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对古典作家的作品进行详细考订的基础上,从考古学、语言学、神话学等方面入手,对希腊语民族到来之前生活在希腊本土的非希腊语土著民族佩拉斯基人和克里特人的身份、族源及其所创造的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苏联成立后,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具有非本土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本土多、俄罗斯族女性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男性多、族际婚姻的稳固性程度不高、混合家庭的后代一般选择俄罗斯族为其族属等主要特点。俄罗斯人的族际婚姻不仅扩大了俄罗斯民族语言和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族性”尽管是一个外来语,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但它在汉语中的涵义应该是明确的,即指能够构成各种族类群体的基本要素,包括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族性张扬”是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的基本特征,以族性为中心的阵营组合和竞争的加剧、基于族性的传统文化的着意弘扬、“政治族性化”的日渐盛行、原生族体的“碎片化”及大范围扩散等构成“族性张扬”的具体内容.“族性张扬”有着全球化的背景支撑,因而也是世界宏观民族过程的一个阶段性内容.  相似文献   

4.
鸡肉为媒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  相似文献   

5.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笔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源自现代世界体系的政治建构。国家领土范围的确定性和生活在领土上的人民的非均质性,是族际政治存在的既定前提。探索不同种族文化集团在民族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和睦相处,讨论如何公正地对待各个群体和个人,正确处理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求同存异,在共同接受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是族际政治的目标和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雪 《丝绸之路》2012,(16):35-36
从《史记》开始,正史中就出现了有关哈萨克族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是关于哈萨克族的族源或组成其民族的部族,《清史稿》中才出现明确的有关哈萨克族的记载。这些记载为我们研究哈萨克族的历史问题提供了珍贵史料。据此,我们还可以研究古代史家的民族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回族,是祖国大家庭中56个兄弟民族中的一员,人口居第四位,以大分散、小聚居、分散之中有聚居的形式分布于全国各地。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亦称“回民”。回回民族名最初为“回鹘”的转音,其族源是多元化的,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蕃客”,而真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回民族,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现有12万多人,绝大部分居住在内蒙古达斡尔自治旗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茫茫兴安岭,清澈的嫩江,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是达斡尔人世世代代游牧狩猎、繁衍生息的地方,但他们的民族起源在哪里?祖先来自哪里?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清同治十年(1871年),清政府派员来东北调查达斡尔族源,结果认为达斡尔族是女真人的后裔。这个调查结果由于缺乏翔实的证据,没有得到清政府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杨共乐 《世界历史》2003,1(4):107-108
吐火罗 (Tochari)是中亚境内一个非常有名的古代国家。它兴起于公元前 2世纪末叶 ,大致居住于阿姆河以南、帕米尔高原以西、兴都库什山脉以北这一广大地区。在我国史书中最早记载吐火罗这一情况的是《魏书》。据《魏书·西域传》载 :“吐呼罗国 ,去代一万二千里。东至范阳国 ,西至悉万斤国 ,中间相去二千里 ;南至连山 ,不知名 ;北至波斯国 ,中间相去一万里。国中有薄提城 ,周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 ,名汉楼河。土宜五谷 ,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后来《隋书》、《北史》、《唐书》等皆有记载 ,将其译作吐火罗 ,《新唐书》将…  相似文献   

11.
商代卜辞中,战争材料尤为丰富,有关军事制度的内容。向为学所关注,甲骨透露出,殷商时代的族是军事组织;行是步兵作战时的行阵,旃为演兵之法;而共人则是征集步兵,那种共人即征兵的笼统说法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12.
《成都文物》2003,(2):60-60
  相似文献   

13.
参与渤海建国的集团主要有白山靺鞨人、粟末靺鞨人、高句丽遗民.建国后经过大祚荣的开国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大钦茂的文治和大仁秀的中兴,渤海成为多种族的国家.在渤海社会中起统治地位的种族是靺鞨族,被统治阶层也是以靺鞨族为主,靺鞨是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在渤海国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所谓的"渤海族",既然没有形成"渤海族",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可能是"渤海族".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鹰猎     
鹰猎起源于中亚地区广袤的高地和草原。公元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国,革囊渡江驻守丽江时,把这古老的狩猎方式留在那里。几百年过去了,在滇西北高原的古城丽江,这传统仍然被纳西人完整地承传着。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会学家戈登上世界60年代所提出的七个主要测量民族关系的角度,为量化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的测量民族关系的指标。论文对测量民族关系的七个视角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再在此视角下对相应的具体的可以进行操作化的测量的8个具体的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750多年的历史,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沧海怎样变成了桑田,在云贵高原上的某一个角落,有一群在灵魂中经常仰望蓝天的人,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是蒙古族人。  相似文献   

17.
浅谈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城市化使辽宁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和谐因素.使民族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政府要采取合理措施。积极调控。有效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汉文及伊朗、法国等翻译资料中有关塞尔柱人起源的资料的基础上,就塞尔柱人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考证,并提出了自己有关塞尔柱人族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以其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然而在我国古代传统的“贵中华,贱四夷”的大一统观念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早期历史文化应以华夏为中心,而轻视周边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之间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塔城地区各民族杂居分布、经济互补、文化频繁交流,构成了族际互动结构性特征,族际合作的主要类型是自发合作.伴随以定居为核心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牧民生产生活从传统社区向公共领域转变,传统自发合作也向现代社会契约合作类型演变.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既是一种扶助政策,更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族际合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