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5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共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专业论文近二百篇。比较重要的著作有: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院士文库》之一,1994年12月)、文焕然等著《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著作。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出版的与历史地理有关的著作如下:综合研究: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中华书局);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山东教育出版社)。历史政区地理: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徐建平《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上海  相似文献   

3.
《历史地理研究》是2018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创办的学术期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历史地理研究》为中文季刊,英文名称是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沿用《禹贡》半月刊英文名称),期刊编辑部设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出版单位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一、通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从《禹贡》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认识发展史 〔苏〕RC.热库林著论班固以后迄于魏晋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史念海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黄盛璋论两汉时期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谭其骤等地理学报2陈桥骤史学史研究3韩光辉译历  相似文献   

5.
钱婷婷 《区域治理》2022,(6):69-71,79
《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中国古代巴人的历史地理与生态人类学考察》是一部结合历史地理学和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巴人族群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以及巴人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的新著.该书是以纯史料分析的传统文史学科引入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研究范式的新突破.巴人作为一个曾广泛活跃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族群,对中华...  相似文献   

6.
<正>周长山、林强主编的《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书,于2012年6月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论文集有627页、91.6万字的宏大篇幅,共收录64篇学术论文及1篇会议综述,分别涉及广西历史地理、历史政治地理、生态环境变迁、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地理文献学、历史地图学、考古地理等多个领域,在边疆历史地理及环境史主题方面也有不少新意迭出的研究论文,充分体现出历史地理学界同仁们关注现实、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理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大学的历史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早在新中国建立以前,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已开展中国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工作。新中国建立后,方国瑜教授与尤中教授、朱惠荣教授在云南大学继续从事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在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编绘工作的同时,方国瑜教授主编了大型丛书《云南史料丛刊》,完成了《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等经典之作。尤中教授成果众多,代表作有《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云南地方沿革  相似文献   

8.
2011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保持了平稳前进的势头。就笔者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顾恒一等《舆地志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潘碧华《先秦时期的三峡人居环境》(复旦大学出版社),康保苓《北宋文化重心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专题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韩光辉《宋辽金元建制城市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卓民《西北史地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萍主编《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环境基础》(三秦出版社),李并成、张力仁主编《河西走廊人地关系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王双怀主编《关中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三秦出版社),吴松弟等《港口一腹地与北方的经济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安介生《(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齐鲁书社),徐卫民《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朱海滨《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蓝勇主编《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黎小龙等《历史时期西南开发与社会冲突的调控》(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智君《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鲁西奇、林昌丈《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张建民、鲁西奇《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陈隆文《郑州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金和、李小梅《傣族历史地理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乌兹别克斯坦]B.A.艾哈迈多夫著,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云南人民出版社)等。  相似文献   

9.
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项: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二是《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二者在研究缘起、研究旨趣、运作方式及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总体上,前者体现了政区地理的"通代研究",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断代政区地理研究";前者代表了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转型,而后者似显示出历史疆域政区研究向历史学的回归。此外,70年来的疆域政区研究在旧史料的整理和新出史料的解析和运用、新的研究视野和GIS科技手段的使用、历史政治地理学理论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はじめに 日本语の研究が盛んになつてくるに连れて、日本语の勉强も教授法も、文法と文型重视かろ言语的コミュニケ一ション重视へと变わりつつぁる.  相似文献   

12.
化学材料在南通天宁寺古建筑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宁寺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历经千年风霜雨雪,虫蛀霉烂,残损情况十分严重。本文简要分析了古建筑的落架大修与化学加固两种方案的利弊得失,重点介绍了化学材料在木构古建筑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无色、无光泽、粘结力好、渗透性强的B-72材料适用于土质文物的维修。  相似文献   

14.
The abrupt reversal of culturally ascribed primacy in the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namely, from the primacy of science relative to technology prior to circa 1980, to the primacy of technology relative to science since about that date—is proposed as a demarcator of postmodernity from modernity: modernity is when ‘science’ could, and often did, denote technology too; postmodernity is when science is subsumed under technology. In support of that demarcation criterion, I evidence the breadth and strength of modernity’s presupposition of the primacy of science to and for technology by showing its preposterous hold upon social theorists—Marx, Veblen, Dewey—whose principles logically required the reverse, viz. the primacy of practice; upon 19th and 20th century engineers and industrialists, social actors whose practical interests likewise required the reverse; and upon the principal theorizers in the 1970s of the role of science in late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reversal in primacy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 1980 came too unexpectedly, too quickly, and, above all, too unreflectively to have resulted from the weight of evidence or the force of logic. Rather, it was a concomitant of the onset of postmodernity. Oddly, historians of technology have remained almost wholly unacknowledging of postmodernity’s epochal elevation of the cultural standing of the subject of their studies, and, specifically, have ignored technology’s elevation relative to science. This I attribute to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 of that discipline, and, specifically, to its strategy of ignoration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在晚清行将告罄的1902年,霍乱作为一个历史进程的指标,敏感地反映了开埠通商前后中国北方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疫区的盈缩反映出区域商贸交往体系的成型及港口的兴衰;城乡传播模式的沿海环绕及内陆、沿海轻重疫区的清晰分层则暗示出其时区域人口交往密度的沿海大倾斜。而现代交通工具的介入,则从速度上悄然影响着霍乱的传播区域。  相似文献   

16.
17.
This study aims to uncover the geographies of places informing teenagers' understanding of cosmopolitanism and citizenship.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YP) in Singapore are becoming more internationally mobile and growing up in highly globalised Singapore. There are three overall arguments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local is the actual place to situate studies on cosmopolitanism and that cosmopolitanism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dimension of deterritorialised citizenship amongst CYP growing up in highly globalised nation-states. There are ‘roots and routes’ approaches to citizenship and my second argument is that the ‘routes approach’ to citizenship has ingrained cosmopolitan experiences into young people's life-worlds and is arguably the stronger approach of the two for young Singaporeans. Final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CYP in geographies of education [Holloway, S. L., P. Hubbard, H. Jöns, H. Pimlott-Wilson. 2010. “Geographies of 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 (5)] are credible yet neglected life-worlds that can help reconstitute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cosmopolitanism and citizenship [Harvey, D. 2000.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Banality of Geographical Evils.” Public Culture 12 (2)].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上图藏敦煌写卷《黄仕强传》中的十五个俗字进行了考辨,认为上图本俗字的使用明显多于浙藏本,其抄写时间当早于浙本。通过对“守文案鬼”一词在不同本子中的使用情况的分析,认为上图本当抄写于明皇之前,浙本等当抄写于明皇时期或明皇之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宋代瓷器铭文中有关佛教内容的分析,结合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历史过程,阐述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尽管目前所知的与佛教有关的宋代瓷器铭文资料十分有限,难以全面解答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问题,但铭文中的内容却无可非议地昭示着佛教进入普通平民的生活后,那种大众化、实用化、民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20世纪前后两个时间段来探讨历代文人学者对《左传》行人辞令研究概况,分析前人时贤研究《左传》行人辞令的重点,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