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一概况木鱼山摩崖造像,又称菩提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自治乡黄河村四组的木鱼山上,西北距安岳县城约23公里,西约300米处为菩提寺旧址,现为自治乡小学(图一)。2007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木鱼山摩崖造像内容有零星披露和介绍[1]。2015年6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造像点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实施"四川散见唐宋佛道龛窟总录考古调查", 2017年至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四川剑阁县境内小型道教造像群进行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5处隋唐时期小型道教摩崖造像,开凿时代基本早于鹤鸣山道教摩崖造像,为研究川北地区隋唐时期道教历史、文化、造像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文物》2020,(10):72-88+97
<正>龙门垭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黑坪镇龙桥村东南的小山崖壁上(图一)。小山西南有东、西两座山,对峙形成狭窄缺口,称为龙门,即此处地名"龙门垭"之由来。该处摩崖造像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年,盐亭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处摩崖部分渗水裂缝进行简单封堵保护,同年盐亭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保护单位。2016年树立保护单位标志牌。2018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与盐亭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处摩崖造像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净慧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望城村二组的白云山上,当地人亦称其为宝相寺,北距安岳县城约2公里,临近247国道(图一)。2012年,净慧岩摩崖造像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点的材料过去仅有零星披露[1],很多情况尚不清楚。2014年7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岳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造像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古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佛洞摩崖造像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大观镇滨江社区,是成都平原地区保存较好的晚唐五代摩崖造像。题材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以及三身佛等,对研究晚唐五代时期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的摩崖造像提供了较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四川文物》2021,(3):64-78
龙门垭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盐亭县,现存造像龛24个,像龛形制虽较小,但龛像整体保存较好。造像主题为佛道并造,佛教造像内容有观音像、弥勒像、七佛等,道教造像内容有多龛天尊、老君并胁侍的组合像。龙门垭摩崖造像保存有完好的造像题记一则,是四川较少具有明确隋代纪年的造像群之一。通过对崖面遗迹特征、造像龛形制特征、造像组合与题材特点综合分析,初步判断龙门垭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主要开龛造像的年代为隋至初唐,其中第一阶段隋代造像的风格特征具有南朝造像遗风。  相似文献   

8.
9.
白彬  王哲石  李佳鑫  李杰  邓宏亚  张亮 《文物》2022,(2):64-81+2+97
<正>石院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劳动村十组的一处山坳中,名郭家沟,南距县城7公里(图一)。此处地势较高,三面环山,南山名青龙嘴,北山名白虎嘴,地形整体呈U形。山上植被茂密,作物以玉米、果树为主。造像刻于两个石包上,1号石包平面呈四边形,大致为南北向;2号石包位于1号石包西南方向约300米,为东西向。2010年,石院寺摩崖造像被列为眉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点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编号19座龛。  相似文献   

10.
<正>云峰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人和乡广云村六组火烧坡北面山腰,南距安岳县城14公里。坐标为北纬30°11′33.9″,东经105°25′25.1″,海拔279米(图一)。现为安岳县文物保护单位。造像位于一平面近方形的红砂岩石包上,被云峰寺寺院建筑环绕。因石包整体滑动,造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7,(5)
<正>安岳县今属资阳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属涪江流域,东毗大足,南通内江,西邻乐至,北接遂宁,为成渝古道之重镇。安岳摩崖造像始凿于初唐,发展、兴盛于盛唐至两宋,明清仍有余续。今安岳境内有各代石刻造像300余处、10万余尊~([1]),数量居四川区县之首。侯家湾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林凤镇新坝村八组,西北距道路约30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51.4″、东经105°33′32.5″,海拔高程为306米(图一)。造像共计15龛,分别开凿于侯家湾南面缓坡上的两个石包上(编号1、2号石包),其中2号石包位于1号石包东北约10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7,(9)
正一概况石锣沟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长河源乡石锣村四组、石锣沟中部山谷东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0°10′13.2″,东经105°23′35.9″,海拔312米(图一)。1988年,其被安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29龛,开凿于两块石包和一块崖壁上,3个造像分布点分别编号为1、2、3号。1号,石包位于山谷东侧缓坡上,平面近方形,东、西、北三面开22龛  相似文献   

13.
四川茂县点将台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理概况点将台唐代摩崖造像位于四川茂县叠溪镇校场坝。茂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是岷江上游沿岸的重要城镇,居民以羌族为主。校场坝[1]在茂县县城北约65公里处(图一),海拔高度约2650米。点将台是一块高约7米,周长约40米的椭圆形巨石,屹立在校场坝台地  相似文献   

14.
《四川文物》2021,(3):13-23
2017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内的5龛造像进行了调查。这一区域的造像题材丰富,既有全国普遍流行的弥勒像,也有初唐中原地区流行的"降魔印像""优填王像",另外还有"六拏具"式、"天人诞生"等特殊纹饰图案。该地的唐代摩崖造像的粉本当来自于中原地区,尤其是洛阳龙门石窟,而不太可能来自于海路。相关题记中还发现有粟特人的踪迹。  相似文献   

15.
雷玉华  王麒  王剑平 《文物》2021,(11):70-82+97
<正>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群,亦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建设和考古调查,公布了以《广元石窟内容总录·千佛崖》(上、下卷)[1]为代表的大量学术成果。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新的小型航空器(无人小飞机)、高清正摄影像及全息三维数据模型等技术的支持下,调查组对千佛崖崖面现存遗迹进行了识别,大致可分为崖面建筑、崖面栈道与崖前道路、施工搭架及其他防护附属物遗迹;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18,(12)
正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位于临汾、长治、晋城三市交界处,地处晋南太岳山东南麓,沁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虽然有关安泽地区佛教信仰情况的历史文献较少,但留存至今的一些北朝时期的摩崖造像[1]足以证明其时佛教在当地的传播盛况。其中,雕凿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的上寨摩崖造像,位于良马乡上寨村西约1公里外沁河支流泗河西岸老庙上岭山腰处,坐北朝南(图一)。现存两个像龛刻在一块完整岩石上,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调查发现,造像分布密集,范围不大,保存较好。雕凿手法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雕。龛窟可分五组:第一组有3个龛和1个题记,第二组有3个龛和4个题记,第三组有1个龛和3个题记,第四组有2个龛和4个题记,第五组有2个龛和2个题记。根据造像的特点等推断,其年代为北齐至宋金时期。  相似文献   

18.
大足中敖镇峰山寺摩崖造像共十余龛,有明确纪年的为第7号龛,显示为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其他窟龛从造像的样式、衣褶及龛内布局等特点来看,明显流露出川东一带南宋时期石窟的常见作风。除第9、10龛内容比较独特,目前尚未发现相同作例外,大部分窟龛的造像题材较为明确,涉及释道两大题材。据题记当时活跃于川东的文氏工匠参与了此处攻镌。清代时期虽有程度不同的补修、重装和新造,但仍较好地保持了原构面貌。  相似文献   

19.
安岳县庵堂寺摩崖石刻有龛窟22个,摩崖造像345尊,碑刻题记13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由晚唐~五代,造像题材丰富多样,尤以五代作品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佛子崖摩崖造像位于旺苍县普济镇五星村东南150米处的一座山崖上,现存编号的龛像共41个。基本上开凿于盛唐时期,造像的题材、风格以及龛窟形制都与巴中石窟接近,应是受巴中石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