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京杭大运河全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收集到的国内外清代京杭大运河全圈作为史料处理,结合相关文献一一解读各幅运河图本身蕴涵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清代在绘制运河全图时常用的一些绘制手法,井就运河图的载体、装订形式加以分析。进而根据绘制风格等的差异,将清代运河全图的绘制划分为前期和后舰又依据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划分为运河河工图、漕运图、运河泉源圈和运河景观图四种。作者试图通过分析论证,挖掘出地图的史料价值,找到一个利用地图学视角观察社会历史景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Bill Jeff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utical Archaeology》2004,33(1):106-121
This paper explores a number of issues in regard 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ing of the World War II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located in Truk Lago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Japanese Naval Base at Truk wa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American strategy to end World War II and it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indigenous inhabitants. Div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visit Truk Lagoon to dive the 50 shipwrecks and numerous aircraf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it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teria for world heritage listing, and in context with Pacific Island Nations requirements.
© 2004 The Naut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相似文献
© 2004 The Naut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相似文献
3.
聚落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兴衰息息相关。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历史久远,保存类型丰富,历史价值突出。宁波运河的开凿和变迁对运河聚落整体格局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关系紧密;同时运河聚落的产生和发展也促进了运河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运河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意在梳理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构成情况,并对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空、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的风采的专题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重要的基本陈列之一.展览以宏观叙事方式,结合数字技术和现代展示手段,通过反映大运河历史、运河价值、运河文化的各类文物、文献、展品,向公众讲述大运河的中国故事,展现大运河的魅力和文化风采.策展团队挖掘、选择合适的文物展品并根据展品和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以此来实现展览目的 .科学、直观地揭示历史,同时生动、形象地解读运河文化,这样的策展理念和实现路径,可为我国大型线性遗产的展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河流域非遗项目众多,生存发展业态多样,展示传播方式多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展览策划上,选择与运河相关、有区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突出空间、过程、人的非遗属性为基调,以过程性静态展示和轮换式动态展演的方式提升观众的参与互动性,力求打造主线清晰、时空拓展、灵动多变的非遗展.基于非遗展的"活态"特性,提出以策划组织活态区的展示、展演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展览运营"的概念,以持续的人力和财力为保障,统筹利用其他展厅、公共空间,以期与社会教育、文创研发等进行多维度碰撞,用文旅融合的视角探索非遗传播与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来看,遗产与旅游关系密切。其一,遗产的潜在价值将是最直接的旅游资源,这可从蜂拥而至的大众旅游看出;其二,遗产旅游的独特性可能会使规划者依据需要选择遗产地的一些文化特质,一方面适应于全球化的模式需要,另一方面则凸显其地方文化特色。这一观点呈现出遗产地村落面临遗产旅游而可能发生的两种现象: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本文将以武夷山城村古村落为个案,在重新审视世界遗产保护模式的基础上,考察村落共同体在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变迁与调适,以期说明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现象是地方(村落、民众等)应对当下遗产运动所做出的表述,由此强调遗产的地方性主体的文化自觉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古遗产无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语境下,它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随着大众考古理念的增强以及大众对考古遗产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考古遗产的产业化已成为实现遗产价值、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考古遗产的产业化同时也是使考古遗产得以可持续传承和传播的一种发展途径。考古遗产产业化利用的具体路径有:一是遗产的资源化,即对遗产的文化解读与阐释;二是对遗产本体的文化旅游开发;三是对遗产内涵与符号的创意策划,与演艺产业、影视产业和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隋唐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特点及保护方式初探——以安徽段大运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大运河是一类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它贯通南北,通航长达八朝,漕运惠及全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高效和最有影响力的南北经济文化资源交互传播线路。对于它的保护,首先必须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然后以点带面,实施重点保护。同时,还要分析问题,统筹兼顾,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9.
公共空间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社会教育活动、休闲服务、艺术观赏的场所,也是展陈空间的衔接与延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展陈空间与公共空间两者在设计与功能上相互影响、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博物馆的整体形象.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根据运河文化与地方特色设计打造每一处空间,将艺术氛围与服务设施巧妙结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观众提供...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的政治化引发学界更多地从批判性视角解构和重构文化遗产,并逐渐发展为聚焦遗产话语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与研究视角.英国世界遗产铁桥峡谷是工业遗产话语变迁的典型案例,其显示出工业遗产话语经历话语离散、话语聚焦和话语绑定三个阶段.其变迁原因有三:迎合UNESCO的权威遗产话语体系,契合英国城市复兴和社区文化需求,获得社会资... 相似文献
11.
12.
世界遗产旅游产品性质与定价机制研究——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世界遗产景区九寨沟为例,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性质,即:由公共资源和一系列服务耦合而成的复合性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结合提供世界遗产旅游产品,能兼顾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而在我国,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世界遗产的属地管理体制,导致了世界遗产景区旅游产品定价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文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世界遗产旅游产品定价应采取平均成本加一定比例发展基金的定价方法和政府指导下市场供给定价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误区及对策研究 --关于"世遗门票上涨"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载开发与资金匮乏是困扰我国遗产旅游开发的两大主要问题,也是保护与发展所争论的焦点。北京六大世遗门票上涨事件引发了全国各遗产景区的连锁反应,凸显了我国遗产旅游市场的非理性运作,也揭示了部分开发者对资源与产品的认识误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单一的票价调控机制在调节人流和增收资金两方面的局限性,并建议从提高认识、多渠道融资、多手段调节及深化公众参与制度等四方面来探索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兼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从遗产项目入选的时间看呈突变型、渐变型和平稳型三阶段特征,入选项目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第Ⅱ项和第Ⅲ项的居多,且以佛教文化遗存为多。目前我国比较重视对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等的保护。本文认为:下一步开展申报时,要重视目前还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部分省市,以体现文化的权力与利益平衡;在竞争性和选择性语境中,要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Social Inclus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Bangladeshi Community of East London
James Maitland Gard’n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3,19(1):75-92
The bodies charged with identifying and protecting England’s built heritage have not addressed the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hus marginalis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he Bangladeshi (Bengalee) community is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 in the London Borough of Tower Hamlets, and it has developed a distinct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identity within a defined geographical area. New and adapted buildings and streetscapes give a physical expression of British Asian culture in streets such as Brick Lane. Through consultation with community workers and leaders within the Bengalee community key areas, sites and buildings of significance are examined. Comparisons are drawn between those buildings and areas identified as being of special interest by English Heritage and the London Borough of Tower Hamlets with the Bengalee community’s values and view of built heritage.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ites of importance to the Bengalee population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6.
17.
价值评估是我们认定文化遗产构成、开展保护工作的依据,全面、整体阐释遗产价值对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遗产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这种普遍价值的概念强调了国际与国家层级的价值,较少顾及当地与社区层级的价值,可能造成价值阐释的不完整,从而带来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问题。以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为例,陵寝机构在时代转变之中留存为守陵村庄,家族历史赋予守陵人后代独特的身份认同,村庄历史与当地民俗可以作为清西陵建造、管理历史与礼制文化内涵的生动解说。同时,遗产地居民在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遗产管理之中,重建他们与遗产的联系,从而赋予遗产地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门票涨价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对于世界遗产门票的涨价,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本文从“世界遗产”门票涨价的理由入手,分析世界遗产性质和制定“世界遗产”门票价格的依据,认为,涨价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并从革新现有体制、仿效发达国家运营模式、产业经济提升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后勤工作在保障整个博物馆正常开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开放的后勤工作具有前瞻性、复杂性、技能性和细节性等特征.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营借鉴了南京博物院的模式,采用独特的专业自行管理方式保障开放运营,在运营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规范的顶层设计、提升专业技能,智能化管理以节能增效为目标,做好人性化、多元化的公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