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明文 《文献》2022,(1):112-122
从"宀"、从"玉"或"贝"(或兼从"玉"从"贝")之形应该是"宝""富"共同的表义初文,即屋中藏有玉、贝,它既可以表示"珍宝"之"宝",也可以表示家中很有财货即"丰于财"的"富"。后来为了区分读音相近的"宝""富"二字,于是在它们共同的表义初文上添加"桴/缶"声即成"宝"字,添加"畐"声即成"■(富)"字。两周金文中,"富""宝""福"关系密切,彼此可构成糅合字形。师■簋盖铭"永宝用"之"宝",器铭异文作"■〈■(富)〉",宜看作形音皆近的两字相通之例。朋叔壶盖铭"■"应释作"福",它与器铭"宝"是音近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所记虞舜父亲的名字为"■寞"。学者已指出,第一字应释为"■",从"瓜"得声,读为"瞽"。第二字一般释为"寞",分析为从"宀"、"莫"声,但读为什么意见颇不一致。根据上博竹简《子羔》用作"瞍"的"卉"字从"艸(卉)"得声,本文认为"■寞"字所从之"莫"不是"从日在茻中"的"暮"字初文,而应该分析为从"日"、"艸(茻)"声,读为"瞍"。"寞"即文献中的"瞽瞍",二者为音近通用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博》2021,(3)
伯■鼎铭"■侯""侯于■"之"■"从■、亙声,学界一般误亙为亘,故误释"■"为韩、垣、■之声"亙"与亟或亟声字音近,可读为"極"。伯■鼎铭中的極国是西周姬姓古国,地望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灭于公元前721年,始封则在周初平定三监东夷之乱后。  相似文献   

4.
上博六《用曰》16号简中的■字应当隶定为■,相关文句"■吝(文)惠武"可读为"施文惠武"。  相似文献   

5.
张峰 《江汉考古》2022,(1):116-121+28
楚简屯、毛、丰、屰四者字形相近,尤其在合体字中,极不易区分,书手存在误写,学者存在误释。弄清四者之间的详细区别可以释读相关文字。如《清捌·邦家处位》简1■当释为“逆”,简7和8的■可能为《说文》“■”字异体,《上八·志书乃言》简3■似也当释为“■”。它们所从的“屰”有时可以简省最下一横笔,故《上九·灵王遂申》简4的■也应释为“逆”,《上八·命》简2的■也可能释为“■”。这种形体的“屰”是楚简常见写法,与毛、丰、屯,尤其是毛、丰字形基本相同,需要结合辞例辨别。另外,《清柒·越公其事》简32的“■足见”可能读为“指挛足蹇”,指的是手指屈曲、足跛。  相似文献   

6.
罗泊湾一号墓《从器志》有一种名叫"■机"的物品,整理者把"■"字释为"梠",不知为何物。本文把所谓"梠"字改释为"■",指出"■机"即包山楚简260号的"倗几",二者都应读为"凭几",是一种供人依凭休息的卧具。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遣策36号作"伏机","伏"、"凭"音义皆近,应是一对同源词。  相似文献   

7.
《上博六·庄王既成》中表示舟船义的■字当分析为从"舟"、"■"声,读音与"蔡"相近,简文中可能读为"船"。  相似文献   

8.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李信伐楚时先攻平舆、寝,又攻"鄢郢",然后向西会于城父(父城)的过程,存在史实抵牾和地理矛盾。清华简《楚居》中楚惠王时期曾徙居的"■郢",整理者根据字形释作"鄢郢",学者认为这里的"■郢"应进一步读为"郾郢"。本文指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李信攻打的所谓"鄢郢",实即《楚居》中出现的"■郢",不在今湖北宜城一带,而在今河南郾城。李信伐楚作战路线存在的矛盾之处,可以得到合理的复原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卫■伯考     
正《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卫国世系,自康叔以下,分别是"康伯"、"考伯"、"嗣伯"、"■伯"、"靖伯"、"贞伯"、"顷侯"等。诸君名号,惟"■伯"殊不可解。卫国自考伯开始用谥号,嗣伯之"嗣"字虽不见於《谥法解》,但战国时卫国有"卫嗣君",可知卫君谥号体系中是有用"嗣"字的习惯的;"■伯"之後的"靖""贞""顷"等均为典型的谥号。唯独"■"字既不见於《谥法解》,在典籍  相似文献   

10.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系加注"丁"声的"颠"字。在此基础上,主张花东■字所从之■与■、■构形之意相类,表颠陨之意;"日"旁为加注声符,■也是"颠"字异体。卜辞"颠"字可表颠陨,或读为"沴"、"疹"。  相似文献   

11.
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起民之暨也"之"暨",当读为"塈",训为息;晋献公欲伐虢章"且少长于君前"之"前",当读为"贱";鲁桓公少章"卒必■之""果以其言■之"之"■",皆当读为"谮",诬陷之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非德伐回"之"非",当读为"配";吴伐越章"使守布舟"之"布",当读为"甫",训为大;鲁庄公有疾章"■德■怨"之"■",当读为"措",训为弃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班簋、叔夷钟和晋侯稣编钟的相关铭文,确认"■人"即"国人","■""■""■"实为同一字,俱为"国"字之初文。《班簋铭》中之"东或",应训为"东域",并非"东国"也。  相似文献   

13.
里程碑式的、首次全面汇辑古文字通假字的著作,古文字学家王辉先生的<古文字通假字典>①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了②.该书钩沉探赜,体大思精,故"不揆祷昧",谈点读后感受,非敢评骘高明. 传世先秦两汉典籍用字,颇多通假.学者研习,则需明通假,破假借.清代大学者王念孙曾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过去统通归为龙字的几个甲骨文字,确认只有“头有冠角、张口有齿、尾后卷上翘”的■或其简体■才是龙字。■字从■声。■身、首同龙而无冠角。■应读为尤、訧,义为责怪,引申为惩罚。又据唐兰所云龙字“虯曲而尾向外,此蟠结而尾向内,其形迥异”,将■字与龙字区别开,并进而从形、音、义论述■字应改释螾,在卜辞中训为延。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小雅·六月》是一首描述周宣王时尹吉甫征伐■狁,告胜凯旋,宴飨庆功的诗篇。诗中言及■狁"侵镐及方",兵锋直指京师地区,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外族入侵事件。诗中之镐指镐京,方即金文中的■京,位于镐京南郊(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以南)。■京与镐京相比,只是一个行政副中心,但其文化教育中心、观赏游乐中心的功能与地位,却是镐京王宫无法替代的。■狁犯周以"镐及方"作为终极军事目标,试图对周王朝予以毁灭性打击。终宣王一朝,■狁的进攻始终不曾中止过,并未出现旧史所谓四夷宾服的中兴局面。在民怨载道,四夷交侵的西周晚期,西周王朝正一步一步走向末日。待幽王时西戎■狁与申侯联手,终于断送了赫赫宗周的政治命运。  相似文献   

16.
辨读湖北随州义地岗曾公子弃疾墓所出铜器铭文二则。曾公子弃疾斗铭文器名前之字应为"■",与楚文字多见的"■缶"之"■"一样,当读为"赴",说明器物移动使用的特征。曾公子弃疾、甗铭文器名前之字当是"葬",说明器物属专为陪葬而造,"葬"字写法与秦系文字同而与楚系文字异,值得研究曾、楚文字时注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出土铜器铭文和陶文“具”字形体演变实例,考证了第四版《金文编》附录下第059号和第014号两个疑难字的形、音、义,指出此二字所从均为变形和移位后的“具”字。059号字应从“走”,“具”声.即《玉篇·走部》“■”字古文,014号字应是从“■”,“■”声,即《说文·■部》“■”字古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古文字材料,在分析字形、考察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考释了《诗·关雎》"寤寐思服"、《尚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之"服"本应作"",应读"報",由于"服"、"報"均为""的孳乳字,在传抄过程中""误抄为"服",在《关雎》中训"答",在《康诰》中应依《说文》训为"当罪人";《荀子·儒效》"逢衣浅带"之"浅"本或为"菐"声字,可读"博",该字与楚简中用作"浅"、"窃"、"察"诸形以及文献中的同义换读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殷墟甲骨文中的"■"、"攺"两字,究竟应该释读作什么字,学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或把前者读为"已",后者读为"改",从而把两者都看作实词。裘锡圭先生主张两者都是意义较虚的词。从花东卜辞中的情况来看,裘先生的说法是可信的。用为虚词的"巳"或"攺"字见于花东子组、历类、历无名间类、无名类、何组和黄类中,尤其是后三类中。不过,甲骨文中确实也有少数"巳"应读为祭祀的"祀"字,这类"巳"主要出现在■肥笔类、■历间类、宾组与何组卜辞中。  相似文献   

20.
殷墟甲骨文中的"■"、"攺"两字,究竟应该释读作什么字,学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或把前者读为"已",后者读为"改",从而把两者都看作实词。裘锡圭先生主张两者都是意义较虚的词。从花东卜辞中的情况来看,裘先生的说法是可信的。用为虚词的"巳"或"攺"字见于花东子组、历类、历无名间类、无名类、何组和黄类中,尤其是后三类中。不过,甲骨文中确实也有少数"巳"应读为祭祀的"祀"字,这类"巳"主要出现在■肥笔类、■历间类、宾组与何组卜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