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谦干  汪菁华 《江淮文史》2012,(1):107-114,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为抵抗,日本侵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由于抗战的正义性,中国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美国、英国、苏联等同盟国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军事、经济援助和道义支持。美国和苏联军队还直接参与了中国战场的抗日斗争,英国军队也曾与中国军队在缅甸、印度并肩作战。韩国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  相似文献   

2.
崔巍 《民国档案》2016,(3):102-110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中日间战云密布.国民政府希望由在华有重大经济利益的英国出面调解中日关系,为中国争取抗战准备时间.而此时日方也希望改善英日关系.英国则因在远东的力量有限及欧洲局势紧张,虽不愿得罪日本,但为了保住在华经济利益,于1936年上半年先从华北走私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在中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对中日关系进行了深度调解,终因日方的强硬态度而失败.这显示出通过外交斡旋已无法避免中日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一总 论笔谈中日关系史中的历史问题 时殷弘等 抗日战争研究 ,3十四年抗战与几点启示 常好礼 东北沦陷史研究 ,4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顾学周 历史教学问题 ,62 0 0 2年海内外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 柯惕 抗日战争研究 ,4台湾史学界抗日战争研究述评 高平平 军事历史研究 ,3东北沦陷历史研究回顾 孙继英 社会科学战线 ,1近年来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史研究综述 覃红霞、吴洪成 抗日战争研究 ,1“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童远忠 抗日战争研究 ,1“抗日战争史实调查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会芳 抗日战…  相似文献   

4.
<正>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获得最后胜利。然而,因为中国国内政治分裂与国共斗争的现实,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对日处置,不似其他同盟国那样纯粹与简单,而是掺杂诸多复杂的政治考量。抗战胜利给蒋介石带来由衷的喜悦与欣慰,同时也带来新的纠结与烦恼。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中共取代日本,成为他在处理战后中国诸般问题时的头号对象,而本来是战争结束后首先需要直接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曾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的特务、间谍,深入到各地,刺探情报,进行破坏活动。因而反间谍斗争也就成为全面抗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期间,我方先后捕获了三名著名的日本女谍——  相似文献   

6.
张绪 《安徽史学》2018,(4):137-146
经济抗战是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位于东南战场大后方的皖南地区,除对敌开展军事斗争外,经济战也是当地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战时皖南行署的领导下,皖南敌后区实施了增加生产、平抑物价、严查敌货、打击走私、组建金融网等一系列经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皖南敌后区严峻的经济形势,粉碎了日敌的经济进攻,为这一地区乃至东南战场抗战力量的持久存续以及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皖南地区的经济抗战实为中国经济抗战历史的一个真实缩影。  相似文献   

7.
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中国抗战文学殷白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起,至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中国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是本世纪各国人民世界规模的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投入最早,时间...  相似文献   

8.
抗战中的两位日籍太太文/@@经盛鸿图/周黎明20世纪初,许多中国青年跨海东渡日本求学期间,与日本姑娘相爱,结为伉俪。但后来,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关系恶化,这些"中日夫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些深明大义的日籍夫人,愤恨日本侵华...  相似文献   

9.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自鸦片战争期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香港就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统治之下。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记录中。中国国民政府曾准备收复香港,但最终放弃了收复香港,此即抗战胜利后的香港受降争端。围绕这一问题,国际外交复杂多变、斗争激烈。 一、悄然拉开了序幕 香港是中国大陆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对华政策中的消极面逐渐凸现。由此.造成了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局面。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完全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署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逼中国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等,致使中日关系出现了复杂局面。此外,日本企图在未解决历史问题之前急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做法,也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1.
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8年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又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一个伟大转折;它的胜利打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新局面,为从总体上完全解决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它的胜利从而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时代;抗日战争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也大大削弱了中国反动势力,从而为在中国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势力的胜利斗争以及为取得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大批日本侵略军开始将其铁蹄踏入中国领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除了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外,全国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组织敌后抗战团体以支援抗战。以漆鲁鱼为代表的暂时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的一批党员在重庆组织了重庆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重庆救国会"),在其存在期间重庆救国会指导其下属组织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国民政府的反动行为进行斗争,还为前线抗战举行募捐、慰劳等活动。这些活动使重庆救国会逐步成为重庆大后方在抗战初期的领导核心。大量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也唤醒了重庆民众的抗日热情,掀起了重庆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至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投降,东北共进行了14年的抗战。在东北抗战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与全国人民一起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中国民族的历史联系基础、文化认同基础、政治目标基础、民族自强的心理基础,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能够战胜侵略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宠惠策动第三国调停中日战争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史料为中央社、同盟社的新闻电讯稿,反映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希望美国等出面调停中日关系、策动和平之活动,从中亦可看出国民党中欧美派与亲日派对待中日关系及中国抗战的政策及动向。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为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中国政府与日本复杂的政坛保持着交往与斗争,尤其是在应对“鹰派”首相方面,中国采取了灵活的“战术”。以硬制“硬”,揭岸信介真面目被称为日本“台湾帮开山鼻祖”的岸信介,是一个彻头彻尾反华亲美的“鹰  相似文献   

16.
卢沟桥事变与国民政府外交张圻福卢沟桥事变爆发至今,已整整58个年头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漫长的八年抗战,既有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又有外交上的尖锐斗争。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交涉和斗争,曲折、复杂,时受国际国内斗争的制约而波澜起...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侵略,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他们侵占了大片的中国国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年纪很小,但也愿把亲身经历的点滴事例回忆起来,事情虽然零碎,但却可窥当时情况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变,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英勇地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日本悍强,中国积弱,而又乏外援,张伯伦之流在卢沟桥事变后以为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阿比西尼亚,但是中国的抗战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了。1931—1941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斗争异常艰苦,研究抗战这一阶段的中外关系,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提出了“抗战建国”的口号。共产党也一再表明,共产党不仅要共同抗日,而且要“合作建国”。①但是,如何通过抗战进行建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国共两党存在着原则的分歧和尖锐、复杂的斗争。这个斗争,直接影响着抗战的结局和中国政治前途。  相似文献   

20.
正近代以降随着日本对韩国的不断侵略,从义兵运动起,韩国民众就开始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争取自由和独立。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后,韩国民众开展了各种争取祖国独立与自由的斗争,武装斗争是其中重要的斗争方式。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韩国民众的武装斗争主要集中在中韩交界的中国东北地区,在关内的独立运动力量多注重培养军事人才和开展暗杀日本军政要人或破坏殖民统治机构的活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华韩人独立运动者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