩大总理纪念周上,做了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演,宣布“新生活运动”就从这一天开始。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合作、全国一致抗日的形势下,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在敌后积极发动妇女从事抗日活动。为促进工作,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条件下,努力与统一战线妇女组织和全国性妇女运动领导机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取得联系,向其汇报工作并寻求工作指导。本组史料为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与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来往信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8.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历经抗战前后的发展、演变和破产三个时期,持续十多年之久,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渊源,阐析新生活运动的实质和特点,评估新生活运动的实效和作用。一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渊源新生活运动,按蒋介石的解释,就是“提倡礼义廉耻的规律生活,以礼义廉耻之素行、习之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四事之中”,用所谓“社会教育”的方式,使一般国民日常生活能够“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达到生活军事化、生产化和艺术化目标的运动。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影像站     
《文史天地》2010,(8):89-92
新生活运动 是指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公民教育运动。亲自发起这一运动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要求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不仅要市容清洁、遵守秩序,更“要改革社会,要复兴一个国家和民族”,使民众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一)1933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第一要旨是禁娼。当时韩复渠系山东省最高军政长官,也有样学样,号召全省官绅民众响应“新生活运动”。他的措施是:禁止官员和军队嫖娼;禁止工商业者在娼家内接洽;宣布妓女如有自愿改业者,政府可予以保护和救济;制定了《取缔乐户虐待妓女规则》,禁止乐户虐待妓女;设立“女子习艺厂”,对妓女进行“改造”,令其择配;又规定,妓女“非习有相当技艺不得自由择配。且不准为人作妾或义女”。当局解释说,妓女“习艺既精,则养生有道,无耻之行,自不愿为,古人云:食足然后知礼义,从妇…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方志》2010,(3):61-64
民国28年(1939年)7月 1日广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在桂林成立,主任郭德洁。先后有10名中共党员进入该会工作,利用合法地位,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募捐、献金、劳军运动和战时工作队、战地工作团等。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桂林各界数万人在体育场召开纪念大会。各影剧院举行献金义演。晚上举行火炬游行。8日日军飞机27架袭击柳州机场,投弹百余枚。机场设备大部被毁。  相似文献   

12.
改组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左派的延续.在南京政府实施压制左翼思想与民众运动政策时,改组派提出恢复国民党的民众运动,并帮助工人发动罢工,帮助农民抗租抗税,曾改善过一些工农的境遇,扩大了国民党的群众基础.但改组派反对阶级斗争,无意改变社会结构,无视工农作为"阶级"在国家战争动员与经济建设中的根本意义.其工农运动只体现为一些软弱的社会政策,而非一种民族民主政治,这是改组派与国共合作时期工农运动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3.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介石有分歧。与蒋介石依赖国家机器推行新运、提倡生活军事化、恢复传统道德等观念相比,汪主张先动员知识精英通过改良自身影响社会,使民众生活现代化,并抵制蒋以新运名义干涉私人生活的举措。同年7月全国新运会改组,在内容和组织上受蒋介石统一领导,但也吸收了汪精卫不少意见。汪蒋分歧解释了新生活运动早期政策的内在张力,更可见1930年代中期汪精卫对蒋介石权力扩张的遏制作用,以及汪偏重社会建设而蒋偏重国家集权的不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4.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推行于全国,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虽然在总体上支持新生活运动,但在新运的纲领目标、推行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蒋介石有分歧。与蒋介石依赖国家机器推行新运、提倡生活军事化、恢复传统道德等观念相比,汪主张先动员知识精英通过改良自身影响社会,使民众生活现代化,并抵制蒋以新运名义干涉私人生活的举措。同年7月全国新运会改组,在内容和组织上受蒋介石统一领导,但也吸收了汪精卫不少意见。汪蒋分歧解释了新生活运动早期政策的内在张力,更可见1930年代中期汪精卫对蒋介石权力扩张的遏制作用,以及汪偏重社会建设而蒋偏重国家集权的不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5.
李珂 《民国档案》2004,(4):78-81
1928年至1930年,由汪派政治班底发起的国民党改组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本从理论宣传、干部、组织、军事斗争诸方面对改组派的原委始末稍作梳理,并对改组派“轰轰烈烈”却“来去匆匆”这一历史现象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回忆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训练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夏天,抗日战争周年时,我在武汉参加了宋美龄领导的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担任训练组组长。史良担任本会的联络委员会主任,沈兹九担任化事业组组长。史良是名律师、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沈兹九当时是《妇女生活》杂志的主编,救国会女领袖之一。我是怎样被宋美龄罗致到会里的呢?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在他统治的地区 ,开展了所谓“新生活运动” ,但到一九三七年仅仅进行了三年的时间 ,蒋介石不得不宣告“新生活运动”的破产。分析和评价蒋介石的所谓提高国民素质的改革运动 ,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认识蒋介石政权的反动性和欺骗性 ,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出必要的教训 ,以警示后人。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直接原因 ,是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对蒋介石政权的批评和不满。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夫妇到桂林度假 ,会见了那里的美国传教士。这些传教士说 ,如果南京政府指望得到外国政府的支持和贷款 ,蒋介…  相似文献   

18.
王赳 《史学月刊》2006,(12):67-74
20世纪初,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在艾米琳·潘克赫斯特夫人及其女儿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以暴力的激进方式来争取妇女议会选举权的运动,这与早期温和的妇女参政运动截然不同。“要行动,不要空话”的激进斗争方式在英国乃至世界妇运史上烙下了独特的印迹。该同盟采取激进策略,既有19世纪工人激进主义的影响,也是对近50年妇女参政诉求没有结果的绝望反应和对传统视野中维多利亚女性形象的反叛。这种激进的暴力斗争方式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中国妇女运动史的研究,河南大学历史系于1987年9月25—27日组织召开了“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江苏、山西、河南、开封等全国8个省市的30多位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了12篇论文。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近代农民运动中的妇女问题,近代资产阶级与妇女解放,近代妇女解放的历史与当代的妇女解放等。与会同志讨论了历史上的妇女问题,近代妇  相似文献   

20.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其基本力量主要是一批“有些知识而又没有充分知识”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的纷纷涌入,大大强化了国民党的党势和声威,但随之而起的是对国民党构成新的政治参与压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民党的组织运作。就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初衷而言,党务组织是其改组重心所在。然而正是在这一方面,国民党改组实际上是不成功的。在“中体俄用”的治党策略下,仅袭用了俄共的组织形式,而未能得其组织内蕴,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未如孙中山所期望的那样改造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两党组织形态的异同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两党合作的命运。大量事实表明,国共后来成败分殊的结局,实际早在两党第一次合作之际即已渐露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