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美国进步作家、世界名记者、著名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是美国密苏里州北部的一个贫苦矿工的女儿。晚年因贫病交加 ,于 1 95 0年 5月 6日病逝英国牛津 ,但她却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史沫特莱极为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 ,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 ,她始终如一地与战斗中的中国人民紧紧地站在一起。早在 1 92 8年中国大革命高潮时期 ,她就以《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 ,到过武汉 ,为该报工作到 1 933年。 1 938年至 1 941年间 ,她又担任《曼彻斯特卫报》的驻华特派记者来到中国。日…  相似文献   

2.
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曾有一位国际友人与华中军民并肩浴血奋战过,她就是著名的美国进步作家、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史沫特莱1892年出生于美国西部密苏里州一户贫苦的农家。史沫特莱儿时一边在矿区的小学上学,一边给人家看管孩子、洗碗、剥马铃薯,为烟铺摘烟叶。十来岁时,就到一户人家当使女,以挣取少许收入贴补家用。贫苦的生活,早就在史沫特莱幼小的心灵播下叛逆的种子,她憎恨生活中的许多不公平的东西。1918年,史沫特莱因为赞助印度的独立运动被纽约当局以破坏“中立法”而逮捕入狱,被关押了…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斯诺、史沫特莱一样,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她曾六次访问中国,几乎每次都是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来到中国。在她72岁那一年来中国后,她决定定居中国。1970年,她逝世后,被以最高荣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1946年6月,斯特朗  相似文献   

4.
刘守华 《百年潮》2004,(9):38-42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工人家庭,在贫苦的矿区长大,虽然只活了半个世纪,却是享誉国际的作家、记者和不朽的战士.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穷苦人民的解放事业,参加过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支持并参与过印度的独立斗争,而她短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阶段却是在中国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申谅 《铁军》2020,(4):27-29
1938年金风送爽的时节,美国著名的进步记者史沫特莱经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林可胜博士引荐,从八路军驻地来到安徽云岭,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的身份对中国革命进行采访与报道。虽然史沫特莱到中国已有不少时日,但她的汉语水平仍然有限。新四军军部首长为了方便其工作和生活,便把她安排在医院宿舍里居住,因为有医生精通英语。  相似文献   

6.
武际良 《百年潮》2000,(5):11-17
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美国进步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逝世已经50年了。她长期同情和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晚年的梦想就是“归化为中国人”。被列入黑名单1946年7月,正在一心一意写作朱德传的史沫特莱,被联邦调查局列入特殊安全检查名单。在关于她的安全检查卡片上,赫然注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本土出生的共产党人。”(实际上史沫特莱既未在延安参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知道松潘还是从夜校的英语老师戴安那里。她说她回国前要在中国旅游一个月,目的地是新疆和松潘。当时我还纳闷,中国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她为什么要挑一个不出名的小地方。在我筹划川西游时才知道,松潘很值得一去,这座古城是游九寨沟、黄龙的中转站。我还发现它是很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必到之地。我坐公共汽车来到松潘县,打算看看这座不乏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古城,再从这里找到黄龙的车。到了松潘才知道,没有发往黄龙的班车,因为来九寨沟、黄龙的游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参加旅游团,像我这样自助旅行的中国人特别少,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法租界有一片高级住宅区,其中一幢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楼被称为“伯尔尼公寓”。这是一座高级公寓,人住者几乎都是外国人。1929年初夏,从天津、北京等地辗转抵达上海的德国《法兰克福日手艮》派驻中国记者史沫特莱即下榻于此。  相似文献   

9.
延安交际舞最初是由外宾传授,从上层领导开始,并作为向封建势力的挑战,而逐渐时兴起来的。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7个多月的采访。来到延安的当天晚上,史沫特莱就分别见到了她心目中的英雄朱德和毛泽东。次日,中国文艺协会和新中华报社联合集会,热烈欢迎史沫特莱的到访。带有部分印第安血统,天生具有叛逆性格的史沫特莱,时年45岁,曾经游历过大半个世界。正是这样一位自称"大地的女儿"的史沫特莱,不仅在延安采访写作,联系促成白求恩大夫的援华,而且还倡导组织了灭鼠运  相似文献   

10.
漫话     
"我非常拥护共产党。当代表就是要听党的话,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今年80岁的申纪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是中国惟一从第一届连任到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出任代表55年最近我常常在反思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人大代表,是否真能代表人民呢?  相似文献   

11.
“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帷幕,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正义战争举世瞩目。各国新闻机构纷纷派驻记者,对中国的战况和政局进行采访和报道。美国记者的采访实践和新闻报道内容丰富,他们的在华活动反映了战时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S(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但全面论述美国记者与中国抗战的文章尚未见到。本文试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为基本材料,对抗战时期在华美国记者的活动作一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12.
每当跟中国朋友聊起中西文化的差异时,总会有人断言:"你们西方人习惯AA制,跟朋友或爱人去吃饭都是各买各的单"。我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儿来的!不排除我们外国人也有这么做的可能性,但我认为,这在外国人中的比例应该和那些在中国喝酒划拳却斯文小声的人一样少。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更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值此万方乐奏,普天同庆之际,我们由衷地想起毛泽东在筹建新中国时发出的科学预言: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50年的历史巨变,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英明论断的无比正确。这50年,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  相似文献   

14.
孙奎贞 《纵横》2009,(6):34-35
王安娜,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同中国人民战斗在一起,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她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多次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20世纪80年代,笔者担任《经济日报》驻波恩记者时,曾与夫人专门到她在汉堡附近戈世塔赫镇的家中拜访,她同我们回忆起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和生活片段。  相似文献   

15.
<正>【CNT对话】作为一个外国人,中国老建筑中你觉得最难理解的部分是什么?外国人往往很难理解中国的风水概念。比如我把排水管埋在门口,村里很多人会拦着我说不行,门口不能埋排水管,你会生病!我想把楼梯安在院子外面一个很合适的地方,他们又会告诉我,不行,这样风水不好,钱会从那里漏掉。我说我没钱,不怕漏,哈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亲近老建筑?老房子就像人一样,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是随便走进去看一下的话,不会那么快懂得它。你需要住进去,要慢慢  相似文献   

16.
小小年纪组织农民自卫军、冒死营救林彪、长征中担任开路先锋、率领一一五师纵横驰骋……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陈光,如此大名鼎鼎的骁勇战将却在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的中译本中被戏剧性地张冠李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陈光后来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的是,早在1954年6月去世的陈光在生前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曾写道:“我说他(指林彪)无品质的人,我说他无修养的人,我说他无气量的人,我说他没有共产党道德的人。”陈光和林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恩怨怨,且听本文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世纪,对于一般人来说很漫长,而且可能要从史书中才能探寻到一个世纪里所发生的重大事情。但是,对于著名社会活动家雷洁琼来说,一个世纪便是自己已经走过的一段人生。在已走过的这段人生里,雷洁琼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历史连在一起,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妇女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伟大的女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斗争中,用她坚贞的信念雕刻了自己的革命形象──我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差不多天天都要与李莎打交道。这位来自苏联的夫人,虽然在气质和风度上有些“洋气”,但她对工作人员始终是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但是,毕竟由于有着“首长夫人”和“外国人”这层“隔膜”,所以对李莎个人的更多情况可说是毫无所知。1996年,是李莎来华工作50周年,为了深入了解她不寻常的一生,征得李莎的同意,我前往北京,再次住进李莎家里,对她进行了十多天的专访。李莎沉重地向我述说了她坎…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列强侵略干涉的农民革命,她吸引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投身其中。革命的节节胜利和她的对外友好政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那些在中国上海、广州等地活动的许多外国人,或改变了观点,或带着各种不同目的,参加了太平天国。她使一些远在五大洲的,对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心的国际友人或撰文支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强俄巴&;#183;次央,做着当记者的梦,却踏上了光荣的教师岗位。她坦言:“毕业分配到西藏师范学院当教师,当时我为此流了很多很多的泪.是万般的不情愿。可过了二十几年再回头想一想,也只有教师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因为教师的职业.不仅给她带来了花环、掌声和荣誉.也给她带来了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