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谦 《旅游》1996,(12)
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是著名的“五虎将”。可他们死后葬于何处? 关羽墓 历史上关羽身葬两处,一在湖北,一在河南,民间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据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用计袭击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孙权将关羽首级运到洛阳,送给曹操。曹操用沉香木雕刻关羽身躯,依王侯礼将关羽的头葬于今洛阳南门外。称“关林”。墓前立“汉寿亭侯关云长之墓”石碑。碑前的关帝庙,系明代建筑。 孙权送走关羽首级后,也以诸侯礼,将关羽尸骸葬于湖北当阳县城西。  相似文献   

2.
对貂蝉其人,史料记载很扼要。《三国志·吕布传》里只一句:“布与卓侍婢私通。”《资治通鉴》里引用了这句话。《三国志·关羽传》里有一段注提到:曹操与刘备合围吕布于下邳,关羽禀告曹操,求娶吕布之妻,曹操应允了;下邳将破时,关羽又一次向曹操提这档子事,曹操忽然间起了疑心,破城后,操先派人迎看,见布妻有异色,遂背弃了对关羽的最初许诺,自己将布妻笑纳收用了。  相似文献   

3.
读编往来     
关羽是否“好色”重要吗?千百年来,关羽被人们传唱为武艺超群、忠义耿直、不近女色的一个大英雄。但贵刊在三月号中却说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非全无好色之心。他不但喜欢美女,还曾经和曹操争过美女,并为此深恨曹操。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滑稽。所谓好色无非是指喜欢异性。人非草木,只要身心发育正常,每个人都会喜欢异性,要说这是好色的话,那大家  相似文献   

4.
正关羽兵败之后,经好友张辽劝说,答应归顺曹操。曹操是个爱才如命的人,对于关羽这样一等一的将才归顺,自然十分高兴,百般笼络,千般宠爱,万分器重,一日小宴,三日大宴,上马赐金,下马赏银,又是封侯(汉寿亭侯),又是拜将(偏将军),希望关羽能感恩戴德,成为股肱。可是后来,关羽还是在官渡之战前夜,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报答过曹操的知遇之恩后,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5.
此次去荆州(湖北江陵)参加第七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参观游览荆州,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即三国时代的关羽虽已身死1700多年,但“关羽文化”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有“关公馆”(在原“关帝庙”的遗址上重建),而且有关羽画、关羽戏,关羽雕刻、关羽剪纸以及歌咏、评价关羽的众多诗作。这次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有关关羽的论文也有好几篇.可见“关羽文化”延续至今已是客观存在. 关羽在三国时代是一位有名的武将。他曾追随刘备建功立业,为刘备创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大意失荆州,又使刘备的基业遭受了严重损失。比之三国时代的其他有名…  相似文献   

6.
在秦汉帝王“厚葬”“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曹操作为乱世英雄却选择薄葬。曹操高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广为人知,并引领曹魏时期乃至魏晋时期的薄葬风潮。曹操生活中尚俭戒奢,死后丧葬从简。将考古发现与史籍所载结合起来,研究曹操在薄葬风潮中所起的引领作用,窥探薄葬风潮,意义在于丰富中国古代葬制、葬俗。薄葬作为曹魏时期兴起的丧葬方式,虽然之前已有薄葬思想,但作为制度大规模推行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在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薄葬风潮为我们研究社会礼俗、丧葬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华容是谁放走曹操周乾后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拒曹战于赤壁,把曹操打得大败。曹操取道华容,逃归北方。华容地处今湖北监利县北,是刘备的防地,曹操过此,竟没把他截住。是谁放走的呢?一般都把罪咎归之于关羽。据说诸葛亮派关羽在此防守,曹操过此,...  相似文献   

8.
来莺儿,东汉帝都洛阳的歌舞妓。乱世之中,她随曹操四处游走,为曹操表演歌舞弹唱,深得曹操喜爱。但一是曹操忙于军国大计,二是又有众多美女,来莺儿便受了冷落。这时,来莺儿发现了一个英俊的侍卫——王图,于是他俩偷偷相爱。一次,曹操派王图带领人马深入敌人内部打探,来莺儿舍不得情人,整晚抱着他,使他错过了深夜出发的时辰。曹操大怒,要把王图军法处死。来莺儿跪在曹操的面前说:“愿代王图一死……”并说出了私情。  相似文献   

9.
与“狼心之徒”曹操一刀两断,追随吕布又空负栋梁材——在三国时期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作为一位著名的谋士,陈宫的经历着实令人感叹。张冠李戴“捉放曹”一般而言,我们所了解的陈宫是《三国演义》“捉放曹”的情节勾勒出的形象。经过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的传唱,可谓家喻户晓。它写的是曹操谋刺董卓不成,匆匆逃出洛阳,在中牟县被捕的事。  相似文献   

10.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其间洛阳堪称佛教发展的重要地区,尤其是汉代这一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地位更显得举足轻重。本文意欲结合洛阳出土的文物资料来作进一步的阐述。一、洛阳出土的汉代佛教文物1955年洛阳孙旗屯一带发现了一对石兽,名曰天禄、避邪。“其状身若虎豹,头类狮子,但上生双角,嘴大牙锐.下颌一束卷须.身生羽翼……”。类似的形象在伊川彭婆乡及偃师一带也有出土。据此有人认为.这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无独有偶,在洛阳北郊岳家村30号墓中出土了一面东汉时期的“王公一f母镜”(图1)…  相似文献   

11.
少萍 《文史月刊》2010,(5):53-53
<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名驹"——"踏雪赤兔"、"的卢"、"绝影"、"爪黄飞电",都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坐骑。一、赤兔赤兔原是吕布的坐骑,后来落入曹操之手。为了劝诱关羽投降,曹操又将赤兔马赠给关羽,跟  相似文献   

12.
踏着近百级的临时木梯向下,古墓的腐湿气味渐渐沁上来。女导游踩着墓室一角的青石说:“曹操就葬在这,棺材套了两层。”男导游盯着每个人,在撕开隔离条让众人下来前,他宣布不准拍照、不准触摸墙壁。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关羽被人们传唱为武艺超群、忠义耿直、不近女色的一个大英雄。但贵刊在三月号中却说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非全无好色之心。他不但喜欢美女,还曾经和曹操争过美女,并为此深恨曹操。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滑稽。所谓好色无非是指喜欢异性。人非草木,只要身心发育正常,每个人都会喜欢异性,要说这是好色的话,那大家都是好色之徒。因此,关羽即便有此行为也实属正常。更何况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胜者是可以享用败将娇妻这种战利品的。贵刊在文中试图还原关羽好色本相的描述,我觉得是犯了把小说当作历史的毛病。我们千万不能拿文学的尺度来还原历史,否则会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4.
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及“东园秘器”的关系作了探究。“东园”是北魏沿袭汉晋传统设立的专司皇室及贵族丧葬事宜的最高机构,由其制作的秘器称“东园秘器”,北魏时期对之多有赏赐,见诸文献者共计36件。“东园”对平城与洛阳两地的丧葬观念及葬具制作具有重要影响。司马金龙漆围屏是平城“东园”的遗物,元谧石棺、洛阳古代艺术馆藏升仙石棺为洛地“东园”的遗品,宁懋石室、固原漆棺的制作与图像刻画则受到了“东园”的影响,卢氏石围屏及其他几件刻画有孝子图的葬具也可能出自“东园”或与之存在联系。“东园”在北魏迁洛后续纳晋及南朝早期绘画传统,同时融汇部分佛教与袄教内容,在平城“东园”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包蕴多种文化因素的葬具图像,其中既有传统的升仙题材,也有儒家的孝子及佛教的摩尼宝珠等。在众多画像题材中,孝子仅为其中的一部分,它或者相对独立,或者与其他画像组合,形成两种不同的图像形式,且并不因墓主身份的贵贱而有高下之别或专属某一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5.
孟振群 《南京史志》2023,(32):45-50
<正>【教材原题】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人,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和当代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还是文学、影视里的形象?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相似文献   

16.
洛阳古代墓葬在中国各地古代墓葬中的独特之处:一是皇家墓葬多,仅葬于此的帝王就有七个朝代40余位,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最多;同时,在皇家寝陵制度史上,洛阳帝陵每每有许多创新开风气的地方二是贵族和名人墓葬多,与皇家陵墓互相辉映,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三是平民墓葬同王公墓葬交叉杂处,具有公共墓地的特点。四是洛阳墓葬被盗严重,可谓是“十墓九空”。五是洛阳墓葬出土文物多,影响大,被称为是实物的、石刻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7.
何伟 《南京史志》2014,(7):39-41
【作文技法】 同学们对《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都有深刻印象,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着一百多人在火海中仓皇逃窜,败走乌林。在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他三次“仰面大笑不止”,笑诸葛亮、周瑜没有谋略,不在这三处设下伏兵。而在每次笑声还没有停止时,分别杀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几乎把他活捉了,吓得他魂飞魄散。  相似文献   

18.
《中华遗产》2011,(8):14-16,I0001-I0006,27
三国蜀将关羽贵为万古纲常第一人,华夏万能第一神。关帝信仰崇拜对华人影响深远。然而,关羽生前事迹,陈寿《三国志》里只有寥寥九西余字的描写。关羽的身后荣尊与他早年的兵败身死形成巨大反差,关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的呢?  相似文献   

19.
试论川西石棺葬文化与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棺葬又称版岩葬。这类墓葬最初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发现于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茂汶等地,因其葬制和随葬的陶器形制新异特殊,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曾命名为“版岩葬文化”或石棺葬文化。前几年,虽然有人提出石棺葬文化的命名中,“石棺”一词容易和汉代石棺相混淆,建议使用“版岩葬文化”一词,但就目前考古界已较习惯使用石棺葬文化一词来说,石棺葬文化这一命名已为大家所接受。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和发掘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20.
自从王鸿寿(艺名三麻子)在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生”行之中,独创了以演关羽戏的“红生”这一行当后.他独树一帜地被人誉为“老活关公”(他的两位高足都是“活关公”),老京剧观众则称他为“老三麻子”(他有一门徒艺名小三麻子),他的两位高足一是李吉来(即小三麻子),另一位则是林树森,他们在“红生”这一行当中,又创造了“睁眼关羽”和“闭眼关羽”两大流派.三四十年代在京剧界,演“闭眼关公”的少,演“睁眼关公”的多.何谓“睁眼”与“闭眼”呢?那就是以演关羽的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