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倭人传》“住七八十年”解──“倭国乱”之年代考述李纯蛟据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记载,当中国汉朝时,在今日本列岛上有分立的“百余国”。到了公元2世纪,其中的倭国发生内乱,从而开始了女王统治的时代。关于日本古史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2.
1587年至1592年4月壬辰倭乱爆发前的这段时期内,处于朝贡体制圈内的朝鲜王朝,对圈外日本的交往政策则出现了由"蔑视疏远"到"与日互通"再到"与之决裂"的复杂变动,这一政策变动不仅加剧了壬辰倭乱爆发,更造成了明鲜关系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3.
丁酉战争爆发后,明朝迅速做出了再次援朝御倭的决策,并重建军事指挥体系,进行战略部署。南原之战是丁酉战争爆发后明军在朝鲜遭遇的首场战斗。南原之战的失败,不仅在于南原的明军主将杨元个人轻率寡谋,还在于朝鲜水军在闲山岛海域的覆没使南原失去屏障,还在于邻近明军与朝鲜军队缺乏相互配合与援救,更在于明军的战略失误以及相关决策者的急躁心理。不过,也正是南原之战的失利,明朝及时调整了援朝御倭的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4.
张格尔为白山派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其父萨木萨克在清朝平定白山派和卓反叛过程中潜逃中亚。张格尔自嘉庆二十五年开始作乱,至道光七年底被擒获,持续八年之久。张格尔之乱,打破了新疆长达60余年的稳定局面,自此,和卓之乱滥觞,喀什噶尔等西四城屡遭蹂躏,清朝多次出兵,国力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萨尔济之战是明清之际一场重要的战争,对于当时的辽东形势以致后来长时期的明金(清)对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不少史家皆对之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其中的朝鲜参战却未予充分注意,致使有关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十四世纪末李氏朝鲜政权建立之后,即和明朝政权保持着宗主、藩属关系。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国使节频繁往来,络绎不绝。尤其是朝鲜王辰倭乱期间,明朝政权出兵援朝抗倭,使得两国关系十分密切。李氏朝鲜政权一有机会就向明朝政府表示自己的“事大之诚”,而明朝政府也将朝鲜现为藩属中的…  相似文献   

6.
明代嘉靖年间,朱纨在福建沿海地区实施的保甲不仅推行迅速,而且效果很不错;倭乱是月港"二十四将"叛乱的主要诱因,饶乱是次要的,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虽然"二十四将"曾被招抚,但他们并未作为乡兵攻打"饶贼";月港地区的4次设县之请都出现在动乱时期,与当时福建漳州沿海地区大规模修建城池有关,军事防御是设县治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古代大陆移民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与文化在日本列岛内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这些文明成果又为倭王权所利用,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并促进了倭王权走向成熟。难波津工程的建造与难波津之歌的产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倭王权的统治下,古代大陆移民在创造了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难波津工程的同时,还在劳动过程中创作了“难波津之歌”这首著名的和歌。伴随着古代日本律令国家的形成与倭王权的强大,难波津之歌便成为倭王权用来宣扬其对内外统治的精神工具。  相似文献   

8.
由于《史记》对郑子阳之难的记载存在疏漏,不少学者将《韩非子·说疑》中的太宰欣误认为《史记》中的"郑子阳"或子阳之党,进而对子阳的身份、子阳之难的内容和性质做出了一些误判。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为了解子阳之难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综合分析《系年》与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可以得知太宰欣与子阳并非一人,他们分属罕氏和驷氏家族,彼此为政敌关系。子阳之难是由罕氏的太宰欣攫取郑国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实质上是罕氏与驷氏间、郑君与罕氏间的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9.
<正>《晋书·张轨传》载:“俄而(后赵)麻秋进攻枹罕,时晋阳太守郎坦以城大难守,宜弃外城。武城太守张悛曰:‘弃外城则大事去矣,不可以动众心。’宁戎校尉张璩从之,固守大城。”((1))按,此段史料记载东晋永和三年(后赵建武十三年,前凉建兴三十五年,347)四月后赵麻秋率军进攻前凉枹罕城之事,其中提到前凉方面镇守枹罕城的官员之一“晋阳太守郎坦”。而关于郎坦的任职问题,诸史记载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0.
正浑源城是明大同镇所有城堡中形状最为特殊的,因为它修筑成了八边形,而不是通常的四边形。《三云筹俎考》记载:"浑源城(唐州治,洪武元年因之,万历元年砖甃)本城系腹里,北岳巍峨环绕八山,浑流入水,凿岩构木,遗址圪然,诚云中要害也。若守乱岭之关,则虏骑必南东下,固瓷窑之口,则胡马不至南驰,况坚壁清野,虏不能久,故人谓浑源之地,  相似文献   

11.
新吏学通訊1956年6月号,刋载了陸成侯先生關于“豐臣秀吉之死与壬辰倭乱的結局”一文。这篇論文目的在說明兩个問题:即明史所载“至關白(豐臣秀吉)死,兵祸始休”和“平秀吉死,各倭俱有歸志”。是違反歷史事实的。無疑地,作者这样对舊史籍失實部份提出批判,恢復歷史原来的面目,这对于我们今后進一步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与此同時,我还想提出一些補充和对陸先生論文中某些問题的意見以资商榷。  相似文献   

12.
在清人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一书中,对甲午威海之役的戴宗骞,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是时倭氛渐逼,戴宗骞思脱身去威海,适有倭人将自龙门港登岸之信,宗骞遂请以威防交巩军分统刘朝佩,而自率绥军出为游击军。丁汝昌、刘朝佩侦知之,力请于鸿章,阻其行。”类似记载亦见于《清朝野史大观》等书。据此,人们便把戴宗骞看成是一个企图  相似文献   

13.
康熙初年,鉴于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日益坐大的严峻形势,清王朝采取果断行动,下令撤藩,从而引发了“三藩之乱”。一时间风云骤起,乱者四应,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颇有推翻清朝统治之势。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清王朝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古代史地文献,采用实地踏查、里制推算、里程折算与卫星地图测距法研究分析海西东水陆城站之底失卜与阿木河两站位置,为及海西东水陆城站考证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江南是从唐宋以来中国最为繁荣的经济区 ,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除偶或受王朝更迭以及内部萌生的变乱 (如盗匪、民变等 )的影响外 ,最大的破坏性影响在于外患。倭寇之乱就是其中影响程度较深的一种 ,也是有明一代对中国沿海地区扰乱较深的事件。由于倭寇事件本身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廓清明代倭乱的程度及其历史地理背景的基础上 ,将讨论重点置于已往很少注意的嘉靖倭乱给江南地区城防建设带来的影响。这是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这一时期的城防建设不但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活动 ,而且在以后 ,更奠定了江南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 ,说明战争动乱期间的控制行为在城防这种特定形式下是如何展开的 ,并揭示社会力量在江南地区所体现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战争,是一场对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朝鲜称为“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1537—1598)统一日本,遂于1592年4月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应朝鲜政府之请,明军自7月起陆续入朝抗倭,并于1593年1月赢得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福建连江定海所城前身是"亭角澳巡检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八年(1304年)四月,为防倭患与海贼,增设"定海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建定海所城。洪武二十一年,定海所城竣工后,改称"定海守御千户所"。景泰三年(1452年),为防倭内侵,镇守尚书薛希琏增设小埕水寨于定海守御千户所前,为当时闽海五大军事要寨。倭寇侵扰我国沿海200余年,定海所城一直是闽东沿海抗倭斗争的重要堡垒。  相似文献   

18.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景有泉李春祥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发生的“八王之乱”,是一个颇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这次变乱爆发的原因,史学界展开了持续讨论。不仅通史或断代史教材、专著中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而且不少学者发表专论文章,陈述己见,相互辩难。...  相似文献   

19.
张林 《神州》2013,(15):32-32
三藩之乱是清朝从动荡走向强盛的转折点。本文注重阐述三藩之乱时耿军及其党羽攻伐徽州的历史过程,它给徽州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徽州社会的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0.
铁热克温泉     
刘斌 《丝绸之路》2013,(13):71-79
记不清去过了多少次温泉,但是我依然百去不厌。它没有名泉的秀美,也没有豪华的包装。我想,也许正是它不施粉黛的素朴让我着迷,欣赏着它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温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城城北60公里外的山坳里,号称"南疆第一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