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政府为"增强日满的国防力量","解除皇军的后顾之忧",决定从1938年开始推行向中国东北实施青少年移民的战略计划。为此,日本政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和强制青少年移民到中国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制移民到中国东北的青少年移民,几乎全部被送往侵华战场,充当炮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略扩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3.
在东宫铁男及加藤完治的极力推动下,关东军和拓务省合力实施了所谓的\"试验移民\"计划。在\"试验移民\"的1932-1936年间,移民内部不确定因素此起彼伏。在移民侵略陷入困境之后,将移民的妻室或家庭成员移植过来,同时,还为单身移民招募\"大陆新娘\",妄图用解决移民的生理、心理需求来改变移民侵略失败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以青森县为例的日本"满洲林业移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起 根据日本国策从1932年开始试验性地将“满洲农业移民”送往了“满洲国”.并从1936年开始正式大批派遣“开拓团”。此后,除了农业移民以外,青少年义勇军开拓民、铁道自警村开拓民、烟草开拓民、畜业开拓民、渔业开拓民、马产开拓民、商工矿开拓民、酪农开拓民、劳务开拓民、林业开拓民等移民也相继出现。这些开拓民到日本战败之前都被称之为半农开拓民。但是战后在日本国内外的“满洲移民”研究中几乎未提及林业移民的研究。这是由于在“满洲移民”中林业移民占据的比重很小。但是就林业移民本身而言却绝对不能小觑。  相似文献   

5.
高乐才 《日本学论坛》2002,1(3):139-143
"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占领中国整个东北之后,日本关东军、日本政府便开始积极策划向中国东北推行"武装移民"的侵略政策.到1937年日本实施"百万户移民"之前,先后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五次.日本"武装移民"的战略目的,就是要用日本移民来壮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实力,配合日本关东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加强殖民地统治,达到长期霸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青年义勇队”作为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殖民侵略中国东北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青年义勇队”训练所则是对其实施移民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满铁”作为负有日本殖民侵略“使命”的“国策会社”,是“青年义勇队”训练所的经营主体之一。“满铁”经营下的数十处“青年义勇队”训练所,既与其他机构经营下的“青年义勇队”训练所存在共性,又在部署区域、医疗配属等方面具有其特殊之处,显现出基于“满铁”垄断东北铁道经营等功能、优势的特殊影响。“满铁”在经营训练所的同时,还对部分“满铁训练所”训练生转入的“义勇队开拓团”给予辅导,对“青年义勇队”移民训练活动的实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文提出了"文化象征社区"理论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新移民"文化象征社区"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论文认为文化象征社区作为族群归属空间,满足了新形势下走出国门的新移民在主流社会文化冲击下对保持民族性和传承根文化的诉求;作为族群保障体系,文化象征社区解决了各阶层新移民不同层次的适应与发展需求;同时绕行了飞地型移民社区建构的种种障碍,通过嵌入分散式族群羁留点的文化再生与传播,拓展了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孕育了新移民与日本社会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日本城市文化迈向异质的交融共生。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我国大连地区设立的取引所进行了多起并购活动。这些并购活动增强了日本取引所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之可以摆脱经营困境,重获新生;或扩大交易规模,垄断当地市场,助长日本侵掠我国东北的气焰。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多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许多波动和曲折,其原因既有国际政治环境的因素,又有中日双方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的政策和措施上的问题。而在各种因素当中,日本的社会思想意识,特别是对华认识的变化应该说是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本文仅以冷战后日本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相互关系为考察对象,从国际政治环境、社会体制、舆论的变化进行考察,并进而分析今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动漫产业被我国众多城市列为支柱产业,然而国内动漫产业仍属处于发展初期的弱小产业。借鉴当今世界动漫大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阐述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指出日本动漫产业具有市场的多样化和融合、独特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飞速发展,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日本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比照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几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853年黑船事件发生后,德川幕府和各藩开始发展近代海军。为培养海军人才,幕府于1854年8月聘请"森宾"号舰长法比尤斯及其部属在长崎进行了预备传习活动。1855年底,幕府正式创办长崎海军传习所。从1855年至1859年共聘请了两批荷兰教官,招募了三期包括幕府和各藩的学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近代日本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肖宗志 《史学集刊》2007,(2):36-42,49
有清一代,政府比较重视试用、学习行走等形式的对官员的实习培训,但对官员的教育培训有所忽视。新政时期,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清政府开始设立一些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对官员进行教育培训,如建立馆、堂,招收官员入学,派遣官员游历游学等,并使之经常化和制度化。教育培训官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对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解决专门人才的缺乏及推动官员的职业化和专门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是高校的主要媒体之一,其在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层次、培养人才等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加强高校广播电视建设愈显重要,要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并重视对人员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takes issue with th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that views the economy as an autonomous realm where isolated individuals make maximizing choices in terms of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s. The argument made is that income generation, consumption and exchange form a holistic complex that must be studied in its unity and that the economy and individual economic behaviour are articulated with a social context. This is demonstrated by evidence (collected through fieldwork) 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remittances by three villages in Kerala, India, which have experienced large scale migration to the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 In the three cases, it was the way in which income earned fro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was perceived, together with the variation in ethnic structures, that explain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consumption, exchange and investment patterns. In each case, it was the larger ethnic structure that conditioned (1) the types of activities into which the money was channelled; (2) the range of people who were the beneficiaries of migrant remittances; (3) the patterns of reciprocity or charity practised by the migrants; (4) the selection of the trade-off point between community status and economic accumulation; and; (5) the groups of individuals who gained or lost economic control.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内蒙古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曾经是内蒙古最大的投资国,而自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对内蒙古的投资骤减,进入90年代以后,内蒙古吸引日资数额起伏较大,总体说来,日本在内蒙古利用外资中的地位是呈下降趋势的。本文在分析内蒙古利用日资的发展历程基础上,着重从日本和内蒙古两方面探讨日本对内蒙古投资下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20世纪日本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环境被严重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并及时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扭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得了较好的效果。日本的经验、教训及治理对策,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4世纪后半叶,封土石室墓开始在日本列岛出现。日本列岛的横穴石室受到了朝鲜半岛的影响。九州地区的古坟是最早导入的。5世纪后半叶,与此不同的新型石室在近畿地方出现,并在此后的日本列岛得到了广泛普及。7世纪,由于薄葬化的推进,小型的横口式石椁墓出现,这代表着古坟文化走向了尾声。江苏连云港的封土石室墓的构造,虽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两地皆有类似之处,但其与中国的砖结构墓葬和朝鲜古坟的关系也是必须要考虑的。而与日本列岛石室墓的类似,笔者认为是以朝鲜半岛为中介的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