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南方地区稻作和麦作都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稻麦复种。然而,稻麦复种在宋代的发展还是有限的。检讨前人用以证明宋代稻麦复种的资料,一些用来证明稻麦复种的史料并不成立,尚不足以得出宋代稻麦复种有“较大发展”或“处于稳定的成熟的发展阶段”的结论。稻、麦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异地而植,一般为高田种麦,低田种稻。最初的稻麦复种可能出现在麦田上,这是宋代稻作由低田向高田发展的产物。稻麦复种在宋代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2.
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问题 ,而且关系到对唐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本文批评了中外一些学者在稻麦复种制研究中对唐代估计过高、对宋代估计过低的倾向 ,对主张长江流域稻麦复种制形成和推广于唐代的各种论据逐一予以辨析 ,认为到了宋代 (主要是南宋 )稻麦复种制才有较大的发展 ,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而江南平原在这一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本文还讨论了宋代稻麦复种中与冬麦搭配的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 ,唐宋稻作品种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的问题 ,从而解开了导致对宋代稻麦复种估计偏低的认识上的两个“死结”。  相似文献   

3.
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植物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稻作农业是植物考古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厘清了农业、栽培和驯化等稻作农业发展中的常用术语。进而对区分野生稻与驯化稻,即反映“半驯化”特征的几个指标包括基盘、谷粒尺寸和植硅石分别展开讨论。文章结合我们对现代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测量数据以及田螺山的工作,引用了国内外诸多考古实例和最新的分子学证据,证据表明上述几个指标在某些程度上多少可以作为性状来判断驯化稻是否已经出现,但是随着农业景观概念的提出,耕地杂草群落作为农田系统研究的证据.为稻作农业出现和发展研究展开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宋代冬麦主要复种在晚稻田上,而冬麦收获后可以复种晚稻,两者已经能够构成循环接续的过程。宋代晚稻有广狭二义、早晚之分;“早田”并不等同于早稻田。宋代稻麦复种制有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5.
良渚文化祭坛与大墓共存的关系探索沈德祥建国后至目前止,江、浙、沪考古界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取得了一项项学术上的重大成就。认清了这一土著文化的源头,基本上了解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面貌的生活、生产方式。它的先进稻作农业、琢玉、牙雕、漆器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史前古城与稻作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长江中游史前古城的地理环境及古城与稻作农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考古学家常用“Archaeological Context”一词来指同一遗迹单位中共存遗物间的空间关系,可简称“共存空间关系(context).”他们研究这种关系,利用已有的认识.去了解某个或某种首见遗物的使用功能和文化含意,进而用诸探讨这些器物上刻划符号或象形文字(如果有的话)的确切意义.一旦某种首见的器物脱离了与其他共存遗物的空间关系后孤零零地摆到人们面前,任何人都会对  相似文献   

8.
考古工作表明,麦类作物至迟在龙山时代进入中原地区,但处于低水平利用阶段;二里头时代,麦类作物可能已经在本地种植;二里岗——殷墟时期,麦作发展出现明显转折,稳定地嵌入商人农业经济中;两周时期,麦作持续发展。麦类作物的传入与早期发展,为农业、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使早期中国核心区融入到青铜时代全球化、食物全球化的浪潮中,并为后世麦作发展与"粟麦之变"的农业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华遗产》2011,(2):8-8
“今天立孔子像远非塑像的意义,更在于立碑。” ——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目前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在谈到创作过程时,雕塑的创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说,这座孔子雕像具有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意向,与现代都市环境共存、相融。  相似文献   

10.
1992年2月17日至22日,我们在苏州吴县胜浦乡前戴村,与农民们一起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元宵节.前戴村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之上,西距苏州市区二十多公里,东与昆山县毗邻,南濒吴淞江,北临娄江.这里河港纵横,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江南鱼米之乡.全村有310户人家,1100多口人,农民们祖祖辈辈以种植稻麦为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传承着极其丰厚的稻作民俗文化.以稻作生产为主的水乡农民,元宵节不吃汤团元宵,而吃“塘草泥”;不张灯结彩,却要“踩田角落”.这迥然有别于一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显得十分奇特古老,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民俗文化十分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提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形式是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看法,即稻作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于公元前7000年后发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百越族群和稻作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岭南地区百越稻作文化历史上,“雒田”便是为学者所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聚讼已久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也说“堑河”“堑洛”的功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民先生在其所著《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163页)中说:“秦早期的‘堑河’‘堑洛’工程,其本意虽在于军事目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亦有改善局部农业生产景观之效。”这一说法,前半句自然了无疑义,只是后半句,当然也是作者欲传达的重点意思,我认为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堑河、治工程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有改善局部农业生产景观之效,樊着未作说明,恐怕也难以作出说明。因为,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资料表明这两项工程与农业生产有关。这两项工程纯粹是两项军事工程,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据历史资料,室河…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弱质性是长期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怎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由弱质变强质?怎样使中国农业得以兴盛与发达?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究竟何在?建国后近半个世记以来,此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探索的。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反对者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机械化,而在于科技兴农。”也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普及”.还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粗放经营全面转向集约经营。”如此等等,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但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稻作农业的史前发生发展催生出长江流域的史前经济一体化,尤其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稻作农业开始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主体。随着农业经济的革命,长江下游出现了极为繁荣的玉文化景观与符号体系,玉文化革命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一体化事件。从发生期的马家浜文化,到新变期的崧泽文化,最后发展到高潮期的良渚文化,玉文化成为长江下游区域性文化统一的符号标志。长江流域的稻作经济一体化直接催生了良渚玉文化的环太湖统一,而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最为突出文化表征是玉礼器符号体系的建立,而以玉钺、玉琮、玉璧、玉璜、玉冠状器、玉锥形器为核心文化要素的良渚玉文化六器,其中四种类型直接(玉琮、玉璧、玉璜)或间接(玉钺后来衍化出玉圭与玉璋)成为三代国家政治统一之后的礼制六器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顺山集文化多处环壕聚落开展了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针对生业经济与地方性植被景观的分析与重建,取得一定成果,但缺乏对顺山集文化不同地貌类型和聚落形态的相应比较。本文立足一处经区域系统调查发现的顺山集文化小型聚落,继续探索人为堆积的取样方法,开展微体植物遗存分析,揭示其所反映的稻作农业和植被景观,为认识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中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提供对比材料。  相似文献   

17.
明代华南的农作物种类多,分布广,各有特点。在明代华南的粮食作物中,稻类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及河谷地带。其中广州、肇庆、潮州、福州、建宁、梧州等府所产稻谷较多,桂北、琼西的某些县份也盛产水稻。麦类作物的地位仅次于稻作。明代中期气候转寒以后,小麦的种植有增加的趋势。虽然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但分布相当广泛。麦作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等处的旱地,有时与稻作轮作复种。粟类作物、豆类作物和代粮作物的分布也较广泛,只是种植面积较小而已。外来作物在明代后期得到迅速推广,并对当时的农业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浩 《史志学刊》2022,(3):27-36
儒家语境中的“教化”实为一种社会教化,并以设学作为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以期达到化民成俗的理想社会秩序。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伴随着书院演化为一种教育机构而发轫。南宋时期,理学大兴,旨在重振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儒家传统。鉴于学校与科举结合导致其教化功能的式微,南宋儒者有意另建书院作为维系天理民彝、阐扬道德教化的平台。南宋书院发展已具相当规模,且与理学形成“形”“神”互依互存的关系。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由此真正彰显。基于觉有先后的人性认识,南宋儒者赋予书院社会教化“传道济民”的特质:书院重在首先以人伦道德为本涵养士人的德性,成就礼仪贤士,进而影响至其他社会成员。出于“秀于民而为士”的观念,南宋书院从“民”中择其“俊秀”作为施教对象,也呈现了书院社会教化可以通向平民的一面。书院的社会教化是南宋儒者建构的社会教化体系中的一环,大学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精英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9.
栽培稻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新资料和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是现代考古学研究的三大热门课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的进步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催生了稻作农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